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01篇
林业   12篇
农学   271篇
基础科学   1篇
  50篇
综合类   735篇
农作物   29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33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71.
通过分期播种、异地播种、控光控温试验,研究了甘蓝型油菜501-8S育性的变化规律;利用501-8S与甘蓝型油菜品种(系)正反交,F1自交、回交等,研究了其育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501-8S是温度敏感型雄性不育系,属高温不育类型,日均温在12.5~17.5℃育性发生转换,光照长度对其育性无明显影响;501-8S属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其育性受一对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72.
丹参不育系Sh-B的植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在陕西商洛丹参中发现的不育株系Sh-B的植物学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根据花器官及花药的形态、大小以及花丝的长度,可以将其分为3个类型,即Sh-B1、Sh-B2和Sh-B3;这3种不育类型均属于雄性不育,其花丝较正常可育株短1倍以上,花药干瘪而瘦小,内无花粉粒或花粉无活力;根、茎、叶以及种子形态结构与正常可育植株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73.
野败型不育系稻穗闭颖慢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野败型不育系稻穗开颖迟、闭颖慢的原因与其浆片中维管束数目少、导管和维管束薄壁细胞不发达有关。闭颖过程受小穗轴控制,并受温度影响,而与受精过程无关。水稻颖花能在水中开闭。  相似文献   
74.
大豆ms1轮回群体品质改良效应与分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引进的ms1轮回群体进行6年的基因丰富和轮回选择,形成了适宜当地生态类型区选择的LD基础群体。利用高蛋白、高油亲本对LD基础群体进行品质改良,进而形成高蛋白(db)和高油(gy)两个亚群体。改良后的高蛋白(db)亚群体平均蛋白质含量比基础群体增加1.18%,≥45%的个体占22.38%,高于基础群体10.99%;高油(gy)亚群体平均脂肪含量高于基础群体0.24%,≥20%的个体比基础群体增加11.05%。在品质改良的同时,ms1亚群体的开花期,成熟期,结英习性、脐色、茸毛色等质量性状的分离范围广,分离比例趋于均衡,后代分离类型明显较常规杂交组合丰富。本文还结合ms1亚群体研究实践,讨论了大豆ms1群体育种的方法、关键技术及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75.
对萝卜4个雄性不育系杂交组合和10个商品种的F1代及F2代进行硝酸盐含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萝卜雄性不育系杂交组合F1代与其母本雄性不育系的硝酸盐含量范围相近,说明母本雄性不育系对F1代的硝酸盐含量有决定作用。10个商品种F1代的硝酸盐含量均较高,且品种间差异显著;其F2代产生剧烈分离,变异系数为11.46%-44.23%,品系内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范围也随之扩大,出现了F1代品种内没有的低硝酸盐含量和高硝酸盐含量单株。显示出利用F1代自交分离筛选低硝酸盐含量萝卜株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6.
 自1987年开始,利用云南地方品种和优良的粳、籼品种,采用常规杂交、回交及连续多代自交等方法,通过异地种植鉴定选择,成功地培育出具有云南地方品种质源,具有较好农艺性状,育性转换明显而稳定的新型温敏不育系滇农S-1和滇农S-2等。研究表明,以云南地方品种为主要亲本进行常规杂交培育温敏不育系,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试验表明,从现有滇型水稻不育系中直接筛选温敏型不育系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7.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转换光温反应型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在人工控制的9种光温处理下,对76份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光温反应进行了研究。根据自交结实率的光周期效应、温度效应和光温互作效应的分析,供试的两用核不育系中,占96%的不育系的育性转换光温反应型可归为以下3种:(1)光周期敏感不育型,其统计学特征是育性转换的光温互作效应和光周期效应显著而温度效应不显著;(2)温度敏感不育型,其统计学特征是育性转换的温度效应显著而光周期效应不显著、光温互作效应显著或不显著;(3)光温互作不育型,其统计学特征是育性转换单独的光周期效应和温度效应不显著,仅光温互作效应显著。在供试的粳型不育系中,有34.8%、13.0%和47.8%的材料分属上述3种光温反应型;在供试的籼型不育系中,有73.6%和22.6%的材料分属温敏型和光温互作型,没有一份材料为光敏型。结果表明现有的两用核不育系育性转换光温反应是多型性的。文中还对实用性籼型两用核不育系育性转换光温反应型的选择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8.
榨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叶片超微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与相应保持系比较,榨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全生育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偏低,低温时期尤为明显.不育系的细胞器发育明显滞后,其莲座期叶片的叶绿体发育不良,呈椭圆形,基粒片层少,不及同期保持系的发达,内部较少积累淀粉粒,线粒体脊少,活性弱,内质网不发达;但到瘤状茎膨大期,不育系叶片的叶绿体发育程度接近保持系,呈梭形,基粒片层清晰发达,线粒体活性也增强;至抽薹期,不育系及保持系叶片的超微结构均呈退化状态,细胞器内膜降解、消失,线粒体空泡化,叶绿体内积累大量的淀粉颗粒.  相似文献   
79.
白菜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的花器官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遗传背景不同的父本转育而成的白菜不育系(04-256,04-320,04-376)及其相应的保持系(04-34,04-56,04-102)为材料,观察花蕾和花药等花器官的形态变化;同时对其开花期的花蕾、花茎、花瓣、雌蕊和叶子的ASA-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抗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3份不育材料不育度均为100%,不育系花蕾纤细、瘪,雄蕊乳白色、退化成短丝状、无花粉;(2)各器官的ASA-POD,POD,CAT,SOD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变化在开花期表现基本一致,花蕾的抗氧化酶活性不育系高于保持系,而雌蕊的酶活性表现则相反,抗氧化酶活性保持系均高于不育系,且每个对应的不育系和保持系材料间均达显著差异;保持系和不育系的花茎、花瓣、叶子的抗氧化酶活性不同。  相似文献   
80.
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气象因素对杉木涩籽流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应用逐步回归分析47个影响杉木涩籽流行率的气象因素,并拟合预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本预测模型复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涩籽流行率与3月降雨量、7月相对湿度及8月降雨量呈正相关,与8月最高气温、3月日照时数、5月蒸发量、9月最高气温及7月蒸发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