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7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0篇 |
农学 | 8篇 |
基础科学 | 13篇 |
23篇 | |
综合类 | 162篇 |
农作物 | 2篇 |
水产渔业 | 1篇 |
畜牧兽医 | 3篇 |
园艺 | 3篇 |
植物保护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过程中,自然保护区与其范围内及周边地域的村镇密切相关,如何能够使两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利的关系,使得自然保护区与村镇经济发展得到双赢,是该研究探讨的核心问题。通过分析自然保护区与区内村镇间的内在关系,提出自然保护区内村镇规划建设的3种情况。以衡水湖国家自然保护区内魏屯镇为例,提出镇域及镇址规划建议,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业内的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72.
73.
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综合运用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2008和2012年榆中县村镇区域发展综合水平及其空间格局特征,测算了村镇区域协调发展程度,探讨了不同协调发展程度的村镇发展方向和途径。主要结论为:1)榆中县村镇区域发展水平和协调程度空间上均呈现"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且南部略高于北部的格局;地域上呈中部川塬谷地区→南部二阴山区→北部黄土干旱山区递减的趋势。2)榆中县2008年村镇区域发展水平整体处于中等发展水平,2012年相比2008年整体有所提高,高发展水平村镇数有所增加,低发展水平村镇数有所减少。3)榆中县村镇综合发展协调度水平普遍偏低,约1/3的村镇处于非协调状态,2008—2012年榆中县村镇发展协调度整体有所提高。4)针对榆中县各村镇协调发展程度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74.
徽州古村落保护的实质在于维持古村落文化的原生性与整体性, 保护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以徽州古村落为焦点的两对基本矛盾。其保护的基本理念为: 分级保护、科学规划, 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并重,“保”与“破”有机统一。其保护的重点内容为: 自然生态保护, 建筑遗产保护, 历史文脉保护, 人口与社会保护。 相似文献
75.
探讨了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历程与保护意义,介绍了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的的调查与理论研究情况,将我国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模式划分为整体原貌保护、更新利用保护、异地迁建保护、仿古开发保护、地产开发保护5种模式。指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政策法规不健全,保护措施滞后;领导决策盲目,轻视专家意见;只顾眼前利益,不讲可持续发展;缺乏资金,管理混乱;宣传工作不到位,群众缺乏较高的保护意识。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工作,强调要完善法规体系与管理体制,加大资金投入、宣传教育力度,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村镇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理论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76.
论韩国新农村政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崔松今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1,23(4):308-310
韩国为了解决因忽视农业和农村经济而产业的一系列问题,颁布了新的《农业、农村基本法》和《农业协同组合法》。 相似文献
77.
78.
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及技术路线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村镇生活垃圾的年产生量已经超过城市的生活垃圾清运量,但现状处理水平低下。基于国内村镇生活垃圾产生状况的调查结果,分析了村镇生活垃圾的可处理特征,结合对国内外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的综述,重点探讨了我国村镇生活垃圾的处理模式选择。以不同物流(组织)模式下的环境、资源和经济效应比较为依据,认为按村镇生活垃圾产生的面积密度为划分指标,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分别适合采用"全集中"和"村镇县协同"的处理物流模式。"村镇县协同"模式是协调人口(垃圾产生)低密度区域生活垃圾处理环境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其实施的适宜技术路线为:收集人员分类,可降解与渣土组分分别就地生物处理和(简易)填埋,其他组分由县以上政区有关部门集中处理,且无需"日产日清"。 相似文献
79.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是人们长期适应自然与社会演变的产物,其记录并保存着村落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反映出村落的文化内涵,体现出地方人群的价值取向和生活观念,具有地域性与多样性特征。西河古镇传统村落在区位地理格局、聚落整体景观、建筑空间、生产方式及文化内涵与形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文化景观意象,圩田水利环境、政治交通职能、地域文化及经济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其文化景观的演变,古镇的聚落空间功能、环境营造特征、文化呈现形式等不断适应时代发展而改变。合理保护与开发西河古镇的文化景观,能够促进其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0.
以黄姚古镇为例,通过调查、分析村落景观的特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当前现状下如何实现孤岛型古村落生活空间的永续利用和景观特色的保护与传承,以期为该类景观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