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341篇 |
免费 | 1011篇 |
国内免费 | 397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547篇 |
农学 | 3076篇 |
基础科学 | 1304篇 |
3549篇 | |
综合类 | 15900篇 |
农作物 | 6719篇 |
水产渔业 | 217篇 |
畜牧兽医 | 607篇 |
园艺 | 875篇 |
植物保护 | 15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3篇 |
2023年 | 499篇 |
2022年 | 902篇 |
2021年 | 1083篇 |
2020年 | 979篇 |
2019年 | 1118篇 |
2018年 | 711篇 |
2017年 | 1238篇 |
2016年 | 1737篇 |
2015年 | 1240篇 |
2014年 | 2057篇 |
2013年 | 1669篇 |
2012年 | 2588篇 |
2011年 | 2174篇 |
2010年 | 1713篇 |
2009年 | 1805篇 |
2008年 | 1503篇 |
2007年 | 1683篇 |
2006年 | 1553篇 |
2005年 | 1324篇 |
2004年 | 1036篇 |
2003年 | 977篇 |
2002年 | 718篇 |
2001年 | 659篇 |
2000年 | 609篇 |
1999年 | 490篇 |
1998年 | 408篇 |
1997年 | 357篇 |
1996年 | 361篇 |
1995年 | 326篇 |
1994年 | 263篇 |
1993年 | 274篇 |
1992年 | 212篇 |
1991年 | 196篇 |
1990年 | 197篇 |
1989年 | 144篇 |
1988年 | 90篇 |
1987年 | 100篇 |
1986年 | 76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11篇 |
1979年 | 6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4篇 |
1973年 | 1篇 |
1963年 | 4篇 |
1962年 | 10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不同旱稻品种灌浆期抗旱生理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抗旱性不同的4个旱稻品种,对其灌浆期旗叶抗旱性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均为抗旱性较强品种(旱稻15号,旱稻2号)极显著地高于抗旱性较弱品种(旱稻1号,旱稻3号);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大小表现为抗旱性较强品种(旱稻15号,旱稻2号)极显著地低于抗旱性较弱品种(旱稻1号,旱稻3号)。SOD、POD、CAT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细胞膜相对透性可用来说明旱稻品种之间的抗旱生理适应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2.
133.
134.
135.
我国野生稻资源保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近20年来我国对野生稻资源保护的进展。[方法]通过对原位保护、异位保护、原位保护和异地保护相结合的方法对野生稻保护效果的阐述,综述目前野生稻资源保护的研究进展。[结果]有的学者认为,原位保护是保护野生稻的一种有效途径;另外一些学者认为异位保护是保护野生稻的有效途径;也有人认为应采用原位保护和异地保护相结合的方法保护野生稻。[结论]尽管目前的方法对我国野生稻资源的保护有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具体、科学、有效的保护方法还需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6.
pH调控对瘤胃液接种稻秸厌氧消化中水解菌及产甲烷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pH值调控对瘤胃液接种厌氧消化体系的影响,在半连续条件下考察了稻秆水解和产甲烷特性,并分别利用相对定量PCR(Q-PCR)和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微生物菌群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机负荷为1.5、3.5 g·L-1·d-1和7 g·L-1·d-1时,调控体系中甲烷产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8、1.99倍和1.53倍;沼气中的甲烷含量明显提高(P0.05),在24%~32%之间变动。pH调控使乙酸和丙酸之间比例逐渐增大,体系中pH值维持在6.24~7.77之间,适宜稻秸产甲烷代谢;滤纸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呈增加趋势。厌氧消化后GH 5水解菌群结构变化明显,梭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占主导地位,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相对丰度提高了12.47倍;来源于瘤胃的纤维杆菌属(Fibrobacter)从体系中消逝。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相对丰度提高到3.73%,同时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相对丰度增加。研究表明,pH调控体系通过强化水解和产甲烷菌活性提高了稻秸厌氧消化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7.
杂交粳稻泗优422制种特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731A、六千辛A、轮回422、77302的开花习性,并对其相互杂交的结实率进行了调查。与六千辛A相比,731A开花持续天数较短,开颖角度较小,柱头外露率低,开闭时间略长。在相同授粉条件下,731A与轮回422的结实率低于六千辛A与77302。 相似文献
138.
【目的】准确区分水稻的籼粳性在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和进化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在籼稻和粳稻中存在的核苷酸序列差异设计的分子标记,已被广泛应用于水稻籼粳性的判别中。但是已公布的这些籼粳性判别分子标记在遗传背景多样的实验材料中是否仍然表现出籼粳特异性尚未可知;此外,目前籼粳性的判别多是基于待测品系与 2 个对照品种的比较,无法反映待测品系与籼(粳)亚种群体的籼粳相似性。因此,需要筛选出一套能在多样性遗传材料中都表现出籼粳性特异的分子标记,并建立籼粳组群判别体系客观判别水稻的籼粳性。【方法】在能代表世界水稻遗传多样性的水稻多样性种质平台 2(RDP2)中,利用 7 万个 SNP分子标记的基因型,选取保留群体遗传多样性的 92 份水稻品种(系),对已知的 51 对用于籼粳性判别的分子标记进行筛选;并根据籼粳特异性分子标记的聚类结果,选取 5 份籼稻和 5 份粳稻组成籼稻和粳稻判别组,利用籼性判别值量化水稻籼粳性。【结果】在 51 对分子标记中筛选到 24 对籼粳特异性强的分子标记(在籼 / 粳稻群中出现专一带型的频率均高于 69.5%),它们均匀分布在水稻 12 条染色体上。根据籼粳特异分子标记的带型结果,92 份品种(系)可分为籼稻和粳稻 2 个组群,聚类结果与这些品种(系)已知的籼粳性完全吻合。根据聚类结果,构建了组群判别体系,随机选取 10 份品种(系)对其籼性判别值进行计算,其中 1 份偏籼品系、1 份偏粳品系、4 份籼稻品系、4 份粳稻品系,准确地实现了对其籼粳性的量化判别。【结论】筛选出一套可在
遗传背景丰富的材料中进行籼粳性鉴定的分子标记,并基于籼粳组群建立了一套籼粳判别体系,高效准确判别水稻的籼粳性。 相似文献
139.
天农1号是以优良自交系SY09-12-20和GY99-7-4杂交而成的优良黄瓜一代杂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叶片中等,主蔓结瓜为主,第1雌花始于主蔓第6节左右,每隔3~4节出现1节雌花。瓜条生长速度快,商品性好,瓜条顺直,深绿色,光泽度好,刺瘤较密,瓜长35 cm左右,瓜把短,约4.5 cm,单瓜质量200 g左右,畸形瓜率低,口感脆甜,每公顷产量可达90 000 kg。高抗霜霉病、抗白粉病和枯萎病。适宜在国内大部分地区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