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25篇
  免费   893篇
  国内免费   1671篇
林业   1159篇
农学   1679篇
基础科学   714篇
  4138篇
综合类   9423篇
农作物   1659篇
水产渔业   167篇
畜牧兽医   902篇
园艺   684篇
植物保护   864篇
  2024年   185篇
  2023年   464篇
  2022年   736篇
  2021年   825篇
  2020年   761篇
  2019年   821篇
  2018年   584篇
  2017年   947篇
  2016年   1164篇
  2015年   879篇
  2014年   1052篇
  2013年   1153篇
  2012年   1521篇
  2011年   1335篇
  2010年   1046篇
  2009年   1029篇
  2008年   864篇
  2007年   987篇
  2006年   917篇
  2005年   696篇
  2004年   477篇
  2003年   430篇
  2002年   320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289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202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91.
为了解化学药剂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耐寒杂交月季品种天山祥云F1代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CaCl2、KNO3、NAA、GA3溶液对天山祥云F1代种子实施了萌发试验.结果表明,CaCl2、KNO3、NAA、GA3溶液均能对天山祥云F1代种子的萌发产生有利影响,其中50 mg/L的NAA溶液浸泡24h后,发芽率可达40%,促进萌发的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对国产栓皮栎软木杂质的构造观察及其化学成分分析,为栓皮栎软木除杂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软木夹砂(石细胞)为坚硬、白色、砂粒状,夹杂(褐色杂质)为皮孔通道及褐色填充物组成的皮孔组织;石细胞为厚壁细胞,细胞腔未见。夹砂(石细胞)、夹杂(褐色杂质)与初生软木中各主要化学成分区别在于软木杂质含有较少木栓脂,较多的纤维素,而石细胞灰分含量高于褐色杂质和软木。  相似文献   
993.
落叶松纯林与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为了探讨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的增产机理。文章从土壤理化性质,营养元素含量等方面,对松南县孟家岗林场22年生落叶松纯林和水落混交林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在较大幅度上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质。混交林下土壤表层和底层容重分别比纯林降低12.38%和18.74%,总孔隙度提高14.51%和7.01%;渗透速度分别比纯林提高64.60%和52.17%。混交林虽未能提高土壤PH值和全量元素含量,但表层土壤  相似文献   
994.
精确农业自动变量施肥机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肥机的作用是向田间施用肥料,以增加土壤肥力、补充作物养料,满足作物在整个生育期内对养分的需求。而作物在生育期间对养分有不同的需求,使施肥机施用肥料的品种和数量各有差异。为此,设计研制了精确农业自动变量施肥机,并对其机器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得到了施肥机在不同的槽轮工作长度和施用不同肥料条件下的工作性能曲线,同时指出了施肥机输出产生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5.
曲靖烟区烤烟还原糖含量与评吸指标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简单相关、通径、回归以及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曲靖烤烟还原糖含量与评吸指标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还原糖与香气量、燃烧性、灰色相关程度不显著,与其余指标均达到显著相关水平;还原糖主要影响评吸指标中的香气质,对余味、浓度的直接、间接影响均较大,但对其余指标的影响均为间接影响大于直接影响;随着还原糖含量的增加,香气质、杂气、刺激性、余味得分增加,而浓度与劲头得分减少,综合来看,还原糖含量在22%~23%时各项评吸指标均处于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996.
秸秆还田及施肥对小麦复种油菜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向南  黄高宝  黄鹏 《干旱区研究》2012,29(6):1003-1008
在甘肃省石羊河绿洲灌区连续3 a的小麦复种油菜田间定位试验的基础上,采用EGM-4密闭式土壤呼吸测量系统,测定了不同施肥水平和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小麦复种油菜农田的土壤呼吸速率。结果表明:在整个观测期内, 土壤呼吸速率最高值出现在8月下旬(152.06~199.58 mg•m-2•h-1),最低值出现在10月中旬(12.67~19.01 mg•m-2•h-1)。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最高值出现在12:00-14:00, 4:00左右达最低值;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 高茬收割免耕播种油菜的处理明显降低了土壤呼吸速率,且在秸秆处理后的油菜生育期内降低效果更加明显;不同施肥水平下,在N、P减量15%的情况下,土壤呼吸速率显著下降;各试验处理措施下, 土壤呼吸速率与5 cm和10 cm土壤温度、30 cm各层土壤含水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并且土壤呼吸速率与0~30 cm土壤水分的相关性较土壤温度高;不同处理下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孔隙度基本上呈负相关,但是两者之间相关性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7.
自选菌株对白肋烟叶质量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4个自选菌株在白肋烟晾制初期喷洒在植株表面。研究结果表明,菌剂对烟叶化学成分和评吸品质均具有一定影响。在化学品质方面,各菌株对不同部位烟碱含量的影响最为显著,一般可使烟碱降解率达40%以上,最高可达54.22%,最低亦达7.12%。菌剂可以使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增加,使蛋白质、总N含量下降。因而施木克值、糖碱比和氮碱比的比值趋于上升,使化学品质更为协调。与此相关联,会导致烟叶评吸品质的提升。评吸结果指出:各菌剂处理评吸综合得分均高于CK,但是3号,4号和1号菌剂约高出CK 2分。原因是这3个菌剂有利于烟叶香气质、香气量的增加,劲头和刺激性的改善,其它评吸性状或多或少优于CK;而2号菌剂仅比CK高出0.1分,虽然在降低烟丝的刺激性、劲头,增加香气量方面有较好的表现,但是其它性状表现不佳,应予淘汰。  相似文献   
998.
河南省不同轮作区双低杂交油菜氮磷钾肥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河南省不同轮作区冬油菜的最佳氮、磷、钾施肥配比,为河南省油菜的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以丰油10号为冬油菜供试品种,在基追比为7:3的基础上,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研究氮磷钾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菜产量、农学利用率、养分生产力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并通过一元二次回归方程确定不同轮作区油菜的最佳施肥方案。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中,稻油轮作潢川2个试验点达到最高产量的施肥配方为N2P2K3,平均产量为3 204.15kg/hm 2,其经济效益最高,为13 485.5元/hm 2。氮肥(N)、磷肥(P2O5)、钾肥(K2O)平均增收15.33、22.20和22.17kg/kg。因此稻油轮作中磷钾较低地区的最佳施肥处理为N2P2K3,与一元二次效应方程得出的最佳施肥量结果基本一致。玉米-油菜轮作区南阳试验点获得最高经济效益的施肥配方为N1P1K2,产量为2 801.4kg/hm 2,经济效益为12 599.4元/hm 2,相比最高产量的施肥配方N2P3K2,产值减少875.3元/hm 2,经济效益增长472.4元/hm 2。氮肥(N)、磷肥(P2O5)、钾肥(K2O)平均增收4.05、6.07和5.87kg/kg。因此玉米-油菜轮作磷钾较高地区最佳施肥处理为N1P1K2,是获得高产和高经济效益的施肥配方。  相似文献   
999.
为有效利用银桂花资源,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质谱连用仪(GC/MS)分析银桂花不同组织器官、不同时段挥发性化学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银桂花花冠的主要成分为β-芳樟醇42.10%、氧化芳樟醇22.23%、紫罗兰酮15.89%;花蕊主要成分为安息香醛26.06%、紫罗兰酮24.09%、β-芳樟醇23.22%、薰衣草醇12.87%、氧化芳樟醇9.40%;花托主要成分为叶醛33.30%、乙酸叶醇酯18.10%、己醛12.87%、β-罗勒烯12.37%。不同采集时间样品中氧化芳樟醇、紫罗兰酮在花冠、花蕊、花托中的相对含量为上午≥下午,β-芳樟醇、薰衣草醇在花冠、花蕊、花托中的含量是下午≥上午。  相似文献   
1000.
The effect of foliar-applied potassium chloride on Septoria tritici , the anamorph of Mycosphaerella graminicola , was quantified and possible modes of action investigated during controlled-environment and field experiments. A field experiment in harvest year 1997 showed c . 50% reduction in the area of leaf 2 of winter wheat plants affected by septoria leaf blotch after foliar application of potassium chloride, compared with untreated controls. Similarly, in harvest year 1998 potassium chloride reduced, by about one-third, the area of the flag and penultimate leaf affected by S. tritici . However, a significant yield increase was not observed, although grains m−2 did show an increase of borderline significance. Applications of epoxiconazole reduced the area of leaf 4 affected by S. tritici compared with untreated controls, whereas applications of chlorothalonil, potassium chloride or polyethylene glycol proved ineffective against disease development. This may suggest that potassium chloride is relatively immobile and possesses contact activity similar to that of chlorothalonil. In 1998, similar reductions in leaf area affected were observed with the inert osmoticum polyethylene glycol in the field, suggesting that the control provided by potassium chloride may be achieved by adverse osmotic effects on the pathoge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of germinating conidia on wheat plants showed inhibition of conidial germination by both potassium chloride and polyethylene glycol at the same calculated osmotic potential on the leaf surfa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