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47篇
  免费   1012篇
  国内免费   1886篇
林业   2057篇
农学   1944篇
基础科学   2638篇
  1808篇
综合类   11277篇
农作物   925篇
水产渔业   610篇
畜牧兽医   2651篇
园艺   621篇
植物保护   1114篇
  2024年   231篇
  2023年   510篇
  2022年   805篇
  2021年   965篇
  2020年   792篇
  2019年   940篇
  2018年   427篇
  2017年   779篇
  2016年   1150篇
  2015年   922篇
  2014年   1582篇
  2013年   1407篇
  2012年   2284篇
  2011年   2076篇
  2010年   1487篇
  2009年   1492篇
  2008年   1224篇
  2007年   1326篇
  2006年   1170篇
  2005年   951篇
  2004年   668篇
  2003年   587篇
  2002年   384篇
  2001年   281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8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基于神经网络的树叶识别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林业系统注册树木种类时,通常采用大量树叶上的可见外形特点来辨别数目繁多的树木种类。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树叶识别方法,该方法建立并管理一个分等级的树叶图像体系,通过对不同种类树叶的边缘提取来识别每种树叶的特征点,从而得到树叶的外部轮廓来区分树木种类:给出了相应的改进型神经网络算法,并给出详细的论述过程:最后,通过Java语言给出了系统实现并做了大量的数值仿真。结果证明本文方法是可行有效的。图4表1参8。  相似文献   
82.
小白菜是中国种植面积较广、深受大众喜爱的蔬菜,但真实菜地环境中虫害往往出现在叶片的特定区域,且受环境因素如光照和背景干扰较大,影响对其的智能检测。为提高小白菜虫害的检测效率和准确率,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YOLOv5s网络框架改进的YOLOPC小白菜虫害识别模型。首先,引入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注意力机制,将其放在CBS(卷积层Convolution+归一化层Batch normalization+激活函数层SILU)的输入端构成CBAM-CBS的结构,动态调整特征图中各个通道和空间位置的权重;使用上采样和1×1卷积操作来调整特征图的尺寸和通道数,实现不同层次特征的融合,增强模型的特征表示能力。同时,改进损失函数,使其更适合边界框回归的准确性需求;利用空洞卷积的优势提高网络的感受野范围,使模型能够更好地理解图像的上下文信息。试验结果表明,与改进前的YOLOv5s模型相比,YOLOPC模型对小白菜小菜蛾和潜叶蝇虫害检测的平均精度(mean Average Precision, mAP)达到91.40%,提高了12.9个百分点;每秒传输帧数(Frame Per Second, FPS)为58.82帧/s,增加了11.2帧/s,增加幅度达23.53个百分点;参数量仅为14.4 MB,降低了25.78个百分点。与经典的目标检测算法SSD、Faster R-CNN、YOLOv3、YOLOv7和YOLOv8相比,YOLOPC模型的平均精度分别高出20.1、24.6、14、13.4和13.3个百分点,此外,其准确率、召回率、帧速率和参数量均展现出显著优势。该模型可为复杂背景下小白菜虫害的快速准确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3.
意图识别与槽位填充是农作物病虫害知识问答中问题理解的两个重要任务。在已有面向农业领域的研究中,上述任务仍被视为两个完全独立的子任务,并且未充分利用意图识别与槽位填充的语义信息。为此,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CNN-Transformer的意图识别与槽位填充联合模型(CDPCT-IDSF)。该模型根据农作物病虫害文本语义复杂设计CNN网络与多层Transformer结合强调局部的有用信息以缓解语义缺失问题;然后在Transformer解码器中引入对齐保证输入与输出一对一关系以提高识别正确槽位标签的能力。此外,进一步构建了包含20个意图类别、12个槽位类别和11242条标注样本的农业病虫害知识问答数据集进行对比试验,CDPCT-IDSF模型在该语料库上的槽位填充F1值为94.36%,意图识别精度为92.99%,整体识别精度为87.23%,优于其他对比模型,结果证明了所提模型在农作物病虫害意图识别与槽位填充任务上的有效性,可为面向农作物病虫害的知识问答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4.
为探明盐渍化农田不同施氮水平下向日葵氮素吸收利用规律,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田间微区试验,以不施氮处理(N0)为对照,设计3种施氮水平(N1=150 kg/hm2、N2=225 kg/hm2、N3=300 kg/hm2),于向日葵成熟期测定植株和0—100 cm土层土壤15N同位素丰度及总氮含量,研究各处理肥料氮素的去向及其利用机制。结果表明:向日葵氮素吸收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成熟期作物氮素吸收量在N2水平较不施氮显著增加38.7%;土壤氮和肥料氮对作物当季氮素吸收的贡献比例为84.9%和15.1%。N2水平下,肥料氮的贡献比例较N1增加35.7%,土壤氮的贡献比例较N1降低4.3%。肥料氮残留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土壤中47.4%的残留肥料氮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不同施氮水平下肥料氮去向均表现为氮肥损失率>氮肥残留率>氮肥利用率,N2施氮水平下氮肥利用率较N1、N3显著提高22.7%和14.6%,土壤残留率较N1、N3减少8.5%和8.6%。综...  相似文献   
85.
转基因小麦的定性PCR筛选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转基因小麦的PCR检测方法标准,以B73、B72、B102三个被转入外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基因的转基因小麦品系为材料,对目前国内外转基因小麦中通用的标记基因bar和uidA、NOS终止子和Ubiquitin启动子进行了定性PCR的筛选检测,在国内外首次找到了小麦中特有的内参照基因麦谷醇溶蛋白基因(GAG56D),设计并合成了麦谷醇溶蛋白基因(GAG56D)和Ubiquitin启动子的引物序列,并对PCR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PCR产物经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后,可以检测到预期大小的目的片段.同时对PCR产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了确证实验,并得到预期的结果.定性PCR最低检测灵敏度为0.5%(w/w).建立的转基因小麦定性PCR筛选检测方法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86.
泥鳅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泥鳅是一种生产潜力大、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品种,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量较大.主要阐述了泥鳅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87.
转基因技术在花卉改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介绍了转基因技术在花卉业尤其是在改变花卉园艺性状方面的应用.通过分析,发现转基因技术在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生物安全性.结合花卉产业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今后的规划,旨在为培育有特色的优良花卉品种、促进我国花卉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8.
综合技术创新扩散和组织管理理论,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发展建设和传播扩散过程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扩散过程模型以及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扩散过程分析的理论框架,并利用系统模型实证分析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我国发展和扩散现状,最后从技术创新传播学的角度为实验区发展建设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9.
华大麦4号耐迟播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大麦4号是湖北省2004年8月审定命名的超高产优质饲用大麦新品种,在多年的种植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耐迟播特性.考察了华大麦4号3个播期(11月7日,正常播期;11月22日,迟播;12月7日,迟播)条件下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和产量组成性状以及品质性状的表现.结果表明,迟播对华大麦4号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组成性状、品质性状的表现均有影响,对出苗至抽穗天数的影响大于对出苗至成熟天数的影响,对生育期天数的影响大于对生育期有效积温的影响,对穗数的影响大于对千粒重、穗粒数的影响.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大于对淀粉含量的影响,据此对华大麦4号迟播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0.
研究了在幼林间套条件下,不同树龄对能源用甘薯鄂薯5号的鲜薯产量、茎叶产量及干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树龄、不同甘薯栽植密度对鄂薯5号鲜薯产量的影响.归纳总结了一套能源用甘薯鄂薯5号在林间套种条件下的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