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1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411篇
林业   261篇
农学   167篇
基础科学   190篇
  1966篇
综合类   1060篇
农作物   60篇
水产渔业   122篇
畜牧兽医   231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351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220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近50年青海海南地区气候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全面分析青海海南地区近50 年的气候变化特征及未来趋势发展,为该区域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及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参考,采用线性分析、M-K法,对青海省海南地区1961—2010 年温度、降水、日照时数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 年来,海南地区气温总体呈显著增温趋势,以冬季升温最明显,贡献率最大为特征。夏季、冬季和年降水量呈不显著的增多趋势,春季和秋季降水量则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夏季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趋势,年和其他季节日照时数的增减趋势不显著,说明夏季日照时数的减少是影响年日照时数减少的主要因素。年平均气温在1990 年发生了增温突变,年降水量和年日照时数未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32.
贮藏条件是影响双孢蘑菇贮藏效果的重要因素,介绍了气体成分、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对双孢蘑菇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Abstract. Use of either three or six occasions to spread similar total amounts of slurry was investigated over the late winter/early spring period in two years, on plots with underdrainage. Slurry was spread on four 7 m by 25 m plots which were instrumented to allow collection of drainflow and runoff. The 'mobile water' pore space allowed transport of a small proportion of applied slurry through the 0.75 m soil profile. Evidence of a polluted 'mobile water' pulse occurred after periods of up to 48 hours following spreading, suggesting subsurface rather than overland flow. Timing of the pulse depended on whether subsequent rainfall accelerated the flow The contaminated flow persisted for 6–12 hours. The worst contamination of 39 mg/l NH4+ -N occurred under 'bypass flow' conditions, when 52 mm of rain fell during the 48 hours after a 5.2 mm application. Two contributory factors appeared important. The first was the long duration of the high intensity storm and the second was an extended period of severe frost believed to have created fissures associated with frost heave. Making several applications of slurry in amounts less than 35 m3/ha is preferable to fewer larger applications during spring, for cereals on medium to heavy soils. This recognises the likelihood of there being underdrainage on arable land and the optimal use of well-drained, partially frozen ground to avoid compaction by slurry tankers.  相似文献   
34.
黄土高原径流林业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降水资源环境容量为基础控制林分密度,试验了不同集水技术对林地土壤水环境的改善作用,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及集水技术的适用性.10年试验研究和大面积示范结果表明,在年降水量410mm左右地区造林,林地坡面经过不同的防渗处理,当每株树具有8m~2的集水面时,可使2m~2的植树带内收集到570~1270mm降水,造林成活率最高达到98%,林木生长量可提高40%~80%.  相似文献   
35.
河流输沙量的变化受流域降水和下垫面影响很大。采用水文法分析水利水保措施减沙效益时应注意如下问题:降雨量是最重要的基础资料,要认真分析工程实施前后雨量站的分布、代表性及前后期降雨量的可比性;暴雨对产沙的影响很大,暴雨强度是决定产沙量多少的重要参数,选用有效降雨量、有效降雨强度能较好地反映暴雨产沙作用;用径流量预报产沙量要区别地下、地表径流的不同影响;要考虑不同地貌类型区对产沙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黄土丘陵区不同下垫面降雨产流与蓄水窖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西洪洞建立了农膜、公路、农田小路、农田下垫面产流场,对不同下垫面的降雨产流量及蓄水窖主要工艺技术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观测的27次降雨中,在同一坡度、同一降雨量条件下,不同下垫面的产流量存在较大差异。农膜、公路、农田小路和农田下垫面的产流量分别占总降雨量的81.4%、73.6%、41.6%、2.7%。表明前三者均有较好的集水效果,而农田产流效果较差。研究提出的蓄水窖主要工艺技术体系经大面积示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7.
黄河上游主要干支流近期降水、径流统计特征变化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降水对径流的影响,利用假设统计检验法对黄河上游干流唐乃亥和支流洮河、湟水河、大通河四个流域——即刘家峡以上黄河主要干支流流域,近30年来的降雨径流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与检验。为探讨流域蓄水特征和产流特征变化,考察总径流量变化趋势,分别对枯季径流、汛期径流、年径流及相应时段降水做了同步分析,并分区域探讨了降水和径流的变化趋势及其变化原因,得出黄河上游径流在这四个流域有减少的趋势,但程度各不相同的结论。湟水和大通河在降水和径流方面的变化均不显著,洮河流域降水减少最为明显,且下游减少最为厉害。在径流方面,洮河汛期径流量变化趋势不同于降水,人类用水量的行为已改变了径流序列的时程变化特性。唐乃亥降水特性有所变化,但更为突出的是枯季径流显著减少,对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尚需进一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38.
红壤坡地雨水产流及其土壤流失的垫面反应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通过4年(1998~2001年)径流场定位观测研究,探明了不同植被垫面雨水产流过程中系统水土流失有显著性差异。水流失量为农作区>常绿灌木区、针叶林区>常绿果园区>退化区、恢复区。坡地不同垫面间雨水地表径流的差异存在,为坡地雨水利用和利用坡地集雨支持农田灌溉提供了依据和可调控性。土壤流失量受人为干预、耕作强度的影响很大,坡地从自然保护到作物栽培,系统的土壤流失量提高20倍。茶果林地的土壤流失低于作物耕种的2~3倍,而高于自然利用和自然保护的6~12倍。养分流失在数量和质量上皆取决于垫面构成。提出了利用坡地集雨优势,构建与单元生态系统水循环平衡相适应的坡地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并通过水平衡生态建设来维系生态系统的水分平衡。  相似文献   
39.
王淑英 《水土保持研究》2003,10(1):127-129,136
提出了黄土高原旱作地区非耕地径流高效利用的基本原则,研究了径流补灌水在果树、温室蔬菜、大田粮食上的补灌效应和效益,认为非耕地径流水应优先用来补灌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其次是大株稀植作物的点浇抗旱保苗。  相似文献   
40.
土壤水蚀模型中的融雪侵蚀模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季节性或常年积雪地区,春季积雪融化产生的径流及其造成的侵蚀占全年总侵蚀量的比例很大,同时反复进行的冻融过程会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如团聚体稳定性、水分传导率、抗剪切力、可蚀性等,进而加重土壤侵蚀。因此在这些地区进行融雪侵蚀预报十分必要,它主要包括融雪径流的产生,及其形成的土壤侵蚀量,冻融过程导致土壤性状的变化,以及由此造成的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本研究总结了国内外融雪侵蚀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几个代表性土壤水蚀预报模型中的融雪侵蚀过程,提出我国部分地区土壤侵蚀模型中考虑融雪侵蚀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