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28篇 |
免费 | 726篇 |
国内免费 | 53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31篇 |
农学 | 557篇 |
基础科学 | 505篇 |
796篇 | |
综合类 | 4936篇 |
农作物 | 89篇 |
水产渔业 | 355篇 |
畜牧兽医 | 242篇 |
园艺 | 77篇 |
植物保护 | 19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2篇 |
2023年 | 215篇 |
2022年 | 313篇 |
2021年 | 259篇 |
2020年 | 350篇 |
2019年 | 350篇 |
2018年 | 157篇 |
2017年 | 218篇 |
2016年 | 298篇 |
2015年 | 292篇 |
2014年 | 454篇 |
2013年 | 432篇 |
2012年 | 755篇 |
2011年 | 765篇 |
2010年 | 545篇 |
2009年 | 493篇 |
2008年 | 400篇 |
2007年 | 414篇 |
2006年 | 267篇 |
2005年 | 174篇 |
2004年 | 124篇 |
2003年 | 117篇 |
2002年 | 77篇 |
2001年 | 72篇 |
2000年 | 66篇 |
1999年 | 52篇 |
1998年 | 39篇 |
1997年 | 40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41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4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基于社区的生态林业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基于社区进行研究,以参与式农村评估技术(PRA)和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PGIS)为工具,通过了解沙坪村的概况,制订合理的研究方法。经过准备阶段、现状的调查分析、树种选择,最后完成该地区的生态林业规划方案。结果表明,基于社区的生态林业规划方案,可有效地促进社区村民、规划人员等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沟通,规划方案符合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83.
84.
20世纪中国乡村林业变迁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20世纪中国乡村林种与树种变迁及其发展热点,探讨了各时期发展乡村林业的异同措施和变迁机理。 相似文献
85.
以浙江丽水为例,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角度分析生态产品资源富集山区人民贫困的成因以及主要采用的扶贫模式。分析认为,生态农业扶贫模式最具优势,并通过该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国家领导人的认可。进一步分析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巩固生态产品资源富集山区脱贫攻坚成果的路径,一是加大生态保护力度,让良好生态产品资源优势成为丽水生态产品资源富集山区生态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二是增进山区人民自我发展能力,促进生态产业发展,三是破解生态产品资源开发利用人才缺乏的困境,四是完善生态产品资源富集山区的基础设施,五是有效衔接政府行为和企业力量,协同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 相似文献
86.
87.
88.
借鉴"三生共赢"的理念,文中首先梳理田园综合体的概念、国内外发展研究状况及其植物种植应用;再以河南省唐河县"福星田园"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资料统计等方法分析其现状,采用单一种植、多样混植、单一为主多样为辅的3种种植方法,将单一功能的莲产基地打造为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园区,将场地零散土地整合打造成多样化的特色果园,挖掘与"福"字相关的葫芦、梅花、竹等植物打造福星文化广场,将单一种植的艾叶基地打造成康体疗养基地;最后总结适合田园综合体的特色植物选择、种植及多功能协调方法,为我国田园综合体植景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旅游凝视现已成为中西方学者研究旅游现象的理论基础,根据Urry的观点,摄影是旅游者凝视的具体化和有形化,因此,旅游者拍摄的图片就可以作为探究游客凝视的重要文本。本文以旅游凝视为基础,通过网络搜集南京乡村游客摄影照片,采用图片内容分析法对图片进行分析,结合Hunter和Stepchenkova的图片分类方法将照片分为自然风光、游客与景、景观建筑等14类,并通过绘制南京乡村聚合形象地图进一步分析了各类照片之间存在的关系,最后为乡村旅游形象建设提出了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90.
In addition to Hymenoscyphus fraxineus, two fungi identified as Diaporthe eres aff. and Fusarium sambucinum aff. were also isolated from necrotic bark lesions on declining one‐year‐old Fraxinus excelsior in a forest stand in Montenegro. To examine their involvement in ash decline, a pathogenicity test was performed using under bark inoculations on one‐year‐old Fraxinus excelsior. Hymenoscyphus fraxineus was included as comparison. All three fungal species proved highly pathogenic towards one‐year‐old seedlings although lesion size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different species. Hymenoscyphus fraxineus was most aggressive, followed by F. sambucinum aff., while D. eres aff. caused the smallest lesions.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ability of isolates in the D. eres and F. sambucinum species complexes to cause decline on one‐year‐old common ash seedling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