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987篇 |
免费 | 1597篇 |
国内免费 | 79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624篇 |
农学 | 757篇 |
基础科学 | 612篇 |
2866篇 | |
综合类 | 5420篇 |
农作物 | 367篇 |
水产渔业 | 1120篇 |
畜牧兽医 | 1297篇 |
园艺 | 208篇 |
植物保护 | 110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383篇 |
2023年 | 512篇 |
2022年 | 513篇 |
2021年 | 478篇 |
2020年 | 580篇 |
2019年 | 646篇 |
2018年 | 476篇 |
2017年 | 602篇 |
2016年 | 723篇 |
2015年 | 633篇 |
2014年 | 871篇 |
2013年 | 906篇 |
2012年 | 972篇 |
2011年 | 1056篇 |
2010年 | 788篇 |
2009年 | 780篇 |
2008年 | 690篇 |
2007年 | 729篇 |
2006年 | 619篇 |
2005年 | 521篇 |
2004年 | 408篇 |
2003年 | 295篇 |
2002年 | 231篇 |
2001年 | 187篇 |
2000年 | 136篇 |
1999年 | 101篇 |
1998年 | 93篇 |
1997年 | 71篇 |
1996年 | 69篇 |
1995年 | 63篇 |
1994年 | 45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2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2.
中小企业群早已经存在于世界各国 ,并且表现出了相当而且持续的优势和活力 ,在理论界和实践中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他们对中小企业群的演进历程、形成原因以及形成方式等各个方面都作了仔细的分析 ,而少有文章结合单个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论述中小企业群外部经济性的具体表现。本文拟从融资问题开始对企业群外部经济具体表现进行探析 ,希望能给宏观部门如何优化企业外部环境进而整体改善其融资状况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3.
本文通过对贵州山区复杂生态条件下农作物生产知识进行分析 ,提出“平台—框架—应用系统”的作物专家系统开发技术路线。其中对知识模型的建立、应用框架的开发设计和系统集成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其技术思想对在相应的生态条件下开发作物专家系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4.
在介绍区域网络化生产及其特征的基础上 ,对中小企业组织创新进行了深入探究。指出了动态联盟是网络化生产背景下中小企业间集成的组织原则 ,网络治理是替代科层治理的有效形式 ,员工观念和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 ,从而得出了要成功实施区域网络化生产 ,除应重视硬件技术的建设外 ,还应重视软件要素的营造的结论。 相似文献
35.
盛丽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31(7)
36.
对陕西关中棉区受控与自控两类棉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两类棉田系统的食物网结构、营养层、生态锥体、生态效率等基本特征相似,在能量分配方面有量的差异;(2)天敌的利用效率在两类系统间有显著差异;(3)受控棉田系统的现存量与摄能量的营养级金字塔具有更快的递降率。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在华韩国企业倒闭现象的研究,从中国投资环境的变化、韩国企业在华投资的战略等方面分析了其在华投资失败的原因,提出了加强本土化、选择最佳投资区域以及采取独资经营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8.
DG3型割灌机的噪声分析及其作业环境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该文对泰州林机厂生产的DG3型割灌机的噪声特性进行了实验分析研究。对割灌机操作者听力的安全性保护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作出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DG3割灌机噪声的支配性频率是0.3~6.0kHz,特别是4.0kHz附近是减噪的最主要对象。同时为了保护听力,必须控制每天的使用时间,在城市住宅区作业时,必须保持与住宅距离200m以上才能满足ISO环境噪声允许标准,防止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40.
为了摸清影响中国森林健康的各风险因子,笔者先明晰了森林健康的内涵,认为理想的健康森林应是在森林火灾、有害生物灾害(植物、病、虫害等)、气象灾害、空气污染、林木采伐等众多风险因素影响下,森林的正常生长不会因此受到威胁,且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同时森林所具有的涵养水源、游憩、野生动物保护、提供木材、自我更新等功能和价值不会因此受到影响;再分析了影响目前中国森林健康的各风险因子;同时,论述了国内外关于森林健康风险研究仍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从森林健康风险指标体系的建立、森林健康风险各主因子对森林造成损失的评测、森林健康风险各主因子保险费率的厘定、森林林种、林分结构及森林产业结构调整、森林健康管理政策等方面瞻望了中国森林健康风险研究的前景,认为该研究是中国现在和未来森林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也能为中国未来森林资源管理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