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69篇
  免费   984篇
  国内免费   1987篇
林业   2095篇
农学   1999篇
基础科学   2044篇
  3314篇
综合类   10129篇
农作物   810篇
水产渔业   535篇
畜牧兽医   1856篇
园艺   450篇
植物保护   808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371篇
  2022年   617篇
  2021年   709篇
  2020年   695篇
  2019年   814篇
  2018年   482篇
  2017年   886篇
  2016年   1152篇
  2015年   977篇
  2014年   1194篇
  2013年   1272篇
  2012年   1725篇
  2011年   1602篇
  2010年   1303篇
  2009年   1243篇
  2008年   1129篇
  2007年   1152篇
  2006年   1024篇
  2005年   795篇
  2004年   612篇
  2003年   557篇
  2002年   459篇
  2001年   390篇
  2000年   347篇
  1999年   322篇
  1998年   287篇
  1997年   246篇
  1996年   231篇
  1995年   213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83篇
  1991年   144篇
  1990年   125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98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城市化开发场平工程沉沙池设计的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化开发场平工程沉沙池设计中的流量标准,容积条件涉及的侵蚀强度、泥沙沉积水动力学条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结合深圳市花岗岩风化物赤红壤典型泥沙颗粒级配条件,提出了沉沙池设计计算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992.
993.
通过土壤密集采样识别农田土壤物理生化性状的空间差异,构建土壤与农作物产量关系模型,用间接方法提高土壤性状信息的分辨率并定量评价这些信息的可靠性非常必要。在评价多种插值方法的基础上,对中国科学院上海精准农业示范基地每公顷3个样本、等距离系统抽样的280个土壤有机质样本采用克立格方法进行插值,估算样本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分析估算的可靠性,并与距离倒数函数插值法进行对比。对几个减少样本数量的方案进行分析,提出在满足精准水稻种植管理分区要求前提下可减少1/2原有土壤采样样本,并给出适于水稻精准种植土壤采样设计的逐步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994.
石灰性土壤供氮能力几种化学测定方法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采自于黄土高原差异较大的25个农田耕层石灰性土壤为供试土样,以淋洗和未淋洗土壤起始NO3--N小麦和玉米两季盆栽试验作物累积吸氮量为参比,对8种反映旱地土壤供氮能力的化学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可用有密切关系的土壤全氮或有机质,反映有机氮或全氮存在较大差异的土壤供氮能力,但其灵敏性较差。石灰性土壤矿质氮,特别是NO3--N与未淋洗土壤起始NO3--N作物吸氮量之间有较高相关性(r=0.884,P0.01),而与淋洗土壤起始NO3--N作物吸氮量间相关系数仅为0.472(P0.05),说明矿质氮可反映土壤当前供氮水平,而不能反映土壤潜在供氮能力;石灰性土壤起始NO3--N对各化学方法与作物吸氮量之间相关性影响较大。酸性高锰酸钾法既可反映土壤潜在供氮能力,也可反映土壤总供氮能力;酸性高锰酸钾法的修订方法,即硫酸高锰酸钾法提取出的NH4+-N值接近于KCl水浴法提取出的NH4+-N值,该方法在反映土壤总供氮能力方面与酸性高锰酸钾法相当,但在反映土壤潜在供氮能力方面不及酸性高锰酸钾法优越。KCl水浴法在评价石灰性土壤供氮能力方面,与酸性高锰酸钾法的效果基本相同;沸水浸取法和NaHCO3-UV法在评价石灰性土壤供氮能力方面效果较差。总结以上发现,在以盐类溶液提取法中,酸性高锰酸钾法、硫酸高锰酸钾法和KCl水浴法可作为反映石灰性土壤供氮能力的化学方法,其中以酸性高锰酸钾法最优,其次为KCl水浴法和硫酸高锰酸钾法。这3种方法在不包括起始NO3--N时,可反映石灰性土壤潜在供氮能力;包括起始NO3--N后,可反映土壤总供氮能力(当前供氮能力+潜在供氮能力)。  相似文献   
995.
以32个不同玉米基因型为材料,在低磷和高磷两个供磷水平下,分析不同玉米基因型生物学性状和磷效率的基因型差异,根据相对生物学性状与磷效率,磷吸收效率和磷利用效率与磷效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别建立它们的最优回归方程,同时进行耐低磷基因型的筛选。结果表明,相对株高、相对地上部干重、相对地下部干重和相对叶龄基因型间变异范围分别为0.3090~0.9780、0.3140~0.947、0.3671~1.400和0.4550~0.790;磷效率、磷吸收效率和磷利用效率基因型间变异范围分别为0.1960~0.935、0.8794~4.235和0.6211~1.764。相对地下部干重对磷效率的回归系数显著,建立磷效率与相对地下部干重的最优回归模型为:Y=-0.087+0.702X3,(P0.05;R2=0.6549);磷吸收效率和磷利用效率对磷效率的偏回归系数均显著,建立磷效率与磷吸收效率和磷利用效率二者的最优回归模型为:Y=-0.379+0.274.X1+0.301.X2,(P0.05;R2=0.7390)。耐低磷基因型的筛选结果表明,待选材料中,磷效率和相对生物性状都优良的只有178和082两个基因型,其他大部分基因型的磷效率和相对生物性状都是中低类型。  相似文献   
996.
据2005年10月的野外调查及对TM卫星影像解译分析结果,研究了粤北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地区、不同利用类型土地的137Cs区域分布以及土壤侵蚀速率特征。结果表明:粤北石漠化地区土壤137Cs活度的平均值为(6.54±0.57) Bq·kg-1,土壤中137Cs水平随石漠化程度增加有先降低然后升高的趋势,表明在重度石漠化阶段,过高的基岩裸露率导致其周围土壤对137Cs的集中吸附,137Cs在某些沉积小环境内逐渐富集。研究区137Cs背景值为(1 433.60±131.40) Bq·m-2,低于北半球的平均值,137Cs剖面分布基本符合指数分布,最高值出现在2~4 cm深度范围内。在轻度、中度石漠化地区,非耕作土壤侵蚀速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 369.0、1 833.5 t·km-2·a-1;耕作土壤侵蚀速率远高于非耕作土壤,坡度对土壤侵蚀影响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97.
张燕  佟达  宋魁彦 《森林工程》2011,27(6):30-32,35
以人工林班克松的木材解剖性质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其株内木材材质径向变异模式,对其幼龄材和成熟材进行初步界定。结果表明:早材管胞径弦向直径和晚材胞壁率的变化符合PashinⅠ模型,早材胞壁率的变化符合PanshinⅢ模型;回归分析中早材拟合度较晚材好;幼龄材和成熟材的初步界定年限为9-11a。  相似文献   
998.
基于GIS和Kriging的蓝田县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省蓝田县北部黄土台塬区为例,采用GPS定位,测定了2007年1024个采样点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含量,通过经典统计学方法对研究区的土壤养分变异特征进行了全局描述,利用GIS和Kriging插值方法,在ArcGIS 9.2下的Geostatistical analyst模块研究了这些土壤养分的空间...  相似文献   
999.
基于反射光谱的山核桃幼苗氮素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是世界著名的干果之一,也是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其油味清香、营养丰富,是优良的休闲保健食品.山核桃长期以来产量不稳、大小年现象明显,通过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有效管理措施,大部分产区大小年现象都明显趋缓,产量逐年上升(黎章矩,2003).我国山核桃研究起步较晚,在其营养方面的研究甚少.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效率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利用2003-2008年的数据,对我国森林公园发展效率进行研究,为我国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运行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测算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TFP),比较中国31个省区间和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的效率及TFP增长率.结果显示:省区间比较,上海、浙江等地区的效率最高,贵州、山西等地区的TFP增长率最高;三大区域间比较,东部地区的效率最高,中部地区的TFP增长率最大,西部地区的效率和TFP增长率都最低.最后,从要素投入、旅游吸引力、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等几个方面对影响效率大小及其差异的原因进行理论上的探讨,提出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资金扶持、对森林公园进行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等提高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