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3篇
  免费   402篇
  国内免费   653篇
林业   1040篇
农学   573篇
基础科学   392篇
  1459篇
综合类   3590篇
农作物   443篇
水产渔业   398篇
畜牧兽医   778篇
园艺   192篇
植物保护   263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310篇
  2019年   278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293篇
  2016年   327篇
  2015年   325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449篇
  2012年   672篇
  2011年   605篇
  2010年   475篇
  2009年   474篇
  2008年   481篇
  2007年   515篇
  2006年   464篇
  2005年   355篇
  2004年   322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经调查,发现福建省尤溪县野生茜草科植物共有22属,44种(包括变种)。对该区野生茜草科植物的种类、优势属、数量与利用价值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992.
主要介绍了日照市湿地资源概况,分析了湿地植物、动物资源等的生物多样性特征,探讨了湿地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以期为日照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993.
王孟欣 《林产工业》2019,46(4):61-64
通过分析福建华安九龙江湿地的资源情况,找出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划分湿地功能区、恢复湿地的水系和水质、恢复植被和栖息地、增加科研监测设施以保证恢复建设的效果,以及全面开展面向大众的湿地环境教育等策略,以达到全面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4.
四川水土保持优良植物苎麻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省种植苎麻(Boehmeria nivea)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在达州市的大竹县和达县,苎麻已成为地区--大资源优势和农村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增收项目.针对苎麻开发利用中存在的污染严重、加工粗放、设备落后、资金紧缺、发展受阻等5方面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促进苎麻产业全面发展的4点建议.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粉煤灰条形柱的特点分析,探讨粉煤灰条形柱在坡改梯工程中的应用.认为粉煤灰条形柱的应用缓解了大竹县条石紧缺矛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坡改梯埂坎的安砌质量和科技含量,减少劳动强度,降低工程造价,减少水土流失,美化周边环境,应扩大粉煤灰条形柱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96.
Dispersion of saline–sodic soils was rather difficult to leach. Therefore, negative effects of freeze–thaw on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should be reduced by inexpensive and practical method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freeze–thaw cycles (3, 6, and 9) on wet aggregate stability, bulk density, an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in three soils with different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exchangeable sodium percentage levels (soil I: 5.30 dS m−1, 47.51%; soil II: 42.80 dS m−1, 55.45%; soil III: 36.30 dS m−1, 59.34%) which consist of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sewage sludge and fly ash by volume (10%, 20%, and 30%).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using disturbed and non-cropped soil samples mixed with sewage sludge and fly ash. Soils mixed with sewage sludge produced higher aggregate stability an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s and lower bulk density values as compared to the soils mixed with fly ash. Sewage sludge added with a rate of 30% eliminated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freeze–thaw processes on wet aggregate stability. Freeze–thaw processes did not affect the bulk density of the soils II and III, which were mixed with sewage sludge. However, fly ash addition decreased the bulk density of these soils very significantly after nine freeze–thaw cycles. Addition of sewage sludge or fly ash with rates of 20% and 30%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s in soil I after nine freeze–thaw cycle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ddition of sewage sludge and/or fly ash to saline–sodic soils could be alternative way for reducing negative effects of freezing–thawing on soil wet aggregate stability, bulk density, an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相似文献   
997.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污泥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荣艳  骆永明  李振高  滕应  章钢娅 《土壤》2008,40(5):738-743
应用滤纸法和自然土壤法测定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污泥及其与青紫泥混合后对蚯蚓的急性致死效应及慢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滤纸法测定的污泥对蚯蚓的毒性症状出现快且严重,不同污泥对蚯蚓的毒性大小差别较大,致死中浓度(LC50)相对应的污泥与水比值(Rsw-LC50)范围在0.0010~0.0242之间。在供试的城市污泥中,上海贮泥池污泥对蚯蚓的毒性最大,上海脱水污泥5对蚯蚓的毒性最小。自然土壤法测定的污泥与土壤作用后对蚯蚓的毒性结果为:所有处理蚯蚓死亡率均为0,各污泥处理对蚯蚓体重增长率的影响差别不大,个别污泥处理蚯蚓体重增长率比对照处理低,即对蚯蚓的体重有负增长影响。与滤纸法各处理相比,中毒症状较轻微,仅极个别中毒症状较明显。与污泥的水浸液相比,污泥与土壤作用后对蚯蚓的毒性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998.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深圳市水资源紧缺矛盾日益突出。介绍了深圳市的水资源现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按照国家级生态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分析了当前深圳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构建节水型产业体系,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优化配置水源,完善水资源管理体系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999.
早春低温是限制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之一,低温胁迫将导致作物严重减产、品质下降、养分利用效率降低。目前,相关研究多关注于温度在15℃以下的植物生理及分子调控过程网络。增施氮肥或激素等能提高植物耐寒能力,总结了亚适低温对植物的生长表型、代谢生理以及氮利用的影响,讨论了植物响应亚适低温并调控氮吸收利用的生物学机制,以期为深入解析植物在亚适低温下的氮高效利用及其分子生理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为实现南荻秸秆炭化利用,缓解洞庭湖区因秸秆处置不当造成的环境压力,评估南荻生物炭农用增效潜力,本研究选用南方第四纪红土母质发育的红黄泥和花岗岩母质发育的麻砂泥水稻土,设置6个不同用量的南荻秸秆生物炭处理(质量比0、1%、2%、4%、6%和8%,0~20 cm土层),采用水稻盆栽试验,探究南荻秸秆生物炭不同施用量对两种类型土壤水稻养分利用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南荻秸秆生物炭不同施用量和土壤类型对水稻各器官及地上部干物质累积、养分吸收均有影响。与不添加生物炭相比,添加生物炭处理下的麻砂泥和红黄泥水稻地上部干质量分别提高了0.6%~18.6%和15.5%~42.4%;添加4%生物炭的麻砂泥水稻地上部氮、磷和钾养分累积量分别提高了 8.6%、10.5%和 82.5%,红黄泥水稻分别提高了 33.8%、100.0%和 125.3%;二次回归方程与肥炭耦合模型拟合表明,麻砂泥和红黄泥水稻氮素利用的生物炭适宜添加量分别为2.51%和4.80%,磷素利用的生物炭适宜添加量分别为 4.33%和 7.03%,钾素利用的生物炭适宜添加量分别为 4.67%和 4.81%。因此,施用南荻生物炭有利于促进水稻氮磷钾养分累积和生长,生物炭添加量与土壤条件是影响肥炭耦合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