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8篇
  免费   309篇
  国内免费   472篇
林业   1305篇
农学   371篇
基础科学   355篇
  968篇
综合类   2407篇
农作物   177篇
水产渔业   155篇
畜牧兽医   376篇
园艺   287篇
植物保护   208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235篇
  2016年   317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460篇
  2011年   410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340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基于光谱特征和生理特征的番茄磷营养诊断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番茄磷营养水平检测精度,针对目前基于光谱分析的作物磷营养水平检测精度较低以及磷的光谱反射率受叶绿素和花青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了结合番茄样本光谱特征和生理特征的番茄磷营养水平诊断策略。以自行培育的25%、50%、75%、100%、150%5个梯度水平的磷营养胁迫水培番茄样本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光谱分析仪和叶绿素仪采集不同磷营养水平番茄叶片的光谱数据和SPAD值,并对叶片花青素含量进行测定,提取各样本在不同波长下的光谱反射率和生理特征(SPAD值和花青素含量)作为番茄磷营养诊断的特征变量,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诊断模型,通过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获取支持向量机的最优参数。将120个番茄样本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的建模方法结合番茄样本光谱特征和生理特征能够建立精度较高的番茄磷营养水平预测模型,高于对比的其他方法,其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61 1和0.461,诊断效果较好,为番茄磷素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02.
通过研究不同灌水量和地表覆膜条件对柱状苹果树的生长生理及蒸散特征的综合影响,探寻适合苹果树生长且水分利用效率高的灌水量和保水措施。通过遮雨棚下可称量式蒸渗桶试验,设置4个灌水水平:60%ETC(W1)、80%ETC(W2)、100%ETC(W3)和120%ETC(W4);地表覆膜处理分别为有覆盖(M)和无覆盖(NM),分析柱状苹果树的干物质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阶段耗水情况对不同灌水量和地表覆盖条件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干物质量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且M处理可促进干物质量的积累;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升高。不同生育期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由大到小依次均为: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开花座果期、叶变期。相同灌水量和地表覆盖处理条件下,不同时刻净光合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10:00、13:00、08:00,蒸腾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13:00、10:00、08:00,气孔导度由大到小依次为10:00、08:00、13:00。瞬时水分利用效率(LWUE)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W2处理10:00(4.52μmol/mmol)和W4处理13:00(2.62μmol/mmol);全生育期总蒸散量随着灌水量增加而增加,NM处理较M处理增加11.02%~16.35%。开花座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和叶变期的耗水强度分别为3.29~4.36 mm/d、2.40~4.85 mm/d、0.83~1.79 mm/d和0.77~1.53 mm/d,耗水模数分别为19.34%~27.40%、55.99%~61.41%、8.62%~12.63%和5.85%~7.24%。最终得出120%ETC灌水量和地表覆膜条件有利于改善柱状苹果树的生长和生理状况,但80%ETC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地表覆膜不仅促进苹果树生长而且降低了土壤蒸发量,具有一定的保水作用。因此,MW2处理为相对节水的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903.
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测试地毯草光合速率对不同光照强度、温度、湿度等多环境因子组合的响应试验,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多元一次、多元二次、多元多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多元多次回归方程对光照强度、温度、湿度等多因子组合下的光合速率变化描述效果最好(R2=0.976),地毯草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呈显著ln曲线相关。  相似文献   
904.
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遥感影像和地面样地的方法成为目前森林碳密度精确估算的主要手段,然而没有找到具有普适性的建模因子和最佳的森林碳密度估算模型。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区地面固定样地碳密度与Landsat-5影像及其衍生波段的相关性,筛选出估算森林碳密度的敏感因子。采用三种回归分析方法(逐步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及非线性回归)分别建立森林碳密度的最优遥感估算模型。结果表明:1参与建模的遥感因子中,1/TM3与森林碳密度的相关性最大,敏感性最高;2三种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的预测模型中,以4个遥感因子建立的非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精度最高,预测值与实测值得决定系数R2为0.74;3通过测算,研究区平均森林碳密度为14.36 t/hm2,变化范围介于0.00~38.28 t/hm2之间。研究表明非线性回归在区域森林碳密度反演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905.
This paper presents new methods for plot edge bias (PEB) correction of individual tree competition indices (CIs) using airborne laser scanning (ALS) as auxiliary information in multivariate ratio and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models. I applied the methods to 557 plots from the Norwegian National Forest Inventory located in Hedmark County in South East Norway and compared them to the benchmarks methods linear expansion and simulated annealing by studying the individual tree growth predictions before and after PEB correction. Generally, the simulated annealing method seemed to improve growth prediction most and overall the existing methods performed better than those based on ALS. All PEB-correction methods tested gave minor changes in growth predictions and the absolute change in percent in adj. R2 and 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 (AIC) was numerically small, with an average percentage change for the tested CIs between 1.8 for adj. R2 and 0.6 for AIC of the observed values in the original data. The small differences in the results between the original data and the PEB-corrected data show that on average PEB remains a minor problem for individual tree growth prediction. Whether the results are valid for forests with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spatial composition than that of this database remains to be confirmed.  相似文献   
906.
通过2012—2013年顺昌县大历镇阔叶树保留木资源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径阶阔叶树保留木的株数分布整体上呈"L"形,每个径阶阔叶树保留木达200株以上的主要分布于径阶为6~14cm之间,共有1 499株,占总数的73.37%;径阶16cm以上保留的株数仅占总数的26.63%。阔叶树保留木中间层中径木,共有1 978株,占总数的96.82%;上层大树仅65株,仅占总数的3.18%。不同径阶的阔叶树保留木蓄积量分布基本上呈正态分布,径阶5~14cm阔叶树保留木蓄积量为63.82m~3,占总保留木阔叶树蓄积量187.29m~3的34.08%;径阶16cm以上的阔叶树保留木蓄积量为123.47m~3,占总保留木阔叶树蓄积量的65.92%,是径阶5~14cm阔叶树保留木蓄积量1.93倍。阔叶树中间层中径木蓄积量为146.08m~3,占总蓄积量的78%;上层大树蓄积量为41.21m~3,蓄积量占总数的22%。阔叶树保留木胸径5~14.9cm共需补偿3 191元,胸径15cm以上需补偿12 347.00元,大历镇阔叶树保留木共需补偿15 538.00元。阔叶树保留株数平均值为138.6株?hm~(-2),阔叶树蓄积量保留平均值为12.75m~3?hm~(-2),阔叶树保留木不炼山造林成本从造林至郁闭前需投资27 000元?hm~(-2)。  相似文献   
907.
文章对华中地区城区34个样本绿地的大树移植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了大树的主要使用情况、移栽成本及栽植后的效果;以3个村庄作为调查样本,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和打分,得出3个样本村庄的影响评价值;揭示了大树移植产生的根源和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城乡绿化建设中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08.
Late blight (LB), caused by Phytophthora infestans, is one of the most devastating diseases of tomato (Solanum lycopersicum) worldwide. Due to the emergence of new and aggressive P. infestans isolates, identifying new genetic resistance to LB is a priority in tomato breeding. Recently, we reported the identification of several Solanum pimpinellifolium accessions with strong LB resistance.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utility of resistant accession PI 163245 for tomato breeding by examining heritability (h2) of resistance and the response to selection for resistance. Estimates of h2 based on F2 : F3 and F3 : F4 parent : offspring correlation analyses averaged 0.79 and 0.94, respectively, suggesting the heritable nature of LB resistance in PI 163245. Analysis of response to selection for resistance from F2 to F4 generations indicated a realized h2 of 0.63, confirming the utility of this resistance in tomato breeding. Two methods of estimating the minimum number of loci involved indicated the presence of one major resistance locus. Currently, genetic mapping and breeding efforts are underway to further confirm the viability of this accession for improving tomato LB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909.
茶树干燥型大冻害气象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茶树大冻害是制约北方茶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从山东主茶区的日照、青岛、临沂三个地区42年、共计126年的气象资料中,选择可能导致茶树干燥型大冻害形成的30个气象因子作为自变量,以干燥型大冻害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根据单因素分析的结果,从30 个气象因子中筛选出10个有统计学意义的气象因子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茶树干燥型大冻害发生的logistic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月平均气温、上年8月平均气温、上年11月空气相对湿度3个气象因子是茶树干燥型大冻害发生的主要决定因素。研究结论为山东以及其他北方茶区有效预防茶树干燥型大冻害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10.
为掌握胡萝卜机械化收获中的设计参数与物理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研制胡萝卜联合收获机关键装备提供基础理论依据,通过田间试验获取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胡萝卜物理特性指标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包括胡萝卜植株总长度、根部长度、茎叶长度、根部质量、根部最大直径、根部最小直径、茎叶根数、根部表面积及根部体积等参数。同时,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胡萝卜拔取力与各物理参数间的相关关系,为合理设计收获工艺方案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