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3篇
  免费   346篇
  国内免费   602篇
林业   587篇
农学   586篇
基础科学   411篇
  840篇
综合类   2877篇
农作物   383篇
水产渔业   330篇
畜牧兽医   1053篇
园艺   266篇
植物保护   288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292篇
  2016年   346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388篇
  2012年   590篇
  2011年   525篇
  2010年   424篇
  2009年   411篇
  2008年   305篇
  2007年   384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Summary

Carbon (C) and nitrogen (N) metabolisms are two major metabolic pathways which have been intensively studied in plants. Both N and C metabolisms are tightly linked in numerous plant biochemical pathways. Therefore the C to N ratio has to be carefully regulated to ensure proper functioning of the huge metabolic network. In order to maintain a viable C/N status under a large range of growth conditions plants have evolved complex mechanisms to regulate the delicate network of these two major assimilatory pathways. C and N metabolisms are both highly regulated. We will present the current knowledge on the regulation of N and C metabolisms by sugars and N metabolites. Players involved in these regulatory processes are just starting to be uncovered and possible signaling molecules involved in these regulations as well as known or potential candidate regulatory genes willb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12.
为了探寻保水剂在春小麦生产中的最佳施用方法,在河套灌区春小麦播种时以不施为对照,研究沟施、混施、撒施BJ2101-L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和春小麦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用方式提高了土壤水分含量,特别是在缺乏灌溉的开花期具有显著作用,其中沟施效果较强,撒施较弱;不同施用方式降低了土壤最高温度,提高了最低温度,缩小了日温差,降低了日均温,其中撒施对地表温度影响较大,沟施对10cm土层土壤温度影响较大;沟施、混施、撒施促进了根系向深层土壤分布,增加了根系及总生物量,较对照分别增产22.6%、16.3%和8.0%;不同施用方式均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水分产出率和灌溉水分产出率,其中沟施效果较强,撒施较弱。说明沟施是河套灌区春小麦播种时施用BJ2101-L保水剂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和不同处理时间对诱导大蒜根尖细胞产生微核情况的影响,为实验教学的微核试验提供一个取材方便、实验结果明显、稳定性好的方法。[方法]分别用0.05%、0.10%、0.20%的秋水仙素处理大蒜根尖24和36 h,计算微核率,据此评价大蒜对秋水仙素的敏感度和秋水仙素诱导微核的效果。[结果]0.05%、0.10%、0.20%的秋水仙素处理大蒜根尖24和36 h后,均能产生微核,且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微核率越高,同时产生的双微核与多微核细胞越多。[结论]秋水仙素和大蒜根尖是微核测试试验的理想材料组合。  相似文献   
114.
宁乡县白背飞虱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虫情测报灯和田间虫情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分析了2008~2010年宁乡县回龙铺镇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动态.结果表明:2008至2010年白背飞虱灾情有逐年增强趋势;早稻田间白背飞虱若虫、成虫数量呈“翘尾型”,晚稻向背飞虱田间若虫数量呈“昂首型”,成虫呈现“首尾双峰型”;全年白背飞虱种群数量高峰主要集中在早稻灌浆期-乳熟期和晚稻拔节期-孕穗期以及蜡熟期.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索适合于天麻DNA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3种方法提取天麻DNA,测定提取的天麻DNA纯度与产量,并对其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分析。[结果]改进的CTAB法提取的天麻DNA产量和纯度均较高,扩增产物的电泳条带也较明显。[结论]改进的CTAB法较适合用于天麻DNA的提取。  相似文献   
116.
陈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955-18956,18978
综述了内陆水域水产养殖负载量的研究概况,并对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进行了评价,最后对负载量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7.
为了了解鸭梨采后种子生理及转色与鸭梨果实褐变的关系,研究了降温方法对不同采收成熟度鸭梨种子转色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和贮藏期的延长,鸭梨种子颜色逐渐加深,转色指数增加;采后早采鸭梨种子PPO活性和细胞膜渗透性最高,中采果次之,晚采果最低,较高的PPO活性导致早采果种子颜色变化最大;缓慢降温较好地抑制了鸭梨种子转色指数、PPO活性和细胞膜渗透率的升高,而且对早采果种子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8.
免疫学技术在霉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饲料生产第一大国,饲料质量安全关系到养殖业发展的兴衰。霉菌毒素污染严重危害饲料及饲料原料质量安全,因此,建立毒素检测方法对预防霉菌毒素污染,减少毒素中毒事件发生至关重要。综述了霉菌毒素的性质、危害及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发展,并展望了毒素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9.
针对目前发酵工厂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该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两方面的改革方案,使课程内容更加合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为生物工程行业培养出高素质的发酵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20.
浙江省稻田系统秸秆还田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还田是实施肥药减施及有机养分替代的主要技术。稻-麦轮作是浙江北部和中部稻区的主要栽培模式,稻-油和稻-稻模式则主要分布在浙江中部和南部稻区。调查表明,浙江稻区不同栽培模式的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主要有:双季稻田秸秆翻耕还田,稻-麦(油)轮作水稻秸秆覆盖还田,以及稻-麦(油)轮作水稻季的4种秸秆还田耕作方式——麦(油)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水稻直播方式、麦(油)秸秆还田浅耕水稻直播方式、麦(油)秸秆还田深耕水稻插秧方式、麦(油)秸秆还田深耕水稻直播方式。不同耕作及还田方式各有利弊,但同时存在秸秆量大、还田困难,肥料配施没有定量计算方法,病虫害加剧,土壤水分需要科学管理,农机需要合理选择与操作等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参考已有的研究技术资料,针对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以下对策。1)采取方式轮换措施调和不同耕作类型及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产生的不足。2)中等肥力农田以单季秸秆还田量5~6 t·hm-2、全年秸秆还田量10~12 t·hm-2比较适宜,超过的秸秆量建议通过综合利用方式加以解决。3)肥料配施采取以氮肥全季调施、前期适当增施,钾肥适当减施为主的秸秆还田施肥策略。4)病虫害防治采取提前翻耕、秸秆深埋、淹水闷田的措施。5)水分管理以易于机械耕作和秸秆还田后保持土壤湿度促进秸秆腐解为原则,晚稻提倡干湿交替的灌溉管理方式。6)机械类型应选择带有秸秆切碎装置的收割机,耕作机械要保证翻埋深度,以实现稳定与均匀的还田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