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39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31篇
  46篇
综合类   218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61.
建立山坡上墩台基础评判模型,确定了各层次论域子集中的影响因素。利用模糊数学原理,将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相结合,对山坡墩台基础稳定性进行评判。这种评判方法较好的适应了山坡墩台整体失稳和局部失稳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实例分析对此进行了很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162.
李金辉  赵冠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164-17165
采用未确知数学模型对农田灌溉系统的录取数据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例论证了该方法在提高农田灌溉效果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3.
在网络思潮多元化、复杂化的大环境下,如何实现意识形态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发展,坚持科学指导与问题导向兼容并重、坚持“有理”、“有利”、“有节”交织共存的合理法则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4.
农业科研试验用地的土壤改良与培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研试验地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文章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为例,分析了试验地的特点,指出了试验地土壤改良和培肥的目标,并从优化耕作制度,制定合理的施肥和种植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改良和培肥试验地的主要措施,以期使农业科研试验用地保持地力充裕,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5.
车尔臣河是塔里木盆地东南部最大的一条河流,主要依靠雪冰融水和地下水补给。上游山区由于有库木库里盆地和吐拉盆地对径流的调节,水量各季节变化比较平稳,特别是春季占全年径流量的29%,是新疆春季径流所占比例最大的河流之一,春灌基本不缺水。农业灌溉和生态用水各占水资源总量的一半。绿洲虽不断扩大,但中游地下水位仍较高,植被未发生明显退化,同时还向台特玛湖输送一定水量。因此,对车尔臣河水资源利用应保持原生态状况,不宜人工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由于车尔臣河出山口有巨大的洪积冲积扇,渗漏量占出山口径流量约30%,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天然地下水库,所以今后经济发展用水应以开发地下水为主。  相似文献   
166.
介绍了我国农业信息系统有查新资质的各省农科院18家查新单位的查新机构设置、人员、职称、学历、学科分布、接受培训以及查新数量等基本情况。提出了目前农业科技查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包括科技查新政策、工作性质、从事查新人员状况。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建议:应明确科技查新单位为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和知识结构;扩大查新工作范围;加强宣传和查新专业知识培养。  相似文献   
167.
本文从柳城新型自动站DZZ5 一次风向传感器故障实例出发,详细介绍了EL15-2C 型 风向传感器故障诊断过程和排除方法,并提出异常数据的处理方法,以供台站综合气象保障人 员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168.
‘巨峰’葡萄不同生育期植株矿质元素需求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矿质元素的均衡供应是实现葡萄优质高效栽培的前提,研究‘巨峰’葡萄的矿质营养需求规律,为葡萄的合理施肥与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2—2018年连续7年在‘巨峰’葡萄的关键生育期进行整株取样,测定树体的各矿质元素含量,计算不同生育阶段各矿质元素的需求量与比例,研究葡萄的矿质营养需求规律。【结果】‘巨峰’葡萄在整个生长季不同生育阶段各矿质元素的需求规律有所差异。萌芽期至始花期对氮、钾、铁、锰、锌、钼的需求量均超过了全年总需求量的15%,磷、钙、镁、铜、硼的需求比率也均超过了10%。始花期至末花期,氮、铁、钼的需求比率均超过15%,磷、钾、钙、镁、锌的需求比率均超过10%。末花期至转色期,各矿质元素的需求比率分别为氮41.7%、磷47.44%、钾44.83%、钙45.88%、镁44.92%、铁39.75%、锰27.40%、锌30.28%、铜60.20%、硼38.72%、钼41.59%。转色期至采收期对钾、锰和硼的需求量较大,分别占比21.76%、22.19%和20.17%,其次磷、镁、钙、锌的需求比率分别为17.12%、16.76%、16.34%、14.72%,氮、铁、铜和钼的需求比率均低于10%。采收期至落叶期,锰和锌的需求比率分别为28.71%和23.57%,铁和硼的需求比率均超过15%,氮、钙、镁和钼的占比也均超过了10%,磷、钾和铜占比分别为9.72%、4.78%和8.69%。【结论】‘巨峰’葡萄施肥需要重视各生育阶段各种矿质养分的供给。生产1 000 kg果实各矿质元素的需求量为氮5.67 kg、磷2.37 kg、钾5.66 kg、钙5.70 kg、镁1.02 kg、铁153.45 g、锰53.14 g、锌36.25 g、铜7.28 g、硼41.84 g、钼0.47 g。‘巨峰’葡萄各矿质元素占干物质重的平均含量分别为氮0.92%、磷0.36%、钾0.66%、钙0.84%、镁0.15%、铁269.27 mg·kg -1、锰57.24 mg·kg -1、锌49.64 mg·kg -1、铜12.66 mg·kg -1、硼66.35 mg·kg -1、钼1.09 mg·kg -1。  相似文献   
169.
自2009年明确储备干预生猪市场的响应机制以来,储备调控政策经历两次调整,但是,这样的调整能否更好地实现政策目标未有定论。根据中国生猪生产和消费市场的特征及储备调控的具体实践对理性预期库存模型进行校准,模拟了2012年版和2015年版政策下生猪价格波动的长期趋势和政策成本,探讨了调整储备规模和改变储备触发条件对政策绩效和成本的影响,评估了储备干预政策在供需弹性双降背景下的绩效和成本变化。结果表明,当存在储备调控政策时,生猪价格的变异系数会下降。与2012年版相比,执行2015年版政策时,生猪价格低于下限的概率显著降低,有利于发挥市场的功能,同时,政策成本节约99.80亿元。但是,平抑生猪价格波动的能力略低于2012年版政策。调整储备规模对政策绩效和成本的影响都有限,降低储存成本能显著降低政策成本。当需求弹性下降时,储备干预平抑价格波动的能力会减弱,还有可能增加政策成本。因此,提出储备政策调整的方向是减少政府干预,稳定生猪市场需要发挥私人储备的作用,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生猪及猪肉市场的监测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170.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water erosion is difficult to model because of highly irregular precipitation regimes and changes in vegetation cover. The application of quantitative, process‐based models at the catchment scale is often problematic because of large data requirements. Qualitative methods require less data and can be more easily performed in a relatively short time, but they are more subjective.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velop an erosion assessment methodology that combines qualitative field surveys with quantitative model estimates. The qualitative World Overview of Conservation Approaches and Technologies (WOCAT) methodology is based on expert observations per mapping unit, while the Pan‐European Soil Erosion Risk Assessment (PESERA) model simulates hill slope soil loss based on land cover, soil texture, meteorological data and slope profil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106·4‐km2 Peristerona watershed in Cyprus with a mean local slope higher than 40% in the mountainous upstream area and less than 8% in the plain. Out of 68 units, PESERA and WOCAT results were in agreement in 40 units, while PESERA results were lower in 25 and higher in 3 units. Both methods identified burnt areas and complex cultivation patterns as the most degraded. The total PESERA‐based sediment yield for the watershed was 1·2 Mg ha−1 y−1, which fell within the range of the sediment yield measured at the check‐dam downstream (0·2–2 Mg ha−1 y−1). This study provides a linkage betwee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oil erosion methods and helps to translate the outcomes of the former into the latter, thus providing a good tool for local erosion assessment.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