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4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46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白背飞虱在抗感稻株上分泌蜜露的氨基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背飞虱吸食水稻植株的韧皮部,影响其正常生长。近年来,由此而引起的水稻产量损失愈加明显。推广种植抗虫品种有效地阻止了飞虱在其上取食与建立种群,在防治此虫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水稻抗虫品种对白背飞虱产生的不良影响是多方面的。为了探索稻株韧皮部内营养成分对飞虱的影响,我们采用间接的方法分析了飞虱取食抗感稻株后分泌的蜜露中氨基酸的成分与含量。1 材料与方法1.1 蜜露的收集测定蜜露中游离氯基酸总量时选用的抗白背飞虱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d以醚菊酯10%悬浮剂防治白背飞虱效果最好,防效达90.2%,其次是吡蚜酮50%水分散粒剂,防效为83%;但持效性优于醚菊酯,2种药剂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 海藻糖合成酶(trehalose-6-phosphate synthase,TPS)在海藻糖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能够介导海藻糖代谢调控几丁质合成及昆虫发育。【目的】 本研究通过抑制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TPS的表达,检测RNAi沉默SfTPS效果,观察白背飞虱蜕皮状况,测定几丁质含量及几丁质合成酶(chitin synthase,CHS)基因的定量表达,探究SfTPS在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中的潜在调控作用。【方法】 利用注射法RNAi技术,以实验室饲养多年的白背飞虱种群为试验材料,体外合成两个SfTPSSfTPS1SfTPS2)与GFP的双链RNA(dsRNA)后,分别注射到白背飞虱体内抑制TPS。首先,在dsRNA注射后48 h采用Trizol法提取白背飞虱的总RNA,反转录并合成第一链DNA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TPS表达沉默情况,以确定RNAi的效果;其次,测定dsRNA注射后48 h和72 h白背飞虱整体几丁质含量并对翅发育畸形虫体进行拍照;最后,采用qRT-PCR技术检测白背飞虱SfCHS在mRNA水平上的相对表达量变化,分析SfTPS1SfTPS2在几丁质合成调控中的作用。【结果】 与注射dsGFP相比较,dsSfTPS1和dsSfTPS2的RNA注射后,能够促进SfCHS表达量上升,几丁质含量增加,白背飞虱成虫翅出现畸形。qRT-PCR结果显示,单个SfTPS dsRNA注射后本基因的表达能够被极显著抑制,与注射dsGFP相比,不足对照组表达量的30%,且单个SfTPS的dsRNA注射后,另外一个SfTPS表达同样显著下降;dsSfTPS1和dsSfTPS2注射后,白背飞虱成虫翅均为长翅,出现一定比例的翅卷曲等畸形情况,其后48 h和72 h产生一定的死亡率;几丁质含量检测发现,SfTPS1SfTPS2的dsRNA注射后72 h,几丁质含量显著上升。与注射dsGFP对照组相比较,SfCHS1SfCHS1a表达量在dsSfTPS1注射后72 h极显著上升,在dsSfTPS2注射后48 h和72 h时极显著上升,且dsSfTPS1和dsSfTPS2注射后SfCHS1b的表达极显著增加。【结论】 SfTPS能够通过调控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来控制几丁质的合成,研究结果有助于评价SfTPS在白背飞虱等昆虫中的调控作用并作为潜在控害靶标,为进一步开展和筛选有效的海藻糖合成酶抑制剂控制白背飞虱等害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总结了1995年以来金坛地区白背飞虱的测报与发生情况,对田间虫卵量高的年份作了重点分析,并对白背飞虱的测报与防治药种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水稻叶鞘表皮结构对白背飞虱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抗御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的能力,与水稻叶鞘表皮组织的矽细胞群、矽细胞链、刺毛、刚毛、木栓组织、蜡被层密度等密切相关。这些结构的数值化指标。可为IPM选择抗虫品种和选育抗虫品种提供新的、直接应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ARC and ND colony were obtained by rearing the whitebacked planthopper (WBPH), 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 exclusively on ARC10239 (ARC, carrying resistance gene Wbph2) and N‘Diang Marie (ND, carrying resistance gene WbphS) till 15 generations. Taichung Native 1 (TN1) and Rathu Heenati (RHT) served as susceptible and resistant check,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electronic recording revealed that duration of salivation and X-waveform of the two colonies on their corresponding hosts was short while the duration of phloem ingestion was long. The amount of honeydew excreted by ARC and ND colony did not differ on their corresponding host varieties from TN1 and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RHT. The number of eggs laid on their host varieties and TN1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n RHT. No distinct change was observed for these two colonies in term of percentage of developed eggs. The nymph survival rate of ND colony on its selection host was 45.0%,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n TN1(71.4%0) and RHT(21.0%), while that of ARCcolony was 68. 3%,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n TN1(77.5%), but much higher than that on RHT(22.6%).The nymphal development duration of these two colonies on the corresponding hosts was not different from that on TN1, but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n RHT. In brief, these two colonies had almost adapted to their corresponding host varieties based on feeding and oviposition, but the nymphal survival rate of ND colony was still low.  相似文献   
19.
白背飞虱灯诱种群数量季节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9年以来,在广东省肇庆市设置诱虫灯监测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表明:白背飞虱各年的始见日在3月或4月内,始盛日在4月或5月内.年发生动态为双峰型,即早稻和晚稻高峰,早稻高峰多在5月上旬至7月下旬之间,晚稻高峰多在9月上旬至10月中旬之间.全年高峰有些年份是早稻高峰,而有些年份则是晚稻高峰.末见日多在11月下旬.根据24年发生高峰日的日诱获数量、旬平均诱获数量及全年的累计数量比较各年的发生严重程度,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白背飞虱的发生严重,而90年代末,直至本世纪初发生较轻.  相似文献   
20.
白背飞虱长、短翅型成虫实验种群生物学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食物(TN1)和环境条件(26℃、RH为85%)均优越的条件下,比较了白背飞虱长翅和短翅两种翅型成虫在若虫历期、产卵前期、繁殖动态、寿命及种群增长参数等方面的差异。尽管两种翅型雌虫的总产卵量接近(704粒/雌),但短翅型雌虫的若虫历期和产卵前期均较短、产卵高峰到来时间较早、前期产卵量比例较高,因而内禀增长力较高。两种翅型雌虫的存活率在羽化后前5 d内均接近100%,之后长翅型较高。短翅型雌虫的寿命显著短于长翅型。两种翅型白背飞虱在寿命与产卵量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线性关系,相同寿命的两种翅型个体,短翅型的产卵量较高。本实验表明,即使两翅型的总生殖力相同,短翅型仍具有优于长翅型的生活史优越性, 换言之, 长翅型成虫翅膀及其相关器官的构建是以其发育和生殖延迟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