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28篇
农学   76篇
基础科学   6篇
  97篇
综合类   274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Na~+、K~+和Cl~-对玉米营养和毒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NaCl、KCl、NaNO3和KNO34种盐处理非盐生植物玉米 (Zeamays)幼苗 ,比较Na+ 、K+ 和Cl- 的营养性和毒性。低浓度时 ,Na+ 、K+ 和Cl- 对玉米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 ,其中K+ 的促进作用明显 ;高浓度处理时 ,Na+ 、K+ 和Cl- 的效应有差异。NaCl和KCl处理时 ,Cl- 表现出明显的毒性 ;NaNO3和KNO3处理时 ,Na+ 表现出的毒害作用较K+ 强。低浓度的Na+ 和Cl- 促进玉米叶片叶绿素的合成 ;高浓度的Cl- 导致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 ,植株干枯或黄化。  相似文献   
42.
Despite intensive research and breeding efforts, the physiological and quantitative genetic bases of drought tolerance are still poorly understood. The comparison of results obtained from different sources is also complex, because different testing methods may lead to controversial conclusions. This report discusses various drought stress experiments (hydroponics and in soil) in which the plant tolerance was studied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Tests were performed in the germination, seedling and adult plant stages on the parental lines of five well-known barley-mapping population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drought tolerance is a stage-specific trait and changes during the life cycle. The effect of drought stress depended not only on the duration and intensity of water deficiency, but also on the developmental phase in which it began. To induce the same type of stress and to obtain comparable tolerance information from the replication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drought stress should be induced at the same growth stag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traits,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drought resistance (high relative water content under stress, proline accumulation, osmoregulation) with stress tolerance indexes, are also presented, whil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screening method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3.
低温胁迫对割手密和斑茅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来自不同原生地甘蔗近缘野生种割手密、斑茅无性系叶片中游离脯氨酸(Fpro)的含量及其与低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割手密和斑茅叶片中Fpro的含量与其原生地的海拔、纬度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冬季的Fpro含量平均值分别是夏季的11.4和7.7倍,导致Fpro积累的真正原因是低温;在持续低温胁迫条件下,割手密、斑茅叶片中Fpro含量呈波动式增长,在作变温处理时Fpro的消长是可逆的。叶片中Fpro含量与其抗寒性关系十分密切的特点,表明它可以作为甘蔗近缘野生种抗寒力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44.
采用盆栽试验,观察测定了烯效唑(S3307)对湖南稷子抗盐性及整株水平Na 、K 选择性和游离脯氨酸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S3307能显著提高湖南稷子根系的Na 、K 选择性吸收能力;由叶鞘向叶片、特别是由根系向叶鞘的选择性运输能力大大提高,因而进入植物体内的Na 减少、K 增多,尤以重要光合器官表现突出。但S3307处理后,湖南稷子重要光合器官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并未升高。  相似文献   
45.
用6-苄氨基嘌呤(BA)和脱落酸(ABA)配合400 mmol/L NaCl定位涂抹盆栽C3植物大麦的穗和上位叶片,分析了植物体激素水平的局部改变对叶片盐胁迫下整株水平上Na 、K 和游离脯氨酸分配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用BA或ABA处理上位叶片或穗后,有效地缓解了盐胁迫对大麦生长的抑制。大麦根和冠中的Na 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冠中Na 含量增加幅度更大;冠中的Na 主要是从叶片向叶鞘、茎和穗中运输积累,穗中Na 的积累最显著。各处理下大麦根和冠中K 的含量变化很小,但上位叶鞘中K 的含量也有所增加。用BA和ABA均有利于增强盐胁迫下游离脯氨酸向大麦穗中的运输积累,其中BA能有效提高冠层中的游离脯氨酸含量,表明穗中Na 、K 和脯氨酸的分布格局不仅受自身激素平衡的调节,而且也受植株其他部位激素水平的调节。  相似文献   
46.
铁、锰胁迫对人参叶片某些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铁、锰胁迫对人参生长和生理的影响规律,本试验在Hoagland营养液配方的基础上设定铁、锰胁迫浓度,研究了人参开花期叶片中相应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高铁胁迫下,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有下降的趋势,其在CFe(0.215 2 mmol/L)胁迫下是正常处理的0.71,0.30,0.33倍,且均与正常水平呈显著差异(P<0.0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呈增加趋势,POD活性为正常处理的4倍,可溶性糖含量是正常处理的14.63倍,脯氨酸含量增加了51.77μg,/g;高锰胁迫下,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趋势与高铁胁迫基本一致,其在CMn(0.038 mmol/L)胁迫下是正常处理的0.55,0.78,0.13倍,均达到了显著差异(P<0.05),POD活性为正常处理的2.78倍,可溶性糖含量是正常处理的1.86倍,脯氨酸含量增加了76.42 μg/g.低铁、锰胁迫下,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均表现为升高的趋势;POD活性呈降低趋势;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铁、锰胁迫下,造成人参氧化损伤,光合作用下降,体内积累大量的渗透调节物质.  相似文献   
47.
两种地被植物生长及生理指标对盐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法对花叶蔓长春和金叶过路黄进行盐胁迫处理,以了解两种植物的耐盐能力及耐盐性差异。对新梢生长量和相对生长量、叶片中游离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升高,新梢生长量逐渐下降,花叶蔓长春的平均相对生长量高于金叶过路黄;叶片中游离Pro含量增加,MDA含量和S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且均表现为金叶过路黄的增幅大于花叶蔓长春;金叶过路黄叶片中的POD活性几乎无变化,而花叶蔓长春中则呈先升后降趋势。综合各测试指标、外部形态观察以及田间生长表现认为:花叶蔓长春的耐盐性较金叶过路黄强,但均可在含盐量为4mg·F^-1以下的土壤中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48.
桉树内生菌对尾巨桉幼苗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安强  洪伟  吴承祯 《林业科学》2012,48(6):170-174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大规模种植桉树(Eucalyptus spp.),现在栽植已经遍布我国17个省、自治区的600多个县,栽植面积达到150多万hm2(祁述雄,2002)。然而,随着桉树大面积的种植,影响其种植的主要限制因子低温伤害也逐渐呈现。目前对桉树抗寒性的研究主要有抗寒锻炼、良种选育与引种、抗寒分子水平的研究等方面(庄国庆等,2010;赵娟娟,2006;郭祥泉,2003;黄德先等,  相似文献   
49.
研究了高温胁迫条件下香根草相对含水量、膜透性、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5~40℃处理24 h后香根草的膜透性、脯氨酸含量逐渐上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但幅度不大;40℃以上高温处理后,以上生理指标均有显著变化。与常温25℃比较,温度每升高5℃,膜透性、脯氨酸含量平均增加27.5%和86.0%,而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分别下降5.5%和10.1%。在试验条件下,香根草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5℃,45℃为临界温度上限,55℃为致死温度上限。  相似文献   
50.
文章采用盆栽试验,用5,10,20,30,50mmol·L-1CaCl2溶液对苜蓿种子浸泡16h,研究干旱胁迫下,Ca2+对苜蓿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aCl2浸种后可以提高苜蓿的叶片含水量,降低细胞膜透性,提高苜蓿的根系活力,增加脯氨酸的积累量,提高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用5 ̄20mmo·lL-1CaCl2处理时,能够减轻干旱胁迫对植株的伤害,提高根系的吸水和叶片保水能力,进而提高苜蓿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