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7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3篇
  20篇
综合类   136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丝织物老化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丝织物在氙灯照射下环境温湿度对其老化过程的影响,为丝绸文物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以力学性能、表面形貌、红外光谱、特性粘度等对丝织物的老化状况进行表征,试验结果表明在氙灯照射下,环境温度、湿度对丝织物的老化速度和老化程度都有明显的影响:随着温度、湿度升高,丝织物的老化速度加快,蚕丝蛋白的结晶区破坏越严重,丝织物的老化程度也越严重,尤其是在较高的湿度环境(RH 70%)中,丝织物的初期老化速度较快,之后趋于平缓,而且在该湿度环境中,温度升高后丝织物的老化速度和老化程度增加不明显;在较低的湿度环境(RH 20%)中,丝织物的老化速度趋于恒定,并且温度的升高对丝织物的老化速度和老化程度影响明显。研究结果显示,高温高湿环境会加剧丝织物的光老化速度和老化程度,并且湿度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2.
以蚕丝断裂强力作为蚕丝织物酸水解老化样品老化程度的考核指标,利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技术和红外光谱去卷积拟合技术考察样品丝蛋白一级、二级结构的变化,分析丝蛋白β-折叠结构变化对蚕丝织物断裂强力的影响,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XRD)技术测试分析样品丝蛋白结晶度变化,以此探讨蚕丝织物的老化规律及老化机制。结果表明,随着蚕丝织物酸水解老化处理时间延长和氢离子浓度增加,丝蛋白的β-折叠结构相对含量呈下降趋势,而蚕丝织物断裂强力随老化处理时间的变化规律与丝蛋白β-折叠结构相对含量的变化有一致性。进一步分析蚕丝织物断裂强力变化曲线区域特性,发现丝蛋白β-折叠结构相对含量的变化是引起蚕丝织物断裂强力变化的主要原因,并且对样品丝蛋白结晶度的测试结果佐证了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113.
介绍了家蚕有色茧中黄红茧系和绿茧系的分子产生机理,以及相关性状遗传控制基因,并且对家蚕有色茧的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就后续的研究方向和前景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4.
景怡  胡天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148-17149
[目的]研究玉米须总黄酮(Corn Silk total flavonoid,CSTF)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建立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的同时给予CSTF,56d后观察其对大鼠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透明质酸(HA)含量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并对肝组织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结果]CSTF能明显降低慢性肝损伤大鼠的中血清AST、ALT和HA水平,并能明显降低血清和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1或P〈0.05)。[结论]CSTF对CCl4所致的大鼠慢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5.
 【目的】通过体细胞核移植为获得皮肤特异表达蜘蛛拖丝蛋白的绵羊奠定基础。【方法】将pcDNA3.1和带有角蛋白结合蛋白启动子质粒pGM-T-KAP6.1分别用Bgl Ⅱ和Hin d Ⅲ双酶切后连接,再与蜘蛛拖丝蛋白基因核心序列4S连接,最后通过酶切与pIRES2-EGFP质粒连接后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4S;将此载体线性化后,采用脂质体法转染绵羊皮肤成纤维细胞,通过G418筛选获得转基因阳性细胞。【结果】筛选得到转pIRES2-EGFP-4S的阳性细胞。对阳性细胞经体外培养后的检测显示:(1)细胞形态(长梭形)、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群体倍增时间(随培养时间增加逐渐缩短)和细胞接种率(细胞贴壁率及存活率在24 h内逐渐升高,并达到最高值125%)等均具有正常绵羊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征;(2)阳性细胞经冷冻复苏后具有与新鲜阳性细胞相似的生物学特征;(3)PCR检测结果显示,pIRES2-EGFP-4S在阳性细胞的基因组中整合。【结论】获得具有在绵羊皮肤特异表达,且便于检测的转蜘蛛拖丝蛋白4S的绵羊成纤维细胞株。  相似文献   
116.
浅析中国蚕业效益低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茧丝绸的产量和贸易量都居世界主导地位,但在国际丝绸原料和丝绸成品的贸易中却处于被动地位,导致了国内的茧丝绸产业不能实现应有效益,其主要原因是行业管理不到位、经营主体不强、供大于求、产品缺乏国际品牌、科技创新不足、原料茧生产水平不高、国外商家的垄断、国内市场未拓展、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仿真丝技术的发展等。国家应尽快制定和实施确保我国茧丝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17.
金银萍  刘芳芳  李莹  焉石  王英平 《特产研究》2009,31(4):47-49,58
选择7种大孔吸附树脂,比较其对玉米须总黄酮的吸附率和解吸附率,筛选较优的玉米须总黄酮的吸附剂,并对其进行动态吸附性能考察。结果表明:XDA-8树脂对玉米须总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118.
为了制备环保及阻燃性能优良的真丝织物,采用低毒性的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ETS)对真丝织物进行化学接枝。以极限氧指数为考核指标,经过单因素试验优化接枝工艺为:单体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对织物的质量分数150%,引发剂过硫酸钾(KPS)对单体的质量分数1%,整理液pH 4,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90 min,浴比1∶20,单体水溶液超声波处理时间9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进行阻燃整理的真丝织物的接枝率为27.1%,极限氧指数为25.8%,提高2.7个百分点。对接枝真丝织物样品的红外光谱表征及热重分析认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单体与真丝织物发生接枝反应后通过提高织物燃烧后的成炭量增强其阻燃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接枝真丝织物样品燃烧后的炭渣残留量高,起泡现象不明显。研究结果显示,用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接枝后真丝织物的阻燃性能得到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119.
作为特种茧丝代表的细纤度蚕丝及其制品的开发,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其研究取得了积极进展。采用抗保幼激素类似物诱导蚕三眠化和育成细纤度蚕品种,生产单丝纤度约2.0D(2.222dtex)的细纤度蚕丝并研发出特性制品,受到市场欢迎。用"超细素"改变蚕的眠性,开发出单丝纤度约1D(1.111dtex)的超细纤度蚕丝,其制品具有光泽与风味独特、抗皱、染色优、效益高等特性,表现出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家蚕(Bombyx mori)蚕丝纤维脱胶后蛋白质成分的变化,为了解丝蛋白在蚕丝纤维中的分布特征打下基础,并为改进蚕丝纤维加工工艺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木瓜蛋白酶、碳酸钠、尿素、中性皂和碱水法5种方法对蚕茧进行脱胶处理;并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不同方法处理的蚕丝和不同蚕丝加工产品的脱胶程度,以及脱胶对丝素的影响;利用FASP酶解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的技术鉴定不同方法脱胶后的蚕丝及各种蚕丝加工产品的蛋白组分;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鉴定到的丝蛋白进行注释并通过非标定量的方法比较各种样品中丝蛋白的丰度。【结果】通过5种方法对蚕茧丝进行脱胶,蛋白电泳检测发现木瓜蛋白酶法降解丝胶蛋白的同时基本不会破坏丝素蛋白;碳酸钠法对丝胶的降解能力较弱,但对丝素的降解较强;中性皂法和尿素法对丝胶蛋白和丝素蛋白的降解都比较严重;碱水法的效果不理想。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木瓜蛋白酶和中性皂法脱胶后的蚕丝中几乎没有丝胶蛋白,主要是丝素蛋白、seroin 1和甘氨酸富含蛋白等;尿素法和碳酸钠法脱胶后的蚕丝中残留蛋白最少,主要是丝素蛋白和甘氨酸富含蛋白等。通过蛋白电泳检测了6种蚕丝加工产品中的蛋白质,发现生丝和胚绸中的丝素蛋白比较完整,绸、缎和电力纺中的丝素蛋白出现了部分程度的降解,而丝绸旧衣中的丝素蛋白有严重的降解。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生丝和胚绸中的主要成分包括3种丝素、丝胶1、seroin 1、osiris 9a、甘氨酸富含蛋白和蛋白酶抑制剂SPI51等;绸、缎和电力纺的主要成分包括3种丝素蛋白和seroin 1,而丝绸旧衣中的主要成分包括3种丝素蛋白和甘氨酸富含蛋白。【结论】木瓜蛋白酶脱胶法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持丝素纤维的完整性,碳酸钠和尿素法的脱胶程度最高。生丝和胚绸中的丝胶蛋白含量很高,丝素纤维比较完整。绸、缎和电力纺中的丝胶蛋白很少,丝素纤维有部分程度的降解。蚕丝经过彻底的脱胶后还剩余的蛋白包括丝素重链、丝素轻链、丝素p25、seroin 1和甘氨酸富含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