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954篇 |
免费 | 3889篇 |
国内免费 | 562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9616篇 |
农学 | 5809篇 |
基础科学 | 4195篇 |
10148篇 | |
综合类 | 39131篇 |
农作物 | 3419篇 |
水产渔业 | 2286篇 |
畜牧兽医 | 7477篇 |
园艺 | 2389篇 |
植物保护 | 40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30篇 |
2023年 | 1065篇 |
2022年 | 1659篇 |
2021年 | 1799篇 |
2020年 | 1791篇 |
2019年 | 2350篇 |
2018年 | 1259篇 |
2017年 | 2291篇 |
2016年 | 2943篇 |
2015年 | 2674篇 |
2014年 | 3694篇 |
2013年 | 3797篇 |
2012年 | 5669篇 |
2011年 | 5982篇 |
2010年 | 4881篇 |
2009年 | 4855篇 |
2008年 | 4525篇 |
2007年 | 5478篇 |
2006年 | 4841篇 |
2005年 | 4035篇 |
2004年 | 3091篇 |
2003年 | 2700篇 |
2002年 | 2061篇 |
2001年 | 1842篇 |
2000年 | 1680篇 |
1999年 | 1335篇 |
1998年 | 1166篇 |
1997年 | 1047篇 |
1996年 | 1036篇 |
1995年 | 1008篇 |
1994年 | 981篇 |
1993年 | 850篇 |
1992年 | 791篇 |
1991年 | 643篇 |
1990年 | 598篇 |
1989年 | 536篇 |
1988年 | 412篇 |
1987年 | 286篇 |
1986年 | 138篇 |
1985年 | 50篇 |
1984年 | 28篇 |
1983年 | 24篇 |
1982年 | 23篇 |
1981年 | 21篇 |
1980年 | 25篇 |
1979年 | 19篇 |
1978年 | 18篇 |
1977年 | 9篇 |
1976年 | 11篇 |
1955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海南东寨港海桑+无瓣海桑红树林生态系统防风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海南东寨港海桑+无瓣海桑红树林生态系统防风效应。[方法]采用自动气象站对海南东寨港海桑+无瓣海桑典型人工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防风效应进行定位观测。[结果]在5min尺度上,平均风速依次为:林后IH(H为平均树高)〈林后4H〈林前1H〈林前4H,林后风速大幅度削减,防风效果明显。旱季和雨季频率最高的风向分别是NNE、NE,林后1H对NNE、NE风的减弱程度较大,分别为34.70%、62.99%。林后1H处不同风速的减弱系数G雨季均远远大于旱季。旱季和雨季半小时平均风速进程均呈“单峰”变化,白昼半小时平均风速远远大于夜晚,白昼半小时平均风速变化急剧,夜晚变化缓慢。5rain风速尺度上,林前1H风速与林前4H风速相关性最好。林前1H处与林后1H处风速正常情况下消减幅度为65.35%~77.21%,而热带风暴期间消减幅度为33.29%~53.21%。[结论】为最合理的红树林造林结构和造林位置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92.
基于机器视觉的作物对行喷药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设计了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作物对行喷药控制系统.首先由CCD摄像机拍摄成行作物图像,提取其色调值图像并用最大类间方差法二值化后,经数学形态学腐蚀后用Hough变换方法拟合作物行中心线,最后步进电机移动其喷头标识来对准此作物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3.
为了探究影响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回涡沙丘发育的主导树木因子和影响胡杨生长的沙丘因子,以别里库姆沙漠为研究区,采用无人机航拍与影像解译法获取胡杨与胡杨回涡沙丘的形态参数,并结合相关统计分析法从定量角度对胡杨与胡杨回涡沙丘的形态特征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胡杨回涡沙丘以胡杨为中心,整体形状类似"n"形。胡杨形态参数的大小与胡杨回涡沙丘形态参数的大小基本保持一致。(2)胡杨的形态特征与胡杨回涡沙丘的形态特征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胡杨的生长和胡杨回涡沙丘的发育之间存在协同变化趋势。(3)胡杨株高和冠幅是影响胡杨回涡沙丘的主导树木因子,影响胡杨的主导沙丘因子分别是沙丘表面积、体积、周长、丘体长度。 相似文献
994.
在三年中,用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火炬松(Pinus taeda Linn)、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 成年树嫩枝上的一束针叶为接穗,以25月龄幼苗为砧木,通过嫁接、保湿、诱发短枝茅抽梢成株等11项试验及观察因子的研究(试验数量达2000余株),成功地总结出一套松针束嫁接技术。该嫁接方法显著优于沿用已久的松树枝接法,是嫁接技术的一项重大革新。本文系统总结了松针束嫁接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95.
对 19年生杉木 8× 8半双列杂交试验林的树高、胸径、材积和木材基本密度这 4个主要生长和材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和遗传分析 ,并采用指数选择法进行全同胞家系选择。结果表明 :4个主要生长和材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达极显著水平 ,且一般配合力方差分量占遗传方差的 75 %以上 ,即各性状的遗传控制方式均是基因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 4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为9.97% 4 1.4 9%和 8.4 8% 34.2 0 %。 3个生长性状之间遗传相关均为密切正相关 ,3个生长性状与木材密度之间则均为弱度遗传负相关。亲本连 5和高 37在 3个生长性状中表现出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 ,龙 5和龙 1在木材密度性状上表现出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采用材积和木材密度两个性状 ,根据约束指数选择出 6个全同胞优良家系 ,它们在木材密度基本保持试验群体平均水平的情况下 ,材积比试验群体平均值大 2 2 .97%。 相似文献
996.
文章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为例,全面总结了截至2013年年底该院"十一五"以来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了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推动科技创新再上台阶的思路、目标与重点以及主要对策,旨在为其他省级农科院加强科技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并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997.
4种滑叶铁线莲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比较(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4种滑叶铁线莲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建立滑叶铁线莲最适的DNA提取方法。[方法]以滑叶铁线莲叶片为材料,比较改良CTAB法Ⅰ、改良CTAB法Ⅱ、改良CTAB法Ⅲ、改良SDS法这4种基因组DNA提取法在提取的DNA纯度、浓度和提取时间等方面的不同。[结果]4种方法都可提取滑叶铁线莲基因组DNA。改良CTAB法Ⅰ提取DNA纯度最高,但浓度最低且提取时间最长;改良SDS法提取DNA浓度最高,所需时间较短,但纯度较低;改良CTAB法Ⅲ提取所需时间最短。[结论]建立了铁线莲最适DNA提取方法,为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其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