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68篇
  免费   1246篇
  国内免费   801篇
林业   3049篇
农学   734篇
基础科学   92篇
  1702篇
综合类   4923篇
农作物   761篇
水产渔业   2455篇
畜牧兽医   1792篇
园艺   486篇
植物保护   1021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244篇
  2022年   349篇
  2021年   499篇
  2020年   513篇
  2019年   601篇
  2018年   405篇
  2017年   695篇
  2016年   738篇
  2015年   600篇
  2014年   753篇
  2013年   973篇
  2012年   1019篇
  2011年   1074篇
  2010年   902篇
  2009年   868篇
  2008年   839篇
  2007年   884篇
  2006年   743篇
  2005年   601篇
  2004年   482篇
  2003年   421篇
  2002年   329篇
  2001年   305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230篇
  1997年   190篇
  1996年   169篇
  1995年   186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采自哈纳斯的新疆新记录的地衣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报道了1996年7月在哈纳斯自然保护区及其附近所采到的新疆新记录地衣12种,其中1种1属为地知地衣,另11种隶属于11个属,6科。  相似文献   
42.
马来西亚的油棕(Elaeis huneesis)花粉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马来西亚油棕花粉进行了蛋白质、氨基酸、游离氨基酸、还原糖、蔗糖、粗脂肪、磷脂、维生素C、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黄酮类、多糖、多肽以及矿物元素的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油棕花粉营养成分丰富而全面,且具特色,很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
外来入侵种的危害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入侵种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多样性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可能对地方的生态环境和经济造成严重危害。四川已经成为遭受外来入侵种威胁的省份之一,全省现有20多个外来入侵种。为了防止外来入侵种的泛滥,应当建立外来物种的引入评价机制,慎重进行有意引种;加强口岸管理,防止外来入侵种通过贸易途径无意引入,同时采取措施控制已经产生危害的外来入侵种。  相似文献   
44.
施肥对黔中地区混播草地牧草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量对黑麦草和紫花苜蓿混播草地牧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促进禾本科牧草叶的生长(P<0.05),增施钾肥对禾草的生长有利;磷能促进豆科牧草根的生长(P<0.05)且豆科牧草株高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高氮抑制豆科牧草的生长;最高产量的施肥方式:N:P_2O_5:K_2O为20:30:20,比对照处理的草地产量增加63.92%。  相似文献   
45.
农业外来生物入侵种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国际上对外来生物入侵种的研究主要在个体水平上研究外来种对新环境的进化与适应,本地种对生物入侵后发生的进化调整;种群和群落水平上研究外来种的定居、潜伏、竞争和暴发;生态系统水平上研究生境的可入侵性和外来种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等几个方面。风险分析标准化与定量化、检疫鉴定快速化、除害技术安全化、信息管理全球化是全世界对外来物种入侵管理与科研的焦点问题。本文依据外来物种入侵的形成和扩散暴发过程,提出了超前预防和综合管理等未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6.
在半自然条件(田间网罩)下,将人工饲养的玉米螟卵按4、8、16块/株3个处理分别固定在网罩内的玉米植株中上部叶片上,然后每网罩分别引入供试赤眼蜂20头,24 h后更换玉米螟卵块,连续3 d。7 d后调查供寄生的玉米螟卵被寄生率及羽化率。结果表明:在半自然条件下广赤眼蜂伊朗1-1品系虽寄生能力高于其他供试品系,但到第2、3天明显降低;玉米螟赤眼蜂北京6-2-2品系每天均维持一个较平稳的寄生能力,产卵量在时间上的分配比较分散,并在第2、3天显示出比其他品系较高的寄生潜能。广赤眼蜂伊朗1-1品系的卵块寄生数量可随卵块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其他品系则在各处理密度下,寄生数量基本没有变化;从卵粒寄生率看,广赤眼蜂伊朗1-1和吉林1-2两个品系的寄生数量随卵块密度的增加而大幅度提高,其他品系增加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47.
Richness of Ancient Woodland Indicator plant species was analysed in 308 woodland patches that were surveyed during the Countryside Survey of Great Britain carried out in 1998. The Countryside Survey recorded vegetation plots and landscape structure in 569 stratified 1 km sample squares and developed a remotely-sensed land cover map of the UK. Using these datasets, we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at Ancient Woodland Indicator species richness in woodland fragments was limited by patch area, shape and spatial isolation and that woodland patches located in the lowland region of Great Britain would respond differently than those in the upland region. The variation in Ancient Woodland Indicator species richness in the British lowlands (n = 218) was mainly explained by patch area and two measures of connectivity, the length of hedgerows and lines of trees in the 1 km square and the area of woodland within 500 m of the vegetation plot. By contrast, variation in Ancient Woodland Indicator species richness in the British uplands (n = 90) was related to Ellenberg scores of the vegetation communities sampled – a surrogate for habitat quality – an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f spatial structure was detected. It therefore appears that the degree of fragmentation of woodland in the British lowlands limits the distribution of Ancient Woodland Indicator species, while in the uplands, failed colonisation is a matter of habitat quality rather than a result of landscape structure.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May 2005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48.
NAD(P)H oxidase was initially found in phagocytes and it participates in the genera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Recent researches have showed that NAD(P)H oxidase also expresses in other tissues including blood vessels and it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vascular remodeling through ROS which are important signaling molecules in vascular cells.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bi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activation paradigm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is enzyme.  相似文献   
49.
二丁酰环腺苷酸对猪胴体组成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皮下注射和饲料添加不同剂量dbcAMP进行饲养试验 ,研究其对肥育猪胴体组成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皮下注射 1.0mg/kg和饲料添加 2 0mg/kg对改善肥育猪的胴体组成和肉品质效果最好 ,眼肌面积分别提高31.99%和 36 .39% (P <0 .0 5 ) ;瘦肉率分别提高 12 .4 2 %和 11.94 % (P <0 .0 5 ) ;背膘厚分别降低 19.95 %和 2 0 .97%(P <0 .0 5 )。肌肉粗蛋白含量分别提高 10 .87%和 16 .5 4 % (P <0 .0 5 )。  相似文献   
50.
大豆黄酮对荷斯坦牛乳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2头初胎荷斯坦牛,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于预产期前10d添喂大豆黄酮(80mg/d·头),在产后3d、10d和17d采取反射乳样品,测定其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结果显示:添加大豆黄酮后,初乳(第3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对照组分别升高30.11%(P<0.01)和18.94%(P<0.05);常乳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比对照组略高(P>0.05)。提示:大豆黄酮对乳成分的影响主要是提高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改善初乳的品质,以提供幼畜丰富的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