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7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3篇
  20篇
综合类   136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郑振铎著录书目提要的风格独特,反映了其文风、学风、史观和学术发展轨迹。《农桑辑要》题跋是郑氏所有书目提要中最具典型之篇,内容简约丰美,转相发明,耐人体会玩昧,不愧是历代题跋之精品,代表了郑振铎作为一代目录学家之成就。本文以此著录为例,通过古今比较,阐述郑振铎书目提要的著录体例特点,并从文本、学术史、目录学等多视角解读其书目提要之风格。  相似文献   
32.
以再生丝素蛋白为原料,采用旋转干燥法,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及乙醇改性,最终得到不溶于水的丝素膜。为了评价再生丝素膜的生物安全性,进行体外细胞毒性、全身过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急性毒性反应、热原反应以及溶血性试验。结果:用丝素膜浸提液对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进行处理后,细胞平均相对增殖率为92.3%,属于细胞毒性I级。小鼠经由100%丝素膜浸提液多次致敏后再次激发,未产生全身性过敏反应;供试小鼠静脉大剂量注射100%丝素膜浸提液后全部存活,无急性全身毒性反应,7d观察期内小鼠的体质量逐步增长;用100%丝素膜浸提液对家兔进行静脉注射后,兔的单只体温升高幅度为0.2~0.5 ℃,未超0.6 ℃上限,总和也未超1.4 ℃上限;选取不同剂量(100%、50%、25%、10%)丝素膜浸提液对家兔进行溶血试验,溶血率为4.02%、2.57%、1.56%、1.01%,均小于5%。综上所述,本研究制备的再生丝素膜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33.
以瑞比特生菜为材料,4叶1心期幼苗于光照培养箱(20℃,9000Lx)中每天叶面喷施1次20~200mg/L质量浓度的蚕丝蛋白溶液,连续3d,以喷蒸馏水对照,然后置于高温胁迫条件下(昼温/夜温:40℃/30℃)生长3d,测定叶片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经蚕丝蛋白溶液处理的幼苗,在高温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而丙二醛(MDA)含量低于对照,其中以50mg/L大分子丝素蛋白和100mg/L小分子丝素蛋白质量浓度处理效果最好。蚕丝蛋白可能具有缓解高温胁迫对生菜幼苗造成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34.
高仿真模拟古代丝织品文物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织品的老化主要由光、热、化学、生物、机械破坏等因素造成。人工老化模拟古代丝织品对其研究与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人工老化方法有热老化、光老化、水解老化和土壤包埋等。  相似文献   
35.
利用反向PCR、定量PCR以及免疫共沉淀等方法分析研究转基因家蚕的丝素蛋白及基因的结构和性质。结果表明:(1)在DNA水平上,MaSp1基因整合进了家蚕的基因组,插入位点位于scaffold 868;(2)在RNA水平上,MaSp1的表达并不干扰其他3个基因(Fib-H,Fib-L and P25)的表达水平,并且外源基因MaSp1的表达水平略高于Fib-H;(3)在蛋白质水平上,MaSp1蛋白的丰度大约占丝素总蛋白的2%,而且通过自身的LBS区段和轻链蛋白(Fib-L)形成分子间二硫键,从而融入蚕丝蛋白复合体。  相似文献   
36.
以丝素蛋白为原料,海藻酸钠和甘油作为添加剂,考察丝素蛋白溶液、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和甘油的加入量对膜的厚度、断裂伸长率以及水蒸气迁移速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来确定丝素-海藻酸钠-甘油共混膜的最佳配比.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丝素溶液浓度3%,海藻酸钠溶液浓度12.5 mg·mL-1,甘油加入量0.5 mL.在此条件下,膜的厚度、断裂伸长率及水蒸气迁移速率分别为0.075 mm、45.53%和13.76 g·m-2·h-1.  相似文献   
37.
利用KES型织物手感仪、YG541B型织物折痕回复性测试仪、YG811型织物悬垂仪、Y561型织物透气仪测试天丝苎麻织物的手感风格和服用性能,并与典型的天丝织物、苎麻织物、涤麻织物和棉织物进行了风格对比,为天丝苎麻类产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8.
蜘蛛丝蛋白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文华  赵天福  朱勇 《蚕业科学》2011,37(5):892-898
蜘蛛丝是一种天然蛋白纤维。由于蜘蛛丝蛋白特殊的序列结构,使其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能、力学性能及超收缩性能和优良的生物学性能。随着蜘蛛丝在多领域功能性材料应用价值的发掘,蜘蛛丝蛋白基因工程研究不断深入。简要介绍了蜘蛛丝的性能,重点综述蜘蛛丝蛋白序列基本结构和外源表达的研究,以及重组蜘蛛丝蛋白在多种宿主(包括细菌、酵母、植物、动物细胞及家蚕)中表达的研究进展,希冀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获得蛛丝蛋白并进行规模化开发生产得到更深入的研究与关注。  相似文献   
39.
纤维力学性能分析中对应力准确测量的关键技术是对纤维横截面积的精确测量。针对茧丝纤维横截面形状不规则的特点,新建立了一种单根茧丝纤维不同形状横截面面积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单根茧丝纤维样品的有效切割、切割样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横截面积计算3个步骤,具体操作是:利用普通锋利刀片和坚硬平板将单根茧丝切割成长4~5 cm的小段样品后,将其夹入约1 cm见方橡皮块的切口制成横截面观察样品;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完成单根茧丝纤维样品横截面的形状观察;根据单根茧丝纤维横截面形状采用不同方法计算单根茧丝纤维样品横截面积。利用此方法测定了采用不同缫丝方法获取的单根茧丝纤维的横截面积,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有助于更加准确测定和分析茧丝纤维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0.
彭婕  吴子婴  周旸  龙博 《蚕业科学》2011,37(4):695-699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不同朝代及现代绢类织物的表面和纤维截面形貌进行观察,并利用像素法对蚕丝纤维截面积进行测试与分析,探讨蚕丝纤维截面积变化的原因。不同朝代及现代的9批绢类织物样品表面的完整度、光洁度、污染度以及老化程度不同,可能与样品来源墓地的环境有关;不同样品蚕丝纤维截面形状有的较扁平,有的较饱满,还有一些呈碎块或空壳状,反映出蚕丝纤维老化程度不同,可能与当时的养蚕技术水平相关;不同朝代样品间、同一朝代样品间的经纬纱线粗细及经纬纱线排列密度有差别,可能与绢类织物的种类及丝织技术水平有关。9批绢类织物样品的蚕丝纤维截面积存在差异,且大多数样品的蚕丝纤维截面积方差数值较大,其中:东周到清代绢类织物样品的蚕丝纤维截面积从38.57μm2增加至75.80μm2,可能与根据织物最终用途而选用的蚕丝原料以及家蚕长期驯养后茧丝的变化有关;现代绢类织物样品的蚕丝纤维截面积在115μm2左右,明显大于古代绢类织物样品的蚕丝纤维截面积,这种变化可能与长期的蚕品种遗传改良以及饲养技术和缫丝工艺的改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