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728篇 |
免费 | 1871篇 |
国内免费 | 428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263篇 |
农学 | 2055篇 |
基础科学 | 7022篇 |
10991篇 | |
综合类 | 11081篇 |
农作物 | 1068篇 |
水产渔业 | 1730篇 |
畜牧兽医 | 1151篇 |
园艺 | 618篇 |
植物保护 | 290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6篇 |
2023年 | 669篇 |
2022年 | 995篇 |
2021年 | 1128篇 |
2020年 | 1188篇 |
2019年 | 1433篇 |
2018年 | 1105篇 |
2017年 | 1613篇 |
2016年 | 2052篇 |
2015年 | 1489篇 |
2014年 | 1695篇 |
2013年 | 2105篇 |
2012年 | 2843篇 |
2011年 | 2656篇 |
2010年 | 2158篇 |
2009年 | 1983篇 |
2008年 | 1904篇 |
2007年 | 2108篇 |
2006年 | 1759篇 |
2005年 | 1539篇 |
2004年 | 1243篇 |
2003年 | 1065篇 |
2002年 | 857篇 |
2001年 | 796篇 |
2000年 | 675篇 |
1999年 | 542篇 |
1998年 | 456篇 |
1997年 | 415篇 |
1996年 | 370篇 |
1995年 | 334篇 |
1994年 | 344篇 |
1993年 | 256篇 |
1992年 | 207篇 |
1991年 | 191篇 |
1990年 | 130篇 |
1989年 | 105篇 |
1988年 | 64篇 |
1987年 | 68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为确定中国杨属型蜂胶的抗炎功效成分,用100ng/ml脂多糖(LPS)和40μg/m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分别诱导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损伤。通过SRB法分别检测蜂胶水提物中分离的11种组分和蜂胶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的8段组分对2种炎症细胞模型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蜂胶水提物中的11种组分不同程度的促进2种炎症细胞的细胞存活率,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的8段组分也是不同程度的提高2种炎症细胞的细胞存活率。由此可知,蜂胶的抗炎功效成分十分复杂,很可能是多种成分协同功效的结果,而且酚酸类物质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宁南旱区草粮轮作系统中紫花苜蓿适宜利用年限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2002-2004年对宁南旱区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土壤理化性状和紫花苜蓿-谷子轮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紫花苜蓿生长年限延长,土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紫花苜蓿3~22年生期间,0~100 cm土壤容重减少了0.213 g/cm3,孔隙度增加8.03%,饱和持水率增加14.17%,持水能力增强。6~22年生期间,0~60 cm土层有机质和碱解氮平均含量分别增加1.60 g/kg和11.02 mg/kg,pH值降低了0.09,为轮作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环境。紫花苜蓿轮作年份越早,土壤水分恢复效果越好,轮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越高;反之,紫花苜蓿生长时间过长,轮作后不利于土壤水分的恢复。6,10和22年生紫花苜蓿地轮作谷子收获后,0~200 cm土壤水分恢复量分别为63.06,55.22和-42.55 mm,轮作谷子产量分别为1 725.95,1 485.80和1 560.75 kg/hm2,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12.011 6,8.432 5和5.816 1 kg/mm.hm2。为使旱区农地有限的土壤水分达到合理、高效及可持续利用,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紫花苜蓿实行草粮轮作的最适宜年限在5~6年生。 相似文献
94.
Masato AOYAMA Akihito NEGISHI Akiko ABE Yuko MAEJIMA Shoei SUGITA 《Animal Science Journal》2008,79(4):526-533
We investigated the physiological effects on goats of transportation for one hour in a small truck. We also investigated food and water consumption after transportation. Eight adult goats (four castrated males and four ovariectomized females) were used. Plasma levels of cortisol, glucose and free fatty acid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in 15 min of the start of transportation, and these higher levels were maintained throughout transportat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ransportation in a small truck activates the 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 (HPA) axis and the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in goats. Despite activation of the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heart rate (HR) in subjected animals during transportation did not differ from during the control animals, which were housed in their usual pen. However, after the transportation had ended and the goats started to eat fodder, HR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amount of food consumption between the control and transported goats. Water consumption in the first three hours after transporta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transported goats than in the controls for the equivalent period. In the subsequent three hours, however, the transported goats consumed more water than the controls. Consequently, the total water consumption of the transported goats did not differ from that of the controls during the six hours after transportation. In conclusion, short-term transportation with a small vehicle activated the HPA axis and the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in goats. HR was not increased during transportation, but after the transportation had ended HR in transported goat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oats. After transportation, goats had consumed the same amount of food as control goats, but water consumption during three hours after the transporta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oats. 相似文献
95.
96.
利用控制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蒸馏水水分、盐分胁迫等生态因子对沙生针茅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索了沙生针茅种子对各种生态因子的适应性。结果表明:(1)蒸馏水浸泡种子,以60℃温水浸泡、自然降温至常温12h最好;(2)低温处理与未经低温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沙生针茅种子不存在生理后熟因素影响;(3)随着PEG-6000浓度的增加,沙生针茅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呈下降趋势,种子发芽率的PEG-6000浓度的临界值和极限值分别为15.9%和26.3%;(4)沙生针茅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随着盐分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Na2CO3处理下的沙生针茅种子萌发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NaCl,表明沙生针茅种子对相同质量浓度的Na2CO3的耐受能力显著低于对NaCl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97.
疏勒河流域2001~2010年水足迹动态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疏勒河地区生态用水不断被挤占,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天然植被也因缺水而退化,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为了有效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利用水足迹模型研究了疏勒河流域2001~2010年的水足迹动态特征。结果表明:疏勒河流域2001~2010年总水足迹呈增长趋势,人均水足迹从2001年的772.537m3增加到2010年的1 304.476m3。疏勒河流域水资源集约利用度呈增长趋势,从2001年的6.053增加到2010年的10.875,说明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压力指数从2001年的0.447增加到2010年的0.747,说明疏勒河水资源利用压力虽处于水资源可承载范围内,但其水资源压力不断上升。农田灌溉用水和农田种植面积均与农畜产品虚拟水足迹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未来还需从实施节水农业战略等方面提高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通过虚拟水贸易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以实现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8.
99.
景电灌区农田防护林网是景电灌区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景电灌区农田防护林衰败现状,分析退化原因,提出优化改造模式,为景电灌区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从而发挥可持续效益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以杨树为主要树种的景电灌区农田防护林网目前呈严重衰败状态,尤其在个人管护的区域,残缺断代现象严重,部分地方甚至基本消失;2)病虫危害,耗水、胁地严重而被砍伐,耕地次生盐渍化导致树木生长不良、枯死,树种单一、结构不合理,管理不到位等是造成农田防护林衰败的主要原因;3)三倍体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廊坊(P.langfanggensis)、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刺槐(Robinia pseucdoacacia)、白蜡(Fraxinus chinensis)、鸣山大枣(Jujube minshan)等树种为该地区农田防护林建设的适宜树种,可采用农田防护林杨树优势树种轮换、针叶常绿树种优化改造、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网营造等模式对景电灌区农田防护林网进行更新改造。农田防护林网的改造,将对完善防护林体系,保障景泰绿洲的安全产生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西北旱区喷灌条件下紫花苜蓿生长特征与品质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旱区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生产的苜蓿干草品质好,产量高。如何根据苜蓿的田间指标估测干草品质参数,对于苜蓿草产品生产销售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在喷灌条件下不同灌溉量对紫花苜蓿的生长品质的影响,并利用生长指标对紫花苜蓿的品质进行预测。试验于2014至2015年于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流域生态节水试验站进行为期2年的田间试验。试验共设3个灌溉处理:A1灌溉量为100%紫花苜蓿蒸腾蒸散量(ETc),A2,A3的灌溉量分别为A1处理的66%,33%,以及一个不灌溉处理A4。结果表明,苜蓿生长指标如株高(H)和茎叶比(SLR)随生育期的推进呈上升趋势,而鲜干比(FDR)呈下降趋势;所有生长指标随着灌溉量的减少均呈下降趋势。在品质方面,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所有处理的粗蛋白(CP)呈下降趋势,而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则呈现上升趋势;随着灌溉量的降低,NDF与ADF呈下降趋势,而CP则呈上升趋势。各生长指标与品质指标的拟合结果表明,H和SLR均与各品质指标显著线性相关(P<0.001),且H与品质拟合结果相关系数最高(R2>0.900),而FDR则与各品质指标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在田间管理较好,长势良好,杂草与病虫害发生较少的情况下,可以用株高对苜蓿干草品质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