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4篇
  10篇
综合类   10篇
园艺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菜心真空预冷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进一步探讨叶菜真空预冷效果,采用实际生产使用的真空预冷设备对菜心进行小批量的真空预冷试验,考察了预冷过程中菜心的质量损失、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及相互关系,以及真空预冷对菜心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批量(120 kg/次)菜心真空预冷过程只需15 min,平均质量损失率为2.3%;冷却阶段的质量损失随预冷时间延长、物料温度降低而增大;菜心茎、叶冷却速度有明显差异,冷却均匀性稍差;经真空预冷处理后贮藏的菜心呼吸强度明显减弱,外观品质下降缓慢,贮藏寿命延长,维生素C含量有所减少。菜心对真空预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2.
番茄差压预冷速度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自行研制了差压预冷模拟试验台,测试了不同条件下番茄的中心温度,分析了不同送风温度、送风速度、开孔大小和番茄摆放方式对预冷速度的影响,揭示了番茄差压预冷的冷却规律,为番茄差压预冷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果蔬采后预冷若干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述果蔬采后预冷概念以及生产实践现状,对压差预冷、真空预冷、冷水预冷和普通冷库预冷进行了概括比较与分析,提出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技术及果蔬采后预冷的现状下,应率先普及易腐难藏果蔬的预冷,综合考虑预冷设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4.
为了解冰袋预冷对豆角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泰国架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环境温度为20℃和30℃时分2批采收豆角,以豆角质量的10%、20%、30%和40%的冰袋用量对豆角进行预冷处理,以不用冰袋作为对照(CK),然后放到10℃冷库中贮藏保鲜。结果表明,冰袋在豆角预冷中有较好的降温作用。当环境温度约为20℃时,冰袋的适宜用量为豆角质量的10%;当环境温度约为30℃时,预冷冰袋的适宜用量为豆角质量的20%。与CK相比,经过冰袋预冷的豆角在贮藏后期的失重率和粗纤维含量明显下降,感官评价指数和商品率显著提高,并保持了较高的蛋白质和总糖含量。因此,根据采收时的环境温度,采用适宜的冰袋用量对豆角进行预冷处理,有利于保持豆角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25.
为探讨上海地产叶菜真空预冷保鲜的效果,采用实际生产使用的真空预冷设备对沪产生菜和小白菜进行小批量(100 kg/次)的真空预冷保鲜试验,研究预冷过程中叶菜的质量损失、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及相互关系,以及真空预冷后的叶菜在4℃,湿度85%的贮藏条件下,叶菜叶片的含水量、VC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生菜真空预冷至2.5℃和小白菜预冷至2℃,只需12 min,质量损失率分别为1.85%和1.50%;经真空预冷处理后贮藏的生菜和小白菜贮藏品质下降缓慢,组织含水量和VC含量减少受到明显抑制。生菜和小白菜对真空预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6.
针对目前灰树花采后保鲜缺乏有效的实用技术,制约灰树花产业竞争力和种植规模等问题,基于北京市灰树花样本,研究在0~4 ℃贮藏条件下灰树花的品质变化,从采收时间、采收成熟度、预冷措施、包装方式等4个方面进行技术分析,并提出实用技术规范。结果表明:灰树花在露水干后、七八成熟度采收,5~10 ℃预冷处理,采用纳米活性保鲜袋等包装均可以较好地保持其外观品质,延长货架期2 d以上,适合灰树花短期保鲜。  相似文献   
27.
蔬菜预冷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预冷是利用低温处理方法,将采后蔬菜的温度迅速降到工艺要求温度的过程。预冷技术可以降低蔬菜采后的新陈代谢速度,延长贮藏期,对保持品质及延缓成熟衰老进程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水预冷、冷库预冷、真空预冷、差压预冷等预冷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相应适宜的蔬菜预冷参数,并提出今后我国蔬菜预冷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8.
针对FLNG/FLPG装置区别于常规FPSO以及陆上LNG工厂的关键和难点技术,以南海某深水气田为研究目标,开展了FLNG/FLPG装置液化工艺方案优化分析,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O2预冷双氮膨胀的海上FLNG液化工艺。对影响该工艺流程性能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了该工艺对于海上FLNG装置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二级制冷工艺用于海上FLNG装置的天然气预冷过程,当二氧化碳一级制冷温度在-20℃左右,二级制冷温度在-50℃左右,氮气循环压缩机出口压力取8MPa,两级氮膨胀制冷分界温度取-98℃,海水换热温差在8℃左右,单列总功耗为6.258×10-4kw,液化率为93.7%,比功耗为0.3271kW·h/m3。该工艺安全性高、流程简单、设备紧凑、经济性较好,具有较好的海上适应性。(图6,表4,参8)。  相似文献   
29.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还比较落后且发展不平衡,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的建成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果蔬预冷是冷链物流的重要环节,可以显著降低流通过程中的损耗,延长运输期和货架期。相对于贮藏设备及流通设备,预冷投资小、效果显著。表明我国现阶段应以预冷为出发点,降低果蔬流通成本,推动我国现代冷链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30.
为解决现有荔枝产地预冷装置预冷速度慢、能耗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移动式荔枝蓄冷喷淋预冷装置控制系统,以保障荔枝采后预冷效果。该系统主要由STM32主控系统、水泵驱动系统、制冷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基于USART HMI软件设计智能串口屏界面,智能串口屏通过TTL串口与STM32单片机进行串口通信,能够完成荔枝喷淋预冷工作参数设置和显示控制系统运行状态信息,实现对荔枝喷淋预冷装置的精确控制。搭建试验硬件平台,以水泵的喷淋流量和单次喷淋时荔枝载荷为试验因素,以荔枝的预冷时间和均匀度为试验指标对预冷效果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1/2预冷时间(HCT)之前,当喷淋流量超过70 L/min时,喷淋流量对冷却速度的影响不大;在HCT之后,与70 L/min相比,预冷时间分别减少170 s(90 L/min)、260 s(110 L/min)、262 s(130 L/min),因此,当喷淋流量超过110 L/min时,增加喷淋流量对荔枝降温速率影响不大;对不同载荷荔枝进行试验发现,当荔枝载荷大于50 kg时,增加荔枝载荷对荔枝降温速率影响较大;当荔枝载荷为50 kg时,荔枝预冷完成后的均匀度会随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