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72篇
林业   197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105篇
  105篇
综合类   356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晋城市道路绿化现状分析与植物配置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省晋城市主要道路绿带为研究对象,调查不同等级道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绿化断面形式、分车带和行道树带绿化植物种类与生长状况,分析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模式并评估其合理性。结果表明,晋城市道路绿化断面形式以一板二带和三板四带的形式为主,植物应用共计26科35属45种,占晋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31.3%,尚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乔木与灌木种植比例不均衡,配置模式简单。藉此,提出合理规划道路,适当增加绿化带宽度,丰富植物种类,增加乡土树种的选择与运用,注重乔灌草的合理配置等建议。  相似文献   
92.
重庆地区废弃矿山分布广、数量大,治理恢复工作非常艰巨。对渝北、北碚部分矿区植物进行实地调研及资料收集,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评价,筛选出适用于重庆市石灰岩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乔木、灌木、草本以及藤本植物共计27种,并提出注重选材、因地制宜,尊重自然、科学配置,丰富物种、凸显层次的植物配置建议,为矿山景观恢复重建提供植物选择及配置方式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3.
对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的道路绿化植物景观配置模式进行实地调研,统计分析主要道路的绿化断面形式、道路绿化现状及植被种类选择。运用综合评价指数法,以植物物种多样性、植物生活型结构、植物景观变化性、植物观赏时序、植物景观空间、植物季相丰富度、植物景观韵律感以及植物与整体环境的协调性作为评价指标,建立景观综合评价体系,对运城市盐湖区道路绿地景观进行分级,进而对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禹西路和铺安路为Ⅰ级景观道路;槐东路、涑水东街、学苑路、人民北路、人民南路、禹都东街为Ⅱ级景观道路;魏风街、涑水西街、潞村街、河东东街、河东西街、解放北路、条山路、圣惠北路、韩信路、工农西街、红旗西街、红旗东街为Ⅲ级景观道路;凤凰路、中银南路、周西路、圣惠路为Ⅳ级景观道路。提出丰富道路绿化植物景观配置模式,适当引进新品种,增加草坪及地被覆盖率等建议。  相似文献   
94.
以云南野生动物园食草动物区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分析基础上,依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将园区划分为林区、草原区、草甸和荒漠区、水域区4个功能区。阐述植物景观在野生动物园展区中的功能转换,遵循以动物为主体、以模拟生境为核心的景观改造方略,并结合游人游览和观赏需求,对云南野生动物园食草动物区的4个功能区提出具体的植物景观配置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95.
植树造林是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民生福祉的具体行动,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具体措施。北方土石山区植被稀少、土壤贫瘠、气候干旱、灾害频发,加之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使得区域内植被破坏严重,导致一系列生态与环境问题,形成大片岩石裸露地,水土流失严重,植被恢复是此区域生态恢复的关键。本文就目前北方土石山区植被恢复的研究现状及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评述,包括植被恢复中植被配置模式及造林技术的选择、影响植被恢复的环境因子、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讨论了不同树种配置及造林技术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指出树种多样化、合理调控树种水分利用是土石山区植被恢复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对土壤肥力、水分、地形及地带性差异对植被恢复的影响,以及植被恢复的水文、水土保持、土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效应的讨论,发现土石山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加快了区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恢复与提升。同时发现土石山区内植被变化的地形效应研究相对缺乏,土壤养分对植被恢复的影响机制也还未明确。最后针对土石山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存在的树种选择不合理、研究时间尺度较短及数据资料有限、植被恢复经济效益研究不足等问题,提出筛选优良乡土树种搭配种植、建立植被演替长期定位监测网络、进行植被恢复综合效益监测与评价、明确植被对极端气候的响应机制,是下一步土石山区植被恢复工作中应重视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6.
通过对“十八大”关于海绵城市报告的具体阐述,全面对绿地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植物要素作为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被提出。通过分析,将“海绵城市”中植物的功能概括为造景和生态保护两方面,本文以满足这两个功能为线索,结合实例,提出了“海绵城市”理念下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原则,为“海绵城市”建设中植物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立体车库的服务效率.以排队论原理建立了立体车库的排队模型,考虑层、列布局对整体运行效率的影响,利用改进遗传算法通过改进编码方式、交叉变异,对堆垛机调度进行优化,得出优化后的顾客平均等待时间、平均等待队长;堆垛机空闲概率缩短了约29.1%,47.8%和0.31%;探讨了堆垛机数量及服务台数量对运行效率的影响,得出堆垛机数量为6台、服务台为3个时立体车库运行效率较高.从仿真结果来看,对立体车库库位布局和资源配置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立体车库运行效率,而且可以为立体车库的设计建造提供依据,对立体车库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地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8.
典型黑土区陡坡植草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陡坡生物防治与影响因素的变化关系,为侵蚀沟治理、水土保持植被措施配置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2个坡度,7种草本植被配置模式,于2018年6—9月开展了自然小区水土流失监测。[结果] 1∶1.5和1∶1.2坡比边坡草本建植当年分别较裸地平均减流27%和26%,减沙52%和21%,坡度由34°增加到40°,地表径流虽未增加,但土壤侵蚀量明显增加;影响产流产沙的降雨因子主要有雨量,I_(30),E,EI_(30),坡度变陡,相关性增强;建植草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混播减流减沙效果最好,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早熟禾3种草种混播减流效果优于单播;1∶1.2坡比边坡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加减沙效果逐渐增强,且在植被盖度大于50%时减沙效果接近1∶1.5坡比边坡。[结论]在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混播草本配置下,1∶1.2坡比削坡在侵蚀沟治理时可采用,能减少20%的削坡占地面积。  相似文献   
99.
城市森林降温效应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森林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绿色基础设施。本文探讨影响城市森林降温效应的内、外因素及作用机制,为优化城市森林结构、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供参考。影响城市森林降温效应的内部因素从单木尺度上主要有树种、树冠结构和树冠形状,从林分尺度上主要有林分类型、林分结构、绿量、林分面积和形状,城区尺度主要应用遥感方法对城市森林降温效应进行研究,主要指标有归一化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和景观格局指数;影响城市森林降温效应的外部因素有气候、地面类型和经营措施等;内部因素及外部因素通过影响林内外能量的流动和交换,共同影响城市森林降温效应。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一方面要加强理论研究,重视温度场理论,结合地面观测与遥感解译,充分研究林分结构与城市森林能量传输的关系,另一方面需加强城市森林的经营管理,从促进热量交换的角度优化林分结构,合理布局城市建筑、森林和水体等基础设施,实现降温效应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0.
新型无轴承无刷直流电动机结构与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前研究的无轴承电机均是将电机和转子悬浮磁路合为一体,两个磁场的叠加一方面容易造成磁饱和,使电机的承载能力下降,影响电机的稳定悬浮;另一方面电磁转矩与径向悬浮力之间具有很强的非线性耦合,而实现解耦控制是非常复杂的.将无刷直流电机的优点与磁悬浮轴承的优点结合,提出一种六自由度可控的无轴承无刷直流电动机结构,通过研究其悬浮原理和运行原理,建立了转子偏心时的精确数学模型和PWM(脉宽调制)调速的精确数学模型,经仿真测试,表明了这种电机结构的合理性.主要特点是承载能力高且电磁转矩控制与径向悬浮力的控制相互独立,无需复杂的非线性解耦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