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3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林业   246篇
农学   160篇
基础科学   304篇
  137篇
综合类   699篇
农作物   99篇
水产渔业   82篇
畜牧兽医   141篇
园艺   93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国现有葡萄品种叶片形态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葡萄资源圃中保存的342个葡萄品种的成熟叶片为试材,采用度量性状与非度量性状相结合的调查方法,研究了供试葡萄品种的叶宽等9个度量性状和叶片形状等8个非度量性状,以期为进一步建立葡萄种质资源叶片性状数据库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现有栽培葡萄品种的叶片形状主要为楔形和五角形;9个度量性状具有明显的变异性,且与长度有关的度量性状变异系数均大于16.51%;主成分分析表明与长度有关的度量性状为第一主成分,与角度有关的为第二主成分,与比值有关的为第三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7.186%。  相似文献   
32.
从形态、生理、生化、产量等方面综述了水稻遭受水分胁迫后效的研究进展,为节水稻作技术的完善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3.
王鹏  吴杰 《农业工程学报》2021,37(11):299-306
针对不规则果形梨果,为构建适用于评估果形不规则梨果硬度的硬度指标,该研究采用傅里叶描述子对梨果轮廓进行描述,并将试验模态分析和有限元模态分析相结合,研究果形变化对梨果振动频率的影响规律,基于振动频率和果形描述子构建硬度评估指标。结果表明,采用前15个傅里叶描述子可以准确描述啤梨果形轮廓特征,第1傅里叶描述子与啤梨低频弯曲、挤压、呼吸模态频率线性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23、-0.922、0.700;挤压模态振动变形在赤道部较大,测试时易于提取共振频率,因此选取挤压模态频率构建含有第1傅里叶描述子的硬度指标,新指标评估硬度值与M-T穿刺硬度实测值决定系数为0.892。研究结果可为果形不规则梨果硬度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贵阳市沼气后续维护管理体系建设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贵阳市沼气建设的快速发展,沼气后续维护管理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对贵阳市农村沼气池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了以建立后续服务中心、沼气协会等方式的后续服务体系建设,在沼气后续服务的市场化、物业化管理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5.
通过不同棉花栽培方式的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的栽培措施对棉田径流拦截和肥料保持的效果。结果表明,棉花间种蔬菜、棉田翻耕覆盖及棉田免耕覆盖技术均可以有效地减少棉田的水土和肥料流失,且以免耕覆盖的泥沙流失量和翻耕覆盖的径流量、养分流失量最小,分别较常规栽培减少52.99%和50%、10.71%。  相似文献   
36.
植物叶面自由能特征和水滴形态对截留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会霞  石辉  玉亚  石彦 《水土保持学报》2012,26(3):249-252,259
采用浸水法和喷水法测定21种植物叶片的最大持水量,初步探讨叶面润湿性、表面自由能及其极性和色散分量对叶片最大持水量的影响,并分析2种方法测定叶片持水量不同的可能原因。浸水法和喷水法测定的叶片最大持水量物种间有显著差异(P<0.001),叶片的最大持水量变化范围分别为29.4~180.0g/m2,94.1~278.3g/m2。浸水法测定的叶片最大持水量与表面自由能、色散分量分别呈正相关(P=0.002,P=0.000),与极性分量呈乘幂关系(P=0.006),与叶接触角呈指数关系(P=0.004)。喷水法测定的叶片最大持水量与表面自由能、极性分量、色散分量、叶接触角的相关关系均不显著(P>0.05)。这可能是由于喷水过程中,在叶片表面自由能的作用首先在叶面上形成了小液滴,随着喷水过程的进行,液滴在水的表面张力和重力的作用下逐渐聚集形成大的液滴。  相似文献   
37.
The effects of irrigation water rates and seed bed shapes on changes in soil water and salinity status, bulk density, root growth and dry matter (DM) weights of wheat plants (Triticum aestivum L.) were investigated with a split plot design in a field trial in Zahak Agricultural Research Station in Sistan, Iran in 2005. Irrigation intervals after 80 and 160 mm evaporation from class A evaporation pan were used as main plot. Flat surface, single, triple, and six-row beds with a 20 cm row space were used as subplots. Each treatment was replicated four times. Volumetric soil water content and soil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C) were measured using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TDR) at 0 —20, 20 —40 and 40 —60 cm depths at nine different times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Soil water contents were also measured at 0 —10 and 10 —20 cm depths using standard sampling rings at four different times. The three and six-row beds increased the EC of the saturated paste extract with the more frequent irrigation intervals in this coarse textured soil. Soil water content, DM, and root density were always greater with the more frequent irrigations (shorter irrigation intervals). Root density was greatest in 0 —20 cm depth with the single row bed treatment. Grain yield and root density were greatest with single row bed treatment due to the bed shape at the root development stage (possibly due to a reduced mechanical resistance). A greater soil water content by the short irrigation interval increased grain yield and root density via reducing mechanical resistance. With the loamy sand, bulk density and mechanical resistance increased rapidly after cultivation. Bed shape at root development stage might have enhanced root growth and the crop yields. Apparently, mechanical resistance was the most limiting factor with these loamy sand soils than salinity.  相似文献   
38.
地形对黑土区典型坡面侵蚀—沉积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研究地形对黑土区坡面侵蚀-沉积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可以为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以典型黑土区——黑龙江省宾县东山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在流域上游、中游和下游各选取2个典型坡面,坡面种植作物均为玉米。典型坡面坡顶、坡上、坡中、坡下和坡脚的平均坡度分别为3.1°,3.0°,4.0°,2.8°,1.2°。利用137Cs示踪技术,分析了坡度、坡长和坡形对坡面侵蚀—沉积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流域农耕地坡面以侵蚀为主,平均侵蚀速率为448 t km~(~(-2)) a~(~(-1)) ;坡面不同部位土壤侵蚀—沉积分布特征差异明显,坡顶、坡上、坡中和坡下主要表现为侵蚀,平均侵蚀速率分别为819、376、1 000和634 t km~(~(-2)) a~(~(-1)) ,而坡脚表现为明显的沉积,平均沉积速率为~(~(-1)) 382 t km~(~(-2)) a~(~(-1)) 。不同坡形坡面侵蚀-沉积分布存在差异,凸形坡坡面表现为先侵蚀后沉积的分布特征,而复合坡坡面呈现出侵蚀-沉积交错分布特征;坡面土壤侵蚀速率与坡度和坡长均呈极显著的幂函数关系,而坡度对黑土区坡面侵蚀的影响明显大于坡长,反映了即使在长坡缓地形的黑土区坡度对侵蚀的影响仍然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黑土区配置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时,应尽量削弱坡度对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研究大粒型水稻材料对粒型相关基因的挖掘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为水稻超高产育种提供优质的种质资源。本研究以大粒型水稻材料lg1与9311杂交衍生的F2遗传分离群体为对象,分别采用2014年、2015年的粒型数据和2年的联合粒型数据,对控制其粒长、粒宽及粒厚的QTL进行初步定位。结果表明,3种情况下共定位到22个相关QTL,其中5个粒长QTL、9个粒宽QTL、8个粒厚QTL,分布于第1、第2、第3、第4、第5、第8和第11号染色体上。3种情况下均检测到QTL的有3个,即粒长QTL q GL-2-1、粒宽QTL q GW-5-1和粒厚QTL q GT-5-1,3个QTL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于亲本lg1;此外,有7个QTL在2014年、2015年和2年的联合数据定位中均被检测到,12个QTL只在1年或2年的联合数据定位中被检测到。q GL-2-1、q GW-2-3和q GT-2-3处于同一标记区间RM5812~RM13174,推测可能受同一粒型基因控制,是新的粒型QTL位点。主效QTL q GL-1-2和q GW-11-1可能是新的控制粒型QTL位点,其余检测到的QTL所在的大部分标记区间已有粒型QTL被定位或克隆。本研究结果为大粒水稻lg1粒型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克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0.
汪飞腾  赵微  周惠 《水土保持通报》2018,38(4):181-186,194
[目的]分析2000—2016年土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政策文件,揭示管护政策的演进趋势及其内在规律,为进一步制定合理的土地整理后期管护政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开展研究。[结果](1)管护政策文件数量迅速增加,2009—2016年增加幅度最大,期间达到年均6部,涉及20个省、市、自治区;(2)管护政策文件形式多为通知、意见、管理办法等,效力层级较低;(3)国家层面的管护政策文件集中在2000—2008年,文件关键词以管护主体和管护措施为主,地方层面的管护政策文件集中在中东部地区,文件关键词以管护主体和管护资金为主;(4)专门性管护政策文件数量远少于综合性管护政策文件。[结论]现有管护政策体系不够完备,缺乏可操作性和地区差异的细则条款。应科学开展政策评估,促进相关层面政策文件出台和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政策的制度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