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3篇
  免费   641篇
  国内免费   433篇
林业   464篇
农学   288篇
基础科学   517篇
  1722篇
综合类   2192篇
农作物   113篇
水产渔业   719篇
畜牧兽医   728篇
园艺   93篇
植物保护   391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285篇
  2020年   258篇
  2019年   285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332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365篇
  2012年   566篇
  2011年   499篇
  2010年   341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295篇
  2007年   341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31.
一个水稻小热休克蛋白的异源表达及寡聚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前期研究中,本实验室已克隆了一个水稻小热休克蛋白基因(OsSHSP17.6),并发现该基因的表达明显受到热激和病毒侵染调控,表明该蛋白可能在逆境胁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OsSHSP17.6的特性。【方法】在本研究中,进一步将该基因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并导入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pLysS诱导表达,通过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了该重组蛋白,进一步用于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异源表达的重组OsSHSP17.6能减轻IPTG对宿主菌的毒害。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纯化的重组OsSHSP17.6蛋白在体外能形成同源二聚体和寡聚体。【结论】这些结果支持OsSHSP17.6是一个有功能的分子伴侣蛋白并表明该蛋白可能通过形成同源寡聚体的方式参与逆境胁迫反应,这为进一步明确OsSHSP17.6的功能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2.
王蕾 《北京农业》2012,(18):195
对小型水库工程设施、管理、交通通讯等存在问题的症结和解决的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3.
拟南芥Ran2小GTP结合蛋白抗血清的制备及其FITC荧光标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原核表达、纯化的Ran2蛋白对新西兰兔进行免疫制备抗血清,ELISA测定其效价为1∶51 200。免疫印迹分析表明,原核表达、纯化的Ran2和拟南芥可溶性蛋白杂交带均在26 ku处。FITC荧光标记抗体检测Ran2绿色杂交带主要出现在细胞分裂间期的核膜上。  相似文献   
134.
建阳市崇阳溪鱼类资源现状调查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万宝 《福建水产》2014,(2):141-148
2007年10月至2012年2月对崇阳溪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设4个断面采样。结果共采集到鱼类75种,分属5目16科54属。种类组成以鲤形目鱼类为主,共4科39属51种,占总种数的68.0%,鲶形目次之,共4科6属11种,占14.7%;按科统计,鲤科鱼类最多,共40种,占总种数的53.3%,鮠科次之,共7种,占9.3%。4个断面渔获物的鱼类种类组成基本相同,但单种鱼类重量占总渔获物重量的百分比大于5%的主要种类组成差异较大。4个断面的单船(排)平均日捕捞量不同,回瑶断面的最高,芦上断面的最低。渔获物中个体小型化、低龄化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35.
横山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2010-2011年不同季节横山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个季节共采集到90种(属)浮游植物,蓝藻和硅藻在横山水库浮游植物季节性演替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在太湖流域首次发现拟柱胞藻(Cylindrospermopsis sp.),夏季在水库成为优势种并引起水华,密度达到1.01×108个/L.富营养化日趋严重的横山水库为拟柱胞藻水华奠定了基础.作为生态入侵种,拟柱胞藻可以产生毒素,危害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应加强监测和流域综合管理,防止拟柱胞藻水华扩散到流域内其它大型水库.  相似文献   
136.
由于人类活动日益增强,高原湖泊杞麓湖景观格局和湖泊水质发生较大改变,探究其变化关系可为湖泊生态系统保护和流域管理提供科学参考。采用2005年、2010年和2015年遥感影像的解译结果,结合RS/GIS技术和Pearson相关统计方法,分析了10年间景观格局变化、湖泊水质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2005-2014年杞麓湖水质偏差,其中总氮、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叶绿素a呈显著增长趋势,氨氮、总磷和透明度波动较大,2015年整体水质有所改善,但仍为劣Ⅴ类水。(2)杞麓湖流域主要景观类型是林地和耕地,占流域总面积的74%以上,10年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较快(+876.42hm~2),水域(-1 281.42hm~2)和耕地(-794.61hm~2)缩减较多,后5年湖滨湿地大量出现(+1 432.08hm~2);景观格局聚集程度增加,异质性略有减弱,破碎化程度降低,多样性和均匀程度变化不大,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影响强烈。(3)水田、旱地和建设用地聚集程度增强及破碎化程度降低与氨氮外的其它水质指标呈正相关,水域面积与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呈负相关,水田与建设用地是杞麓湖水质退化的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137.
准噶尔盆地绿洲-沙漠过渡带植被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绿洲-沙漠过渡带的植被种群和覆盖度的调查,以及1989年和2000年两期TM影像景观格局的解译,运用时间动态度和Ripley's K函数的方法分析了准噶尔盆地绿洲-沙漠过渡带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9~2000年,研究区内人为垦地幅度较大,农田面积增加,而天然植被区域被垦地利用或破坏,造成植被面积减少,总的覆盖度降低,同时沙化面积加大.  相似文献   
138.
[目的]以黄河流域陕西片区为实例进行水质水量双向调节的生态补偿量研究,为解决黄河流域上下游生态权益分配矛盾,实现流域区域间公平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同时考虑成本、价值和奖惩3个方面,以基本补偿标准为基础,采用水质改良系数法和水量贡献度法,构建基于水质水量的补偿标准测算模型开展研究。[结果]黄河流域陕西片区生态补偿量的基本补偿标准为13.74亿元;基于水质、水量调节值分别为-5.66和6.84亿元;2018年陕西省获得生态补偿金额为14.92亿元。[结论]相比以往的测算模型,该模型的测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同时也更适应于外部环境要素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9.
复合指纹法分析红壤区强度开发小流域泥沙来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南方红壤区人口密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水土流失类型多样。为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红壤区强度开发小流域侵蚀泥沙来源,选取感德镇红壤强度开发小流域为研究区,分析了流域内潜在泥沙源地和泥沙的41个地球化学特征,利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及逐步判别分析确认最佳指纹因子组合,并通过多元混合模型计算各泥沙源地泥沙贡献率。结果表明:共有速效P、Cu、P、Y、Ca、Ga、Sn、Nd 8种因子通过检验被确认为最佳指纹因子组合,累计贡献率达90%以上,拟合优度均大于0.80。多元混合模型结果显示,锋面雨季流域泥沙主要来源于林地、茶园与矿区,贡献率分别为28.59%,28.20%,27.59%;在台风雨季,4种土地利用类型泥沙相对贡献率为茶园>林地>矿区>耕地。通过对不同降雨特征下各土地利用类型泥沙贡献百分比数据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矿区单位面积泥沙贡献百分比均值分别是耕地、林地与茶园单位面积泥沙贡献百分比均值的8,10,10倍,即单位面积下矿区土壤侵蚀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40.
[目的]研究黄土高塬沟壑区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成效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时期面临的问题,旨在为该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方法]以陕西省长武县王东沟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验示范研究实践为例,基于1986年以来的监测和研究资料,总结分析了该流域30 a多来不同时段在生态环境、土地生产力和农民经济收入等方面的变化。[结果]王东沟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存在明显的阶段性。①综合治理阶段(1986—1995)。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突破口,重点提高粮食产量和人均经济收入。同时从塬面到沟道综合整治水土流失,合理开发利用土地。②生态保护阶段(1996—2005)。更新与升级粮果管理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稳定和提高了土地生产力。③高质量发展试验示范研究阶段(2006—2019)。以王东沟小流域为试点,从发展绿色高效技术的角度进行研究和示范,探索适合小流域内涵式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技术体系,为黄土高塬沟壑区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结论]为实现黄土高塬沟壑区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引下,重点研究流域生态管理和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建设,在总体控制水土流失基础上,保障人居环境的生态性,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和谐与完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