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6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127篇
林业   361篇
农学   130篇
基础科学   96篇
  166篇
综合类   600篇
农作物   141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139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11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GM(1,1)的天然次生林空间结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地分析已有天然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数据,通过灰色模型预测天然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各指标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天然林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以湖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次生林为研究对象,依据结构化森林经营理论,选取了混交度、竞争指数、角尺度、空间密度指数、开阔比数、大小比数、林分综合均质性指数作为天然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合理性评价与预测的量化指标,构建了基于GM(1,1)的天然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灰色预测模型。模型将2008年林分空间结构各指标的平均值作为初始值,并在研究区设置了面积为20 m×20 m的5个研究样地(M1,M2,M3,M4,M5),利用保护区2008-2018年典型样地林分空间信息,预测了研究区调研样地2019年-2021年林分空间结构各指标未来的变化趋势。【结果】利用精度检验机制对该模型的精确度进行了有效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所有指标预测合格概率P合=71.43%,良好的概率P良好=22.86%,优的概率P优=5.71%,表明该预测模型符合精度检验要求。【结论】样地未来3 a各指标整体变化尺度不大,林分空间结构基本稳定。从各指标在2008-2018年时空上的变化规律来看,各样地林分平均竞争指数、平均大小比数及平均空间密度指数是影响林分均质性指数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82.
采伐干扰下次生林灌木层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采伐干扰下的灌木层主要树种的生态适应性,用Levins、Schoener和Pianka等生态位测度公式定量分析闽北天然次生林采伐后灌木层主要树种生态位动态。结果表明:样地中黄绒润楠和刺毛杜鹃的生态位最大,属优势树种;甜槠、石栎和映山红为衰退树种,在林分生产作业中需加以保护。采伐干扰促进了灌木层主要树种的生态位释放,各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在伐后10~15 a达到峰值,随后下降,伐后20 a接近于未采伐林的生态位;各树种弱度和中度择伐的生态位宽度值约占其生态位宽度总值的50%。生态位重叠值在伐后10 a最大,随后下降,到伐后20 a趋于稳定状态。因此灌木层主要树种生态位的最优期为伐后10~15 a,最佳采伐干扰强度为弱度和中度择伐。  相似文献   
83.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hemically investigated Oceanapia sponges, including the isola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their secondary metabolites, covering the literature from the first report in 1989 to July 2019. There have been 110 compounds reported during this period, including 59 alkaloids, 33 lipids, 14 sterols and 4 miscellaneous compounds. Besides their unique structures, they exhibited promising bioactivities ranging from insecticidal to antibacterial. Their complex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verse biological properties have attracted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 from chemists and pharmaceuticals seeking to perform their applica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  相似文献   
84.
探讨小兴安岭原始椴树红松林成熟林、中幼龄林及次生杨桦林的土壤氮组分特征,为评价该地区不同森林植被对土壤氮库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以原始椴树红松林成熟林、中幼龄林和次生杨桦林为研究对象,采样分析了土壤容重、总有机碳、全磷、全氮、速效氮、铵态氮、硝态氮等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全氮、速效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递减。不同林型同一土层,椴树红松林成熟林及中幼龄林之间土壤全氮和硝态氮含量差异显著(P<0.05),但二者与次生杨桦林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土壤全氮与铵态氮、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总有机碳、速效氮呈显著相关(P<0.05);土壤硝态氮与速效氮、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凋落物量现存量呈显著相关(P<0.05),与含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铵态氮与全氮、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速效氮与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全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其他指标相关关系不显著。在不同的氮组分中,速效氮、硝态氮作为优势氮种,对小兴安岭椴树红松林及次生杨桦林植被生长及...  相似文献   
85.
大花黄牡丹枝条二次发育特点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涛  陈庭巧  唐英 《园艺学报》2021,(1):117-126
在西藏林芝地区和河南芍药科迁地保护中心观察了中国特有植物大花黄牡丹(Peaonia ludlowii)的枝条发育.结果表明:大花黄牡丹春季花枝在花期前后第2次萌发枝条,二次枝秋季并不"枯枝退梢",这是区别牡丹组其他种和栽培品种的特征之一.二次枝顶芽分化成具花、叶原基和腋芽原基的复合芽,从分化起始到开花结实历经3个年周期...  相似文献   
86.
为了研究自然条件下昆虫取食及剪叶刺激对油松诱导抗性的影响,本试验应用香草醛—盐酸法,亚硝酸钠—硝酸铝比色法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了剪叶和不同程度油松毛虫取食处理后,混交林和纯林中油松针叶内部分次生代谢物和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剪叶及不同程度油松毛虫取食能够诱导缩合单宁、黄酮含量和胰蛋白酶抑制剂、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增加。与对照相比,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在混交林中的活性比纯林更为明显。说明剪叶及昆虫取食可诱导增加油松针叶内的缩合单宁和黄酮含量、提高胰蛋白酶抑制剂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进而增强油松的抗虫性,林分类型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油松诱导防御物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87.
目前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使用的离心泵,普通存在着效率低、能耗大等问题,在离心泵节能降耗分析计算的过程中,装置特性的绘制尤为重要。本文利用MATLAB可视化编程的GUI技术,开发离心泵系统装置特性人机交互应用软件,并简单阐述各功能的设计思路及性能特点,经实例验证,离心泵系统装置特性人机交互应用软件具有直观、高效、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88.
首先简单介绍了DGUS屏并设计了监控系统的前台界面,在此屏基础上进行OS二次开发,实现了动态显示查询界面;完成了按角色安全登陆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最后将经过二次开发的DGUS屏与直流屏监控主机(主机采用ARMCortex M3处理单元)进行通信,结果运行良好,实验表明该实现可以胜任直流屏监控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89.
从教育全球化背景出发,着眼于中美学校图书馆在发展现状、馆员职业准入资格、馆员素质之间存在的重大差异,对中美两国在教育理念之间的差异入手,对图书馆的产生、发展和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讨论在全球化背景和信息时代中小学图书馆如何配合我国的素质教育发展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0.
棉花品种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差异对棉铃虫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用不同棉花品种的嫩叶饲养棉铃虫幼虫,其相对生长率、相对取食量、近似消化率、食物转化率、食物利用率均不相同。感虫品种与高抗品种间的差异显著。运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棉叶中6个影响因子(棉酚、单宁、油腺、总蛋白、总糖、单糖)与幼虫相对生长率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并明确了各因子所起的作用。通过主成分分析,明确第1主成分为棉酚、单宁和油腺的作用,第2主成分为总糖、总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