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7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3篇
  20篇
综合类   136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31.
人工丝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是文献述评。借助于基因操作技术进行了人工人合成丝蛋白的研究。国外科学院在合成β一片层状蛋白质、人工类蚕丝蛋白和人工类蜘蛛丝蛋白等方面进行了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作者认为蚕是这一转基因技术适当的生物反应器,值得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332.
为研究玉米须的最佳采收时期,以黑龙江省主栽玉米品种‘京农科728’和‘德美亚3号’为试验材料,于2017年和2018年进行玉米须采收试验,比较不同采收时期对玉米须的功能成分、可收集产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须总黄酮含量随吐丝日数延长呈下降趋势,总多糖含量呈增加趋势,不同采收期的玉米须总黄酮含量的变幅大于多糖的变幅。以雌穗套袋方式延迟授粉能有效促进玉米须生长,但显著降低果穗结实率。‘京农科728’和‘德美亚3号’套袋6天的玉米须产量比自然授粉条件下的采收产量分别提高79.2%和65.5%,穗粒数分别下降了57.9%和88.2%;套袋12天玉米须产量分别提高107.6%和74.8%,穗粒数分别下降96.1%和96.0%;套袋3天果穗结实未受影响。不同品种玉米须生长量差异显著,玉米须产量变异范围界于0.443~1.003 g/穗之间,平均值为0.655 g/穗,变异系数24.78%。为兼顾玉米产量与玉米须品质及产量,吐丝3~5天为玉米须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333.
334.
为了筛选出金丝皇菊在清水地区的适宜定植期和摘心次数,以株高15 cm、地径0.3 cm的健壮扦插苗为材料,采用5个定植期(主区)和4个摘心次数(副区)的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定植期及摘心次数对金丝皇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定植期处理间株高和冠幅差异显著,不同摘心次数处理间株高差异显著,冠幅差异不显著。定植期为5月20和5月30日、摘心次数为2~3次的处理,特级花占10.4%,一级花占19.4%,产值较高。定植期为5月10和5月20日的处理,初花期均为10月20日;定植期为5月30日、摘心1次的处理,初花期为10月20日,摘心2次的处理延迟5 d,摘心3次的处理,延迟8 d;6月9日以后定植的,随着摘心次数的增多,初花期显著推迟。说明定植期为5月20日和5月30日、摘心次数2~3次为金丝皇菊最佳定植期和摘心次数。  相似文献   
335.
探讨以六氟异丙醇(HFIP)为溶剂时,静电纺大腹园蛛牵引丝纤维(AVSHF)纤维毡经去离子水处理后的尺寸及性能变化.结果表明,静电纺再生大腹园蛛牵引丝纤维遇水则发生严重的收缩(收缩率45%),对其用99%的乙醇处理后,在水中的形态稳定性得到了改善(收缩率10%),处理后纤维的分子构象有明显β-折叠结构转化的趋势,纤维的结晶度以及断裂强度分别较原样提高了5.5%和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