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4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417篇
林业   257篇
农学   373篇
基础科学   206篇
  869篇
综合类   1446篇
农作物   203篇
水产渔业   301篇
畜牧兽医   497篇
园艺   126篇
植物保护   16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不同盐浓度对芨芨草种子萌发过程中几种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不同浓度的N aC l处理芨芨草种子后,通过研究其萌发过程中淀粉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N aC l处理下芨芨草种子萌发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上升,且呈现双峰曲线的变化趋势。而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均下降,并与N aC l处理浓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2.
王晓  陈鹏  张硕  李振斌  王凡  刘锦  刘永杰 《植物保护》2019,45(2):211-217
为明确常见杀虫剂对日本通草蛉各虫态的影响,在室内分别采用浸渍法和喷雾法测定了12种(8类)杀虫剂对日本通草蛉卵、幼虫、蛹和成虫的毒性,并评价了杀虫剂对日本通草蛉的毒性风险。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对日本通草蛉为极高风险,毒死蜱、吡虫啉、烯啶虫胺和阿维菌素为高风险,溴氰虫酰胺、啶虫脒和氯虫苯甲酰胺为中等风险,噻嗪酮、吡蚜酮、螺虫乙酯和甲氧虫酰肼为低风险;与其他虫态相比,12种杀虫剂对日本通草蛉蛹的毒性均为最低。在害虫生物防治及综合治理中应尽量选用对日本通草蛉毒性低的杀虫剂,以起到保护天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防护林内外沙尘暴低空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内蒙古磴口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近地层(050m)风沙监测塔所收集的8次沙尘暴的沙尘水平通量、垂直通量和风速风向数据,对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中小尺度条件下的防护林内外沙尘暴过程中风况变化、沙尘分布特征以及防护林对沙尘暴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沙尘暴发生过程中,防护林内外风速均随高度增加呈现递增趋势,风速廓线特征遵循幂函数,防护林内外均以W、WNW、NE方向为主,但每个方向所占比例不同。②防护林外沙尘水平通量及沙尘浓度随高度增高显著减小,其垂直分布特征均符合指数函数关系;防护林内沙尘水平通量及沙尘浓度则随着高度增高缓慢上升,其垂直分布特征均符合幂函数关系。沙尘垂直通量则均随着高度的增高明显减小,其垂直分布特征均符合幂函数关系。③沙尘暴经过防护林体系时,风速显著削弱,平均消减31.03%;沙尘水平通量降低298.16g·m^-2,垂直通量降低0.37g·m^-2,沙尘浓度降低22.48g·m^-2。  相似文献   
54.
为深入理解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背景下草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响应土壤磷亏缺的潜在机理,该研究利用可精准控制CO2浓度的大型人工气候室,探讨了正常CO2浓度400 μmol/mol、升高CO2浓度800 μmol/mol和磷素供应水平(0.004、0.012、0.02、0.06、0.1和0.5 mmol/L)对黑麦草气孔特征及其气体交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使供磷水平0.1和0.5 mmol/L的气孔密度增加约35%(P=0.012)和25%(P<0.001),但却减小气孔开度13%(P=0.002)和12%(P=0.005),且导致供磷水平为0.06 mmol/L的黑麦草气孔分布更加规则。同时,CO2浓度升高还导致供磷水平0.1和0.5 mmol/L的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8.6%(P=0.002)和15.8%(P<0.001),从而提高黑麦草的水分利用效率。另外,不同供磷水平明显改变了植株生物量及其分配,且高浓度CO2对较高磷水平时地上生长产生更强的施肥效应。研究结果将为深入理解草地生态系统对大气CO2浓度升高和土壤磷素亏缺的响应机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5.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三疣梭子蟹幼体的发育,其半致死质量浓度以及安全质量浓度呈上升趋势。三疣梭子蟹Ⅰ期溞状幼体24 h LC50和48 h LC50分别为0.0095 mg/L和0.0082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018 mg/L;三疣梭子蟹Ⅱ期溞状幼体24 h LC50和48 h LC50分别为0.019 mg/L和0.010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038 mg/L;三疣梭子蟹Ⅳ期溞状幼体24 h LC50和48 h LC50分别为0.085 mg/L和0.047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043 mg/L;三疣梭子蟹大眼幼体24 h LC50和48 h LC50分别为0.085mg/L和0.050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052 mg/L。  相似文献   
56.
采集上海白猪精液进行5mL细管冷冻,比较冷冻密度分别为0.5×109个/mL、0.7×109个/mL、1.0×109个/mL的冻后精子质量。结果表明:3种密度冷冻猪精子,解冻后精子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7.
镉对海湾扇贝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利用水生生物毒性试验方法,分5个浓度进行镉对日照海域海湾扇贝的急性毒性实验,以期对日照海域海湾扇贝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概率单位和浓度对数作线性回归,得出镉对海湾扇贝(Argopectenirradiams)在24、48、96h的半致死量LC50,其值分别为5.85、4.52和3.45mg/L。并计算出镉对海湾扇贝的安全质量浓度为0.0345mg/L。实验证明,Cd对海湾扇贝是剧毒性的毒物,海湾扇贝发育越往后期,它对Cd的耐受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58.
聚维酮碘对海湾扇贝等贝类幼虫的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豪  梁峻  龙强 《水产科学》2003,22(6):8-11
测定了聚维酮碘(PVP—I)对虾夷扇贝、海湾扇贝、牡蛎的壳预期幼虫以及牡蛎的眼点期幼虫的24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2.5mg/L,31.7mg/L,44.4mg/L;安全浓度分别为:3.25mg/L,3.17mg/L,4.48mg/L,4.44mg/L。  相似文献   
59.
采用超滤技术对球等鞭金藻进行浓缩,比较不同操作压力对浓缩机滤水率及单胞藻活性的影响。操作压力分别为0.02、0.06、0.10、0.16、0.20 MPa对单胞藻进行浓缩,并对不同浓缩时间的浓缩藻进行再培养。结果表明,浓缩机的滤水率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当压力为0.16 MPa时,滤水率最高,浓缩密度最大,且不影响浓缩藻的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60.
四种稻田农药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静态方式水生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了在实验室常温条件下敌百虫、稻瘟灵、毒死蜱、阿维菌素四种稻田杀虫剂对克氏原螯虾( Procambarus clarkii)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敌百虫、稻瘟灵、毒死蜱、阿维菌素对体重为(34.43±7.04)g克氏原螯虾的24 h半致死浓度(24 h LC50)分别为65.07、42.16、0.71、1.23 mg/L,48 h半致死浓度(48 h LC50)分别为35.75、33.49、0.59、0.84 mg/L;96 h半致死浓度(96h LC50)分别为12.54、18.83、0.45、0.37 mg/L。其安全浓度分别为3.24、6.34、0.122、0.117 mg/L。根据国家标准和本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敌百虫和稻瘟灵对克氏原螯虾中毒,毒死蜱和阿维菌素对其高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