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99篇
  免费   988篇
  国内免费   1804篇
林业   1960篇
农学   1654篇
基础科学   1161篇
  2589篇
综合类   8713篇
农作物   1348篇
水产渔业   528篇
畜牧兽医   1833篇
园艺   664篇
植物保护   1041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444篇
  2022年   865篇
  2021年   891篇
  2020年   817篇
  2019年   956篇
  2018年   598篇
  2017年   992篇
  2016年   1171篇
  2015年   980篇
  2014年   1254篇
  2013年   1111篇
  2012年   1599篇
  2011年   1509篇
  2010年   1212篇
  2009年   1134篇
  2008年   899篇
  2007年   965篇
  2006年   732篇
  2005年   597篇
  2004年   382篇
  2003年   366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包装装潢设计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装装潢设计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进步,当今社会,国与国之间沟通的日趋加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使包装设计显示出其特有的时代性特征,但其又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因为历史与传统是有连接性的.因此包装装潢设计既应有纵向的传统的继承,还要有横向的交流与发展,即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82.
渗灌是节水农业中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有利于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提高。本研究以甘肃省金昌市杨柳青公司紫花苜蓿‘艾迪娜’(M.sativa L.‘Aidina’)试验地渗灌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渗灌次数(0次、1次、2次、3次)对苜蓿出苗期不同土层深度及管距位置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0cm和10~20cm土层深度,pH最高值均出现在管上,较CK升高了8.21%和8.68%,最低值都出现在管中,较CK降低了2.70%和3.37%;2水和3水均能显著提高不同土层深度及不同管距位置的pH值(P0.05)。不同渗灌次数,不同土层深度管中的水溶性盐含量均高于管上和管近,且最大值都出现在1水,较CK分别增加了83.26%和96.34%;不同土层深度,2水的水溶性盐含量平均值都低于1水和3水;不同渗灌次数,不同土层深度,钠离子和钾离子含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管中。不同渗灌次数,不同土层深度,管中的水解性氮含量均高于管上和管近,最大值都出现在1水管中,较CK分别增加了112.68%和34.48%。随着渗灌次数的增多,0~10cm土层深度不同管距的速效磷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速效钾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不同土层深度及管位的有机质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水显著提高了各位置土壤有机质含量(P0.05)。综上所述,渗灌2次比较好,土壤水溶性盐含量较低且有机质含量较高,利于苜蓿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83.
采用野外定点法、最小样方法和统计学方法对生长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3种野豌豆属植物的植物学特性、生态环境、群落数量特征及资源储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救荒野豌豆、山野豌豆和三齿萼野豌豆的植物学特性、生态环境和群落数量特征具有一定差异,3种野豌豆在青海省的资源总储量分别为0.46×10~6、0.23×10~6、0.27×10~6 kg,表明3种野豌豆属植物的资源总量在青海省并不高,应对其进行有效的引种驯化,实现人工繁育和增加资源储量,这既可保护青海省甚至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也可对其资源进行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4.
通过组织分离法获得合欢枯萎病纯茵种,并以常规方法对合欢枯萎病病茵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该茵可在PDA、PSA以及合欢的根、茎、叶培养基上生长,在PDA及PSA上的生长情况基本一致,且茵丝旺盛,而在合欢根、茎、叶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稍差;该茵的生长温度为5~32℃,最适生长温度为23—29℃;孢子在葡萄糖培养...  相似文献   
85.
利用宜良县1960~2010年的年降水量和小型蒸发量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干燥度等统计学方法,分析近51年宜良县降雨量和蒸发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 2010年宜良县降雨量和蒸发量均在逐年减小,特别是21世纪以来降雨量和蒸发量均减少,可利用水资源较少.宜良县降雨主要集中在5~10月,蒸发主要集中在3~9月,其中3~5月降雨量较少,而蒸发对水的消耗比较明显,气候比较干燥,容易发生春旱;10 ~11月蒸发对水的消耗比较小,而这个阶段降水也比较少,也容易发生秋旱.  相似文献   
86.
利用渭河流域25个气象站点1980−2018年月值气象数据集,基于Penman-Monteith蒸散模型计算多个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分析渭河流域气象干旱的演变、趋势、影响范围、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等时空变化特征,以期为渭河流域防灾减灾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近39a来渭河流域有明显的干湿周期变化,但整体上呈变干的趋势,干旱时段主要集中在1995−2009年,其中以2000−2009年的干旱站次比最大,平均达到36%,且干旱持续时间最长,约3.6个月,1980−1989年干旱持续时间最短,约1.6个月;(2)渭河流域秋季总体呈湿润变化趋势,而春季和夏季干旱在不断加剧,是区域年际干旱的主要驱动力;(3)渭河流域干旱以危害性较小的轻中旱为主,但2000年前后出现严重及极端干旱的站次相对较多,其中1997年研究区内发生的干旱程度较高,影响范围较广;(4)不同时间尺度各等级干旱发生频率的变化规律表现一致,均呈现出干旱等级越高发生频率越低的态势,且极端干旱在年际尺度内发生次数较为频繁,从空间上看渭河流域东北部是干旱多发区。总之,近39a来渭河流域总体干旱较为严重的时段为2000−2009年,且研究区内干旱呈北重南轻特征,因此北部地区仍需加强防灾管理。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利用木材动态压缩加载试验研究热磨机研磨解离破碎阶段木材原料受动态压缩载荷的动力学特性,并研究应变率、加载方向对木材原料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旨在深化木材原料研磨解离机制的研究,为热磨法纤维分离设备及磨片的齿形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利用 Hopkinson 杆试验装置对含水率为12.65%、密度为0.50 g·cm -3的桦木试件进行应变率约为400,800,1200 s -1,加载方向为径向、弦向和轴向的动态压缩试验,获得桦木在不同应变率及方向上动态压缩加载的解离特征、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及相应的力学特性。【结果】对比分析各组试验后试件的破坏形态发现:1)当应变率约为400 s -1时,径向、弦向和轴向加载的试件主要发生塑性变形;2)当应变率约为800 s -1时,径向加载试件被解离成几大块,并且有一些“火柴棍”状的小试件从大试件上剥离;弦向加载试件沿加载方向上产生更大的塑性变形,并且在试件上、下两端处沿加载方向产生贯穿性裂纹,试件被解离成三大块;轴向加载试件受载面边缘处的纤维大量产生压溃现象,在加载面上产生贯穿性裂纹且有片状小试件从大试件上剥离;3)当应变率约为1200 s -1时,径向加载试件被解离成大量“火柴棍”状的小试件,并且小试件的尺寸明显小于应变率为800 s -1时;弦向加载试件沿加载方向上产生的塑性变形与应变率为800 s -1时相当,但是试件上端处被解离成许多片状的小试件,并且沿加载方向试件上产生了数条贯穿整个试件的大裂纹;轴向加载试件被解离成大量短粗状的小试件,并且小试件上带有明显的褶皱。对比分析各组试验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发现:1)动态压缩加载条件下桦木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由屈服点应变分为弹性阶段和屈服后弱线性强化阶段2部分;2)桦木沿径向加载应变率约为400,800,1200 s -1时,其屈服强度和韧性模量分别为4.56,10.49,14.22 MPa 和2.88,8.32,20.70 kJ·cm -3,应变率从400 s -1增加到1200 s -1时,屈服强度和韧性模量分别增加了2.11和6.19倍;3)桦木沿弦向加载应变率约为400,800,1200 s -1时,其屈服强度和韧性模量分别为5.87,7.90,9.65 MPa 和2.53,7.41,12.92 kJ·cm -3,应变率从400 s -1增加到1200 s -1时,其屈服强度和韧性模量分别增加了0.64和4.10倍;4)桦木沿轴向加载应变率约为400,800,1200 s -1时,其屈服强度分别为22.90,71.41,96.37 MPa 和18.79,67.74,114.32 kJ·cm -3,应变率从400 s -1增加到1200 s -1时,其屈服强度和韧性模量分别增加了3.21和5.08倍。【结论】随着应变率的增加,桦木的解离程度加大,径向加载最易解离,轴向加载最难解离;桦木的动态压缩屈服强度、动态压缩韧性模量具有很强的应变率敏感性,是一种应变率敏感材料。  相似文献   
88.
总结泡桐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造林地选择、整地、造林密度、栽植方法、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89.
饲料资源缺乏一直以来都是制约中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长远看,常规饲料已不能维持中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发新的饲料资源是解决饲料不足的重要途径之一。向日葵副产物营养价值较高、来源广、价格低,是一种非常具有开发价值的新型饲料。向日葵副产物包括向日葵饼粕、向日葵盘、向日葵秸秆及葵花籽壳:向日葵饼粕蛋白质含量高、纤维含量低,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来源,可以提高奶牛乳汁的营养价值、促进肉牛生长、提高羊的瘤胃发酵效果;向日葵盘粗脂肪含量高,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脂率,促进肉牛增重,提高羊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以及粗蛋白质、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向日葵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等矿物质元素以及少量的蛋白质,可以为肉牛提供一些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提高羊的日增重,降低料重比;葵花籽壳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木质素,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提高奶牛日增重、肉牛饲料转化率。作者具体介绍了向日葵副产物饼粕、葵盘、秸秆、葵花籽壳的营养价值,以及目前它们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今后向日葵副产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
The nitrogen (N) fertilizer effect of layer hen and broiler manure applied at different times on spring barley yield was studied in seven Swedish field experiments during 2005–2008. Two experiments had parallel field incubations to study N release after fertilizer application. The effect of total N in manure on N offtake was 30–40% that of mineral N, except in a dry year, when the effect was very low. Although the relative proportions of ammonium N, uric acid N and other N differed between the hen and broiler manure, the effect of total N was similar for both. In field incubations, mineral N decreased from 75 to 60% of total N applied in hen manure, whereas it increased from 20 to 50% in broiler manure, because of net immobilization and release, respectively. The limited fertilizer nitrogen replacement value, corresponding to only 30–40% of total N, could be as a result of ammonia volatilization after rather shallow incorporation with harrow. Net N release from broiler manure lasted for 6–8 weeks after application, after which it generally ceased. In some cases, manure application in early spring gave better yield effects than application at sowing, probably because of better synchronization of the N release with crop N requirements. The residual N effect on the N offtake in crop in the year after manure application was on average 3% of the total N applied, equivalent to a fertilizer replacement value of about 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