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24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33篇
  67篇
综合类   111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9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We evaluated a modified approach for carbon (C) mineralization using a single-cell infrared gas analyzer (IRGA). Objectives were to (i) determine if IRGA, gas chromatography (GC), and alkali absorption of carbon dioxide (CO2) in sodium hydroxide (NaOH) have similar results over 21 days; (ii) determine how these methods correlate; (iii) estimate the limit of quantitation (LOQ); (iv) compare throughput times; and (v) estimate the concentrations of CO2 and oxygen (O2) that suppress respiration. IRGA did not differ from the GC and NaOH results over 21 days. Coefficients of determination (R2) for IRGA, GC, and NaOH had values of 0.92 or more. IRGA and GC had the lowest LOQ (115 and 90 ppm CO2), with the greatest LOQ (600 ppm CO2) found with NaOH. IRGA had the fastest sample throughput (150 h–1), followed by 17 and 10 h–1 for GC and NaOH, respectively. Average suppression concentrations were 5.3% for O2 and 10.5% for CO2.  相似文献   
152.
微量热法在土壤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有智  林先贵 《土壤》2012,44(4):535-540
一切生命过程都伴随着热效应。微量热法可对这些热效应进行精确的跟踪,并表征其过程。微量热法已广泛应用于医药、生化等研究领域,但在土壤微生物研究中却鲜有应用。本文简要介绍微量热法的原理和实验方法,综述其在土壤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展望其应用前景,以期为土壤微生物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  相似文献   
153.
不同贮藏温度下养殖大黄鱼货架期预测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探讨不同温度范围内导致产品腐败的原因和开发货架期预测模型,通过对低温(0~10℃)、室温(25℃)和变温贮藏下养殖大黄鱼感官、理化和微生物质量指标和细菌种群的研究,确定上述温度条件下的货架期和特定腐败菌,开发出3种货架期预测模型,并用恒温和波动温度下的货架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养殖大黄鱼低温下的货架期为5.4~17.8d,特定腐败菌为腐败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室温下货架期仅1.1d,特定腐败菌为弧菌和肠杆菌。依据相对腐败速率与温度的相关性,开发出Exponential、School-field和Square-root货架期预测模型,模型参数表观活化能Ea、最小温度Tmin和温度特性系数a分别为74kJ/mol、-10℃和0.11,并用3、7、10℃恒温和变温下的货架期对模型进行验证,相对误差分别为0%~13.8%、-0.9%~9.8%和-0.2%~-22.1%,表明School-field和Exponential货架期模型性能优于Square-root货架期模型,能快速有效预测0~25℃范围的大黄鱼品质。该文将为进一步研发集包装、贮藏和流通等为一体的水产品品质智能化预警系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4.
以鲜切散叶生菜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在4℃贮藏条件下,自来水、次氯酸钠和氧泡泡颗粒3种清洗剂对其生理指标、感官品质和微生物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氧泡泡颗粒处理的鲜切生菜感官评分最高,在贮藏至第8天时,仍可以维持较好的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鲜样降低0.8%,维C含量降低1.09 mg/100 g,还原糖含量降低0.11%,叶绿素含量降低1.443 mg/100 g,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生菜的萎蔫,从而延长其货架期,并且菌落总数小于6 lg(CFU/g),具有食用价值。氧泡泡鲜氧颗粒可用于鲜切散叶生菜的清洗,在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同时可以维持较好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155.
[目的]针对草甘膦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有机物和有机磷浓度高、可生化性差,传统工艺难以达标的问题,进行催化铁还原技术的可行性研究,为现有处理工艺的改造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摇瓶试验和SBR持续试验,对催化铁还原技术和微生物处理过程耦合处理现有草甘膦废水生物出水COD和磷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将催化铁还原技术与微生物处理过程耦合能够提高草甘膦农药废水的COD和TP去除效果;耦合的SBR系统在微氧条件下对原厌氧出水的COD和TP去除率分别稳定在80.0%和50.0%以上,正磷酸盐浓度在20.00 mg/L以下。[结论]催化铁-生物耦合为草甘膦废水的处理和改造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6.
为加强日系草莓品种的抗病性,减轻病虫害危害、增加产量,以提高京郊草莓种植水平,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北京市对外科技交流协会的支持下,先后聘请日本专家对北京市草莓生产进行技术指导。通过技术交流,先后引进了草莓高架基质栽培、营养钵育苗和高架网槽式育苗等新型技术,丰富了北京市草莓栽培模式,提升了草莓种苗的品质,有效地促进了北...  相似文献   
157.
为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微生物实验教学中通过构建新的实验体系、合理安排实验顺序、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等改革,建立了合理的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测验系统,有效提高了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8.
为了探寻利用介电频谱预测灵武长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可行性,并建立最优模型,该文采用网络分析仪在200 MHz~18 GHz的频率范围内,选取101个频率点,测定分析了300个灵武长枣的介电损耗因子ε″和介电常数ε'频谱,利用长枣的介电损耗因子ε″和介电常数ε'进行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预测模型研究。通过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和相关系数法(correlation coefficient,CC)提取了介电频谱的有效信息,并分别采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主成分回归(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PCR)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法比较建立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用GA与CC方法提取频谱有效信息的建模效果要优于原始频谱的建模效果;PCR法的建模效果要优于PLS与SVM法的建模效果。以介电损耗因子ε″、介电常数ε'频谱建立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最优预测模型分别为GA-PCR和CC-PCR。以介电损耗因子ε″建立的GA-PCR模型优于介电常数ε'的CC-PCR模型,其校正集和预测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3和0.925,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661%和0.702%。结果表明,利用介电频谱预测灵武长枣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9.
An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adding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and poultry manure (PM) to a soil polluted with chromium (Cr), lead (Pb), and Cr + Pb on the bi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soil. Soil was mixed with two solutions of Cr(NO3)3 and/or Pb(NO3)2 to give three concentrations (0, 100, and 250 mg Cr kg?1 soil and 0, 100, and 250 mg Pb kg?1 soil) and treated with MSW or PM. When the soil was contaminated with the metals without combining, the greatest 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 urease, and phosphatase inhibition percentages occurred for 250 mg Pb kg?1 soil. When the heavy metals were mixed, the inhibition of the biochemical parameters increased. The application of MSW and PM decreased the inhibition of the biochemical parameters and microbial population in the polluted soils. The inhibition percentage was greater for the soil amended with MSW than with PM, possibly due to the high humic acid 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160.
[目的]对向家坝水电站工程区7种不同基材边坡土壤在2005—2014年的肥力进行测定和分析,并预测未来肥力变化趋势,旨在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区边坡植被重建及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运用灰色理论研究各肥力因子间的灰色关联度,以此确立主要肥力因子来表征土壤肥力,而后建立Logistic预测模型探讨土壤肥力未来25a的变化情况。[结果]微生物量与其他肥力因子间的灰色关联度均大于其他肥力因子相互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可作为主要肥力因子来表征土壤的肥力水平;2005—2040年上述边坡土壤微生物量(肥力水平)总体表现为:天然林天然次生林植被混凝土边坡厚层基材框格梁回填土客土喷播弃渣地。[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边坡土壤的微生物量(肥力水平)将最终趋向稳定,在人工营造的边坡植被生境中,植被混凝土边坡的土壤肥力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