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1篇
林业   29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86篇
  74篇
综合类   11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ABSTRACT:   The fine structure of the alimentary canal in preleptocephali produced by artificially matured Japanese eel was examined. At 1 day posthatch (dph), the alimentary canal was found only above the dorsal side of the yolk mass, and the epithelium was composed of a single layer of epithelial cells. By 5 dph, the alimentary canal was divided into three segments based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epithelial cells: foregut, midgut and hindgut, corresponding to the future esophagus, intestine and rectum, respectively. After 7 dph, the epithelium in the foregut was surrounded by a circular muscle layer, suggesting a role in the transportation of food materials. The epithelial cells of the midgut exhibited well-developed membranous structures, which are deduced to be invaginations of the cytoplasmic membrane. Pinocytotic invaginations and vacuoles were observed in the epithelial cells of the hindgut; this observation suggests that this region is involved in the uptake of food. Significant changes in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epithelial cells in each segment were observed until 7 dph; however, these were not evident between 7 dph and 13 dph. Consequently,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alimentary canal was completed by 7 dph, and preleptocephalus had developed the ability to absorb food by 7 dph.  相似文献   
22.
梯形渠道机翼形量水槽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Hager对圆锥筒及圆柱体量水槽测流原理分析,推求出梯形渠道机翼形量水槽在自由出流时的流量理论计算公式,指出流量校正系数可由相对水头确定.选择6种收缩比进行了一系列室内模型试验,并根据试验数据建立了相对流量与相对水头的无量纲关系式.结果表明,相对流量与相对水头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流量计算最大相对误差为±3.5%,该量水槽临界淹没度可达0.90,控制断面收缩比为0.372~0.585时可得到较好的量水效果.  相似文献   
23.
通过区分明渠非恒定流中对流波与重力波属于不同的物理过程,把渠道非恒定流控制方程进行了变形处理,基于标量有限体积法构建了具备高精度和分辨率的灌溉末级渠系非恒定流数值模型。基于文献数据及野外实测数据,对模型的模拟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模拟的斗渠和农渠水位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8%~4.1%,水量平衡误差不大于0.07%,具备良好的模拟性能,为开展末级渠系布置模式及管理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值工具。  相似文献   
24.
基于SALTMOD模型的灌溉水矿化度对土壤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河套灌区沙壕渠灌域为例,运用SALTMOD模型探讨了区域尺度灌溉水矿化度对根层土壤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层土壤盐分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而增加,加大排水沟深度和提高渠道衬砌水平可缓解高矿化度灌溉水对土壤积盐的影响;采用地下微咸水和黄河水混合灌溉可有效控制盐渍化的发展,混合比在1∶1范围内时,根层土壤处于脱盐状态,最高脱盐率为23%,脱盐率高于引用黄河水灌溉的脱盐率(4%)。因此,适度利用地下微咸水灌溉,可有效的控制地下水位,节约淡水资源。  相似文献   
25.
根据渠灌区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推广的现状,以宝鸡峡引渭灌区二支渠为例,结合适宜于渠灌区节水灌溉技术的要求,分析了制约和影响我国渠灌区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推广的主要因素。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渠灌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26.
基于CMAC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渠道输水自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小脑模型神经网络CMAC的原理及基于CMAC的自动控制方法。在渠道输水控制技术的基础上,依据CMAC神经网络学习速度快、能够表达复杂非线性关系、适合于适时控制的特点,提出了基于CMAC的渠道输水控制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CMAC的渠道输水控制,算法简单方便,具有实时性、稳定性和较强的鲁棒性,控制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7.
簧片式异形喷嘴喷头的射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圆形和扇形喷洒域喷头在应用中存在漏喷、超喷与界外喷问题,指出其工作的局限性,并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新思路,即加装变喷嘴装置,使其根据来流压力的大小自动调节喷嘴出口面积的大小,进而自动改变射程,能够实现非圆形喷洒域的喷洒。给出一种非圆形喷洒域变量喷头异形喷嘴新结构-簧片式,介绍了其结构特征及工作原理,并测量其射程、流量,试验结果表明簧片式异形喷嘴喷头可以实现非圆形变量喷洒。最后指出其待解决的问题为喷洒的均匀度不高,提出研究变量喷洒喷头的建议。  相似文献   
28.
渠道冻胀破坏机理复杂,其主要影响因素可归纳为土、水、温与附加荷载等4个方面。为了探明渠道冻胀影响因素对于混凝土衬砌渠道的影响程度和规律,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理论,选取渠道冻胀不均匀系数作为评价指标,渠道断面形式、混凝土衬砌板厚度、分缝位置、渠基土冻胀系数和混凝土衬砌板弹性模量E作为影响因素,利用有限元软件ADINA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各因素对渠道冻胀的敏感性。结果表明,5个因素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渠道断面形式渠基土冻胀系数分缝位置混凝土衬砌板厚度混凝土衬砌板弹性模量E,从而为探索混凝土衬砌渠道最有效的抗冻胀措施及设计方法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29.
本文应用沙塘鳢属鱼类的外形特征、头部感觉管孔的有无及感觉乳突之排列方式作为分类依据,对采自中国各河川800余尾沙塘鳢属鱼类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研究,还对比产于日本和韩国的种类,解决了中国沙塘鳢属长期混淆不清的分类问题.中国沙塘鳢属鱼类有4种(其中有一新种),即河川沙塘鳢O.optamophila(Gǖnther),海丰沙塘鳢O.haifengensis Chen.,鸭绿沙塘鳢(新种)O.yaluensis Wu,Wu et Xie sp.nov.和暗色沙塘鳢0.obseura(Temm.et Schl.)  相似文献   
30.
杨红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972-8973
经调查,发现豫东黄河故道湿地有两栖动物6种(隶属1目3科3属)、爬行动物9种(隶属2目5科8属)。区系特点以广布东洋界和古北界的种类与主要分布于古北界的种类占优势。近年来,两栖爬行动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所以提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