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72篇
林业   197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105篇
  105篇
综合类   356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8 毫秒
911.
以东江湖流域为研究对象,对其水污染及其分布情况进行了识别以及对三次产业结构特别是对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进行描述并测算了Hamming贴合度;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湖泊流域水环境对产业结构及农业产业结构的响应规律。研究表明:东江湖流域近10年产业结构贴合度较低,不合理程度上升,第一产业农业比重过高,由此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是流域水环境质量下降(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总氮TN)的主要原因。农业结构中渔业与COD排放高度正相关,畜牧业及农业种植与COD、TP和TN呈中度正相关。因此东江湖流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是降低第一产业产值比例,提高第三产业产值比例,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及生态旅游业,同时积极优化农业产业内部结构,积极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912.
河岸缓冲带植物配置模式对面源污染物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择适合喀斯特山区河岸带修复的植物种类及其配置模式,构建了白花三叶草、高羊茅、金叶女贞3种植物及其不同配置模式的缓冲带试验基地,开展农田径流总氮(TN)、总磷(TP)、固体颗粒悬浮物(SS)的截留净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及配置对面源污染物的净化效果不同。混合草本(高羊茅+白花三叶草)对 TN、TP 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为39.35%和50.89%;混合草本+灌木(高羊茅+金叶女贞+白花三叶草)对 SS 的截流效果明显,去除率为86.71%;高羊茅对 SS、TN、TP 去除效果最差,去除率分别为72.33%、26.49%和26.98%。应加强河岸缓冲带不同植物配置模式下污染物的截留转化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913.
长输管道油气站场设施包括工艺区及其辅助设施区,作为主体部分的工艺区又分为储罐区、露天生产装置区以及棚式生产装置区等。工艺区灭火器的数量因采用不同规范而产生差异,以储罐、露天生产装置区、棚式生产装置区的占地面积作为计算单元,对工艺区火灾危险场所分别计算每个计算单元的保护面积,火灾危险场所设置消火栓系统或灭火系统时考虑折减系数后确定的计算单元的保护面积。通过对两种计算单元保护面积配置的灭火器材进行保护距离复核,结果表明其满足灭火器保护距离的计算单元保护面积,可作为该工艺区的保护面积进行灭火器材配置。采用这种方法,工艺区灭火器配置更符合实际需要,对扑救初期火灾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14.
许金曼 《林业科技情报》2014,(2):108-109,111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农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建设已经朝着城市化进行,在建筑水平、样式,公路等级,交通环境等各方面水平直追城市。也有许多城市居民将农村作为旅游地、度假地。因此应该提前进行农村建设城市化方向规划,正常运用城市规划手段,合理规划,避免规划不合理及重复建设等不良现象出现。本文结合城市规划经验及农村城市化发展特点,着重阐述城市规划运用到农村建设城市化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15.
通过构建海水水族箱,分析其内过滤、温控等系统的构建模式,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浮游生物、大型海藻、鱼类等生物的优化配置、生长模式和景观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根据水族市场调研结果进行系统内动植物配置,主要动物数量比为清洁虾∶珊瑚=5∶1,大型海藻体积比为红藻门∶绿藻门∶褐藻门=7∶5∶3;为期一年的实验期间系统水质监测结果表明,稳定期水体硬度平均为5 159 mg/L,TN和TP分别为28.38μmol/L和6.09μmol/L,达到海水水质Ⅱ类标准,适合海水养殖;构建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系统运行效果,R=8.54系统稳定性介于中度和高度稳定之间,生物多样性是其稳定性的决定因素。稳定的海水养殖系统可减少维护时间和费用,为动植物繁育研究提供实验场所,实现科研、经济、稳定、美观等多重效果,系统构建和模式开发为"经济—生态—人文"生活理念的认同和推广提供了客观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16.
湿地植物配置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植物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配置方式、效果越来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考察得知:艺术效果与生态效益的双重体现已成为目前湿地植物配置的目标。文章试从湿地的几个重要主体出发,分析湿地植物配置的方法及要点,使湿地功能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  相似文献   
917.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planning is performed with a loop configuration constraint from scratch.With Evolutionary Algorithm,a sample distribution network is designed with a loop configuration,in which the system is operated as radial configuration.It firstly introduces the mathematical model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planning,then the application of Evolutionary Algorithm for the planning of distribution network.By using the theory mentioned above, Visual C++ is applied to develop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optimization software.Finally with the optimization process of 17 nodes system being showed,the presented algorithm's utility and validity is verified.  相似文献   
918.
就植物配置对地形生态功能、景观功能以及空间功能的优化和提升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结合实例介绍了几种地形植物配置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919.
孙新梅  朱琳  阿云核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235-7239,7293
分析了杭州市佛寺园林植物配置的特点,研究了佛寺园林的植物景观现状,认为佛寺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理念可为现代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20.
实施传统水土保持措施的初衷是为了保护水源区的土地资源,但由于忽视对下游水资源的影响,随着治理的深入,流域内径流量减少幅度增加,影响了对受水区的供水量。为了保证水源区对受水区的供水量,对传统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改进、采取新型水土保持措施已成为增加受水区输水量、改善水源区生态的现实选择。基于对水源区传统水土保持措施局限性的分析,得出传统水土保持措施并不适宜大中型城市的水源区治理,并初步探讨了水源区新型水土保持措施的主要内容及其具体的措施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