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7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239篇
林业   153篇
农学   225篇
基础科学   92篇
  505篇
综合类   702篇
农作物   128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308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13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The transfer of heat and dissolved oxygen (DO) through water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phenomenon of ponded water in a paddy soil. The heat from solar radiation is absorbed at the soil surface and transferred into the ponded water by convection. This study clarified the dynamics of DO, as well as the role of convection in water in DO transfer in the ponded water of a paddy field. DO concentration in the ponded water of a paddy field was measured in situ in the daytime and during the night. The results were confirmed in lab-scale model experiments. The DO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profiles in the ponded water of a lab-scale paddy field model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convective and non-convective conditions using solar radiation and infrared radiation, respectively. Under the ponded condition, solar radiation was absorbed at the soil surface whereas infrared radiation was absorbed at the water surface and thereby convective and non-convective conditions were generated, respectively. The diurnal variation in DO concentratio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tensity of solar radiation. Oxygen generation by micro-algae and its subsequent circulation by convection resulted in uniform DO concentration profiles, with super-saturated values in the ponded water in the daytime. Eventually oxygen was released to the atmosphere by deaeration until DO in water was depleted to the saturated level. During the night the oxygen moved from the atmosphere into the water surface by reaeration which depends on the oxygen deficit related to saturation. The oxygen deficit is caused by the respiration of microorganisms. The oxygen, that moved from the atmosphere to the water surface, was transferred to the soil surface by convection in the water layer. Thus conve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O transfer in the ponded water of a paddy field. The DO dynamics is correlated with biological processes in the ponded paddy soil.  相似文献   
52.
 探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光辐射强度对侧柏和油松苗木光合特性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规律,可为林木栽培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黄土半干旱区,采用人工控制土壤水分的方法,利用模拟光源研究了侧柏和油松苗木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胞间CO2浓度随模拟光辐射增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模拟光辐射为0~2200μmol/(m2.s)的范围内,侧柏和油松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随光辐射强度的增强而增大,但光辐射强度进一步增强,侧柏和油松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呈下降趋势;在同样土壤水分条件下,侧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高于油松,侧柏光饱和点高于油松,而侧柏光补偿点低于油松,侧柏光能利用率高于油松;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侧柏与油松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升高,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在土壤含水量为7.90%、13.00%和19.99%条件下,侧柏光饱和点分别为1275、1 450和1 675μmol/(m2.s),光补偿点分别为4225和13μmol/(m2.s),由光饱和点对应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3.04、4.06和5.53μmol/(m2.s);在土壤含水量为7.83%1、3.04%与20.15%条件下,油松光饱和点分别为11001、325和1500μmol/(m2.s),光补偿点分别为60.30和23μmol/(m2.s),由光饱和点对应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08、3.35和4.36μmol/(m2.s)。  相似文献   
53.
水分胁迫对冬小麦冠层辐射截获率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小麦地上部生物量和最终产量都取决于冠层截获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的能力以及辐射利用效率(Radiation use efficiency,RUE)的大小。目前主要的作物生长模型都是利用作物冠层PAR截获率与RUE的关系来模拟作物的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过程。为了探讨不同生育期受旱对冬小麦冠层PAR截获率和RUE的影响,本研究开展了2个生长季(2015—2016年和2016—2017年)的冬小麦田间试验。试验设置返青+拔节受旱(Early stress,ES),抽穗+灌浆受旱(Later stress,LS)以及全生育期不灌水(Whole stress,WS)3个不同处理,另外设置充分灌水处理作为对照(CK),灌水定额为80 mm。冠层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通过每个小区中心处安装的PAR传感器全天候、不间断测得。结果表明土壤相对含水率能够有效反映冬小麦在不同受旱处理下的缺水状态。在受旱条件下,ES、LS和WS处理的最大叶面积指数分别比CK处理低31%、15%和58%。受叶面积指数影响,CK、ES、LS和WS处理的最大冠层PAR截获率分别为90%、88%、79%和42%,WS处理显著低于其他3个处理,同时,各处理叶面积指数和冠层PAR截获率的差异导致不同的冠层消光系数,其中ES处理的消光系数低于LS处理。CK、ES、LS和WS处理2年的平均地上部生物量分别为1 532、1 410、1 403、537 g/m~2。冬小麦的作物生长速率(Crop growth rate,CGR)呈现出和地上部生物量相似的规律,二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2=0.99)。冠层辐射截获率和地上部生物量决定了冬小麦的RUE,本研究中CK处理的RUE为3.55 g/MJ,ES和LS处理的RUE要比CK处理低22%和5%,而WS处理仅比CK处理低22%。冬小麦的RUE在整个生育期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开花期达到峰值。营养阶段受旱引起的冬小麦RUE降低幅度更大,全生育期受旱下冬小麦RUE呈现不同的干旱响应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研究认为将消光系数和RUE作为生育期或者积温的函数来对待而非单一常数,可以帮助改善作物模型中干物质的估算精度,降低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4.
针对红枣红外辐射干燥含水率的变化具有非线性和时变性、很难利用现有的模型构造一个数学模型来描述其变化规律的问题,利用Mat 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和红枣红外辐射干燥特性试验数据建立了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对实测值和模型预测值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利用BP神经网络可以较快速、准确地建立模型来描述含水率的变化规律,且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测试值误差较小,能很好地实现在线预测的效果。  相似文献   
55.
重庆丘陵山区参考作物蒸散量的确定及气候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重庆市北碚区2001—2011年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ET0,分析了3种不同太阳辐射(Rs)计算方法所得ET0的差异性,并利用相关性和敏感性分析方法分析气象因子对ET0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2001—2011年年内各月ET0呈抛物线变化,年内ET0最大值出现在7月和8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和12月;不同Rs计算方法是引起ET0和辐射项(ET0(rad))差异的主要原因,但差异不显著;研究区ET0主要由空气动力学项(ET0(aero))贡献;最高温度、最高相对湿度和最低相对湿度是研究区ET0的3个最主要的影响因子;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研究区ET0时,建议采用Hargreaves公式计算Rs。  相似文献   
56.
基于常规气象资料估算南方地区日辐射总量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地表总辐射量(Rs)是作物生长模型和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估算的重要基础数据,但我国只有约1/20的气象站能够直接观测Rs。由于气温资料很容易获得,使用基于基本气象资料的经验模型是估算Rs的常用方法。以1982—2014年南方20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为基础,对Bristow-Campbell(B-C)方法和Hargreaves(Harg)方法各6种不同形式重新进行了参数率定,并对以上方法和支持向量机15种参数输入形式进行了适用性评价,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模型整体好于B-C方法和Harg方法。其中,以最高温度(Tmax)、最低温度(Tmin)、相对湿度(RH)和降水量(P)为输入变量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精度最高,其20站平均R2达到0.80、RMSE平均为3.20 MJ/(m2·d),且在包含降雨量资料后,不存在Rs为负或大于地外总辐射量(Ra)的问题。仅有温度资料时,支持向量机模型的20站平均R2为0.74,RMSE为3.72 MJ/(m2·d)。不同输入变量对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报Rs的精度影响不同,输入变量为Tmax和Tmin优于输入变量为ΔT;而除温度资料外,当拥有相对湿度和降水量资料时,模型优劣依次表现为RH+P、RH、P。经验模型中B-C方法的M1和M3以及Harg方法的M10和M12模型精度较好,其R2为0.69~0.70、RMSE在4.00 MJ/(m2·d)左右,但M10和M12模型对气象资料要求更高,除日温度差外,需要降水量资料,同时还存在有降水时日Rs严重高估或负值问题。  相似文献   
57.
辐照剂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热收缩套管的扩张难易程度及热收缩套管收缩性能,我们在通常的情况下一般采用测凝胶含量的方法来测定热收缩套管的吸收剂量(即辐照的好坏)。文章讲述了剂量对凝胶含量及热收缩套管的收缩倍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小麦抗赤霉病突变体的选育及RAPD分子验证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利用辐射诱变,组织培养和细胞筛选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出了抗赤霉病突变体92k809该突变体不仅抗赤霉病能力强,且抗性稳定,同时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比原亲本增产4.9%,经RAPD技术检测,所用的128个引物中有1个引物(OPY15)在抗病变体92k809和赤霉病抗原苏麦3号中得到了相同的扩增产物,初步认为该片段与赤霉病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59.
植物对UV-B辐射增强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分析了大气中臭氧层变薄的现状、原因及光化学机制,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紫外线B辐射增强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适应性机制,指出当前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加强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0.
辐射诱变选育特优63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用60 Coγ射线 35 0Gy分别照射杂交稻保持系 (B系 )和恢复系 (R系 )干种子 ,M2 获得相应的糯性基因wx突变体 ,并育成糯不育系wxA和糯恢复系wxR ,组配出杂交糯稻新组合。特优 63糯与特优 63具有相似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水平和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