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7篇
  免费   466篇
  国内免费   790篇
林业   211篇
农学   576篇
基础科学   1115篇
  1586篇
综合类   5568篇
农作物   252篇
水产渔业   95篇
畜牧兽医   196篇
园艺   110篇
植物保护   284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269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342篇
  2015年   337篇
  2014年   522篇
  2013年   548篇
  2012年   777篇
  2011年   850篇
  2010年   623篇
  2009年   537篇
  2008年   501篇
  2007年   617篇
  2006年   528篇
  2005年   473篇
  2004年   326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李苗  姜玉辉  肖霞 《绿色科技》2020,(4):234-237
指出了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生活节奏加快,给都市人群带来了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对于田园生活的渴求日益迫切。在这种情况下,休闲农业这个巨大的商机涌现了,这个新型产业不但有广大的市场支撑,而且也不缺相关的政策支持。但只有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完善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制定合理完整的政策保障,才能取得长足发展。为此,提出了娄底市休闲农业产业升级的途径与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2.
为了解筒状固定床花生干燥机理、作业性能,确定合理的结构和通风参数,根据干燥过程花生荚果和介质空气间的热质传递关系,以PDE模型为理论基础,建立了适用于筒状固定床花生通风干燥计算机模拟的离散模型,该模型可计算花生干燥实时状态及批次干燥耗时、不均匀度、生产率、单位质量能耗等干燥指标。经试验验证,模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料层花生平均含水率和温度模拟值和试验值的相关系数r>0.975,模型模拟可用于筒状床花生干燥过程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单位面积通风量、筒状固定床外径、内径变化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受介质空气温度降低和相对湿度增加影响,内层物料干燥起始时间和干燥速率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单位面积通风量沿通风方向逐渐增大的特性对内层物料的干燥滞后有较好改善;随着单位面积通风量增加,干燥不均匀度明显降低,生产率亦有显著提高,但单位质量能耗增幅较大;筒状床外径增加或内径减小都可增加生产率,降低单位质量干燥能耗,但干燥不均匀问题很难解决。为进一步确定最优的结构和通风参数,采用均匀设计模拟试验和综合加权评分法,得出筒状固定床外径2.75 m,内径0.935 m,外进风面单位面积通风量0.36 m^3/(m^2·s)时干燥效果最优,此时干燥时耗39.2 h、生产率86.55 kg/h、单位质量能耗5.87×10~6 J/kg、干燥不均匀度1.54%。该研究可为筒状固定床干燥设备设计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3.
应用一种较适于植物根域环境优化的技术即平台式水平放任栽培技术来进行豌豆的水气培,通过试验研究表明豌豆能在这种环境下表现出超常规发育的生长特性,如单株产量、总体生物量、有效生物转换率、枝蔓叶荚的形态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使生物量数十倍的提高,使植株发育表现出巨大化与树型化。可以利用该技术栽培出极具观光价值的豌豆树与其他种类繁多的蔬菜树。  相似文献   
124.
虚拟现实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农业上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不断深化和拓展.本文论述了虚拟农业的由来、概念,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125.
Land Use and Soil Organic Carbon in China’s Village Landscap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Village landscapes, which integrate small-scale agriculture with housing, forestry, and a host of other land use practices, cover more than 2 million square kilometers across China. Village lands tend to be managed at very fine spatial scales (≤ 30 m), with managers both adapting their practices to existing variation in soils and terrain (e.g., fertile plains vs. infertile slopes) and also altering soil fertility and even terrain by terracing, irrigation, fertilizing, and other land use practices. Relationships between fine-scale land management patterns and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in the top 30 cm of village soils were studied by sampling soils within fine-scale landscape features using a regionally weighted landscape sampling design across five environmentally distinct sites in China. SOC stocks across China’s village regions (5 Pg C in the top 30 cm of 2 × 10 6 km 2 ) represent roughly 4% of the total SOC stocks in global croplands. Although macroclimate varied from temperate to tropical in this study, SOC density did not vary significantly with climate, though it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regional mean elevation. The highest SOC densities within landscapes were found in agricultural lands, especially paddy, the lowest SOC densities were found in nonproductive lands, and forest lands tended toward moderate SOC densities. Due to the high SOC densities of agricultural lands and their predominance in village landscapes, most village SOC was found in agricultural land, except in the tropical hilly region, where forestry accounted for about 45% of the SOC stocks. A surprisingly large portion of village SOC was associated with built structures and with the disturbed lands surrounding these structures, ranging from 18%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to about 9% in the tropical hilly region. Thes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local land use practices, combined with local and regional variation in terrain, were associated with most of the SOC variation within and across China’s village landscapes and may be an important cause of regional variation in SOC.  相似文献   
126.
针对新疆的农村信息化应用实际情况制定的标准。该标准旨在建立适用于新疆涉农应用系统信息体系,并规范定义各业务领域的数据元,为新疆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指导,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优化管理和资源共享,帮助使用者方便、快捷、规范地建立应用。  相似文献   
127.
为解决水稻撒施追肥存在的肥料流失、利用率低及机械深施肥工作部件易堵塞、伤根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用于水田深施追肥机的超大颗粒肥气力式加速器。该加速器利用双螺旋高压气流,在其与肥料上端构成的近封闭空间内加速超大颗粒肥,实现其高速射入泥壤,并可避免肥料颗粒与管壁碰撞;出口设置渐扩管扩散气流,可减轻对泥壤的冲击,提高施肥位置的稳定性。根据超大颗粒肥参数与加速器功能要求,确定了加速器的结构参数,并根据肥料入泥深度所需的射出速度,分析确定了加速器的工作参数。在此基础上,基于Fluent软件的六自由度重叠动网格建立了加速器仿真模型,以进口气流速度、螺旋角和加速管直径为试验因素,进行单因素仿真试验与三因素三水平Box Behnken组合仿真试验,研究各因素对肥料射出速度与气流扩散率的影响。多因素试验分析及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加速器的最佳工作参数为进口气流速度47 m/s、加速管直径21 mm、螺旋进气口螺旋角43°。在此条件下进行台架验证试验,得到肥料射出速度均值为12.61 m/s,出口气流扩散率均值为85.5%,肥料入泥平均深度为4.68 cm,达到了水稻追肥要求。该研究可为超大颗粒肥水田气力深施追肥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8.
滨海新区现代农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对滨海新区农业发展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滨海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明确了滨海新区现代农业的功能定位、市场定位、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重点实施滨海新区农业“6465”产业发展工程,即发展6大产业、建设4个生态科技园区、6个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5个农产品加工贸易中心,使滨海新区成为环渤海现代农业的先行区,并对滨海新区现代农业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9.
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是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分析了天津市发展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具备的基础条件.结合天津市自然和经济因素特点,探讨了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从政府支持、多部门协调、农民综合素质提升与多种发展模式有机结合等角度,提出了实施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对策,旨在为天津大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我国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0.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甘肃省旱作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析了甘肃旱作农业存在的问题和传统地膜覆盖技术的不足,介绍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提出,阐述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旱作农业中的应用,并从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实现旱地农田降水高效利用等方面阐明了发展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重大意义,以期为政策决策提供依据和发展甘肃旱作农业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