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9篇 |
免费 | 38篇 |
国内免费 | 8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26篇 |
农学 | 53篇 |
基础科学 | 81篇 |
153篇 | |
综合类 | 579篇 |
农作物 | 34篇 |
水产渔业 | 23篇 |
畜牧兽医 | 58篇 |
园艺 | 38篇 |
植物保护 | 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46篇 |
2015年 | 53篇 |
2014年 | 80篇 |
2013年 | 56篇 |
2012年 | 110篇 |
2011年 | 108篇 |
2010年 | 79篇 |
2009年 | 61篇 |
2008年 | 66篇 |
2007年 | 48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1.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重庆坡耕地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坡耕地是耕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坡耕地时空格局演变规律及驱动因素,有益于为合理利用坡耕地资源及生态功能修复与保持提供参考。基于2000-2018年坡耕地空间分布信息,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局部空间自相关(Loc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LISA)、地理探测器(Geodetector)等方法,从坡耕地时空变化特征、坡耕地冷热点格局和坡耕地变化驱动因子等方面开展,揭示重庆坡耕地时空分布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与2000年相比,2018年重庆坡耕地面积减少2.40%,坡耕地2.23 万km2,占耕地59.35%。6个区县(渝中、江北、江津、南岸、大渡口、石柱)年均坡耕地变化动态度大于1%,不同区县坡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差异明显。2)近18年坡耕地与林地、草地、水田、建设用地等地类发生显著转移,转出、转入总体较均衡,其中坡耕地退为林地主要集中位于秦巴和武陵山区的石柱、武隆、丰都、云阳等区县,在土地利用转移过程中坡耕地面积呈小幅度减少趋势。3)坡耕地局部空间自相关异质性较显著,大多数区域坡耕地面积呈高-高和低-低聚集状态,热点区集中在渝东北区,冷点区分布在渝西区和主城区。4)林业产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粮食产量、乡村从业人员、农林水支出等经济、社会及政策因素是主要驱动因子,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大部分为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其中解释力较大的交互驱动因子为粮食产量/坡度(2005年,0.92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常住人口(2018年,0.910),海拔、降雨等自然因素对坡耕地变化有一定影响,但经济发展、政策调控、农民收入、城市扩张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坡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结果可为重庆以及西南山地丘陵区坡耕地资源保护与格局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2.
准确测试土壤水分扩散率是研究水分在土壤中运移的关键之一。针对水平吸渗法测试土壤水分扩散率易受边界效应影响的问题,该研究构建解析-修正法,以提高测试结果的精度。假设第一类边界条件下,一维水平入渗Richards方程解的形式与其对应线性化方程的解析解相似,结合常数变易法,推导了一维水平入渗Richards方程的近似解析解。将有限长土柱中测点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数据分为受边界影响和不受边界影响两部分,采用近似解析解修正受边界影响的数据,再采用水平吸渗法确定土壤水分扩散率,以此建立测试土壤水分扩散率的解析-修正法,并通过数值模拟试验和室内试验讨论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采用解析-修正法得到的土壤水分扩散率与真实值的决定系数均在0.900以上,室内试验不同测点间测试结果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950。由此可见,该方法可以准确地确定土壤水分扩散率。研究可为土壤水运动的模拟提供可靠参数。 相似文献
93.
针对现有茶叶病害识别方法病害信息挖掘不足导致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离散小波变换(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DWT)和MobileNetV3融合的茶叶病害识别模型CBAM-TealeafNet。为增强网络对病害频域特征的检测能力,将2D DWT获取的频域特征与bneck结构提取的深度特征融合,形成频域与深度特征融合的识别网络。为提高特征提取能力,在bneck结构中,嵌入卷积块注意模块 (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 CBAM),为特征通道分配相应权重。为解决样本类别不平衡对识别模型性能的影响,利用焦点损失函数取代交叉熵损失函数以提高识别精度。经验证,CBAM-TealeafNet在5种不同茶叶病害上整体识别准确率达到98.70%,参数量为3.16×106,相对MobileNetV3,准确率提升2.15个百分点,参数量降低25.12%。该方法可为茶树叶部等作物病害轻量级识别研究提供模型参考。 相似文献
94.
在对甘肃荚蒾属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 整理并描述了27个分类群的生境、分布以及观赏性状, 包括叶、花、果实等, 并结合该属植物的资源现状, 提出了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5.
热触发式流量/液位开关是一种监控流量或液位变化的传感器,主要是在探头部分使用了测温元件以及一个用来加热测温元件的低功率加热经的响应时间可以小到2s,于各种液体或气体,可以在一定的介质,压力,温度或粘率范围内使用。 相似文献
96.
从使用者的生理、心理、情感的行为需求以及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行为需要出发,对"金地国际城"居住小区的人性化景观服务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城市居住小区人性化景观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97.
讨论短语是否成立的问题并总结出一些规律。我们发现语义、结构层次和韵律是影响短语成立的重要因素。语义特征从多方面影响短语的成立,是最主要因素。结构层次和韵律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短语的成立。 相似文献
98.
黑龙港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序变化和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位于黑龙港流域的武强、深泽、饶阳、晋州、献县5站1957-2009年日最高气温、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风速、日照时数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算法,计算各站不同时间尺度ET0,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分析其趋势倾向,并应用滑动R/S分析方法研究该流域不同时间尺度ET0时间序列的分形特征。线性趋势分析显示,各站历史上自1957年以来的ET0年总值的气候倾向率在-33.81-10.79mm.10a^-1,即均呈下降趋势,但变化倾向率不同;各月ET0倾向率在-11.27-2.02mm.10a^-1,大多数为负值,其中5、6月份各站的下降趋势最大;春、夏、秋、冬季ET0倾向率为-15.87-1.30mm.10a^-1,且夏季各站之间的差异较大,尤以饶阳站与其他4站间的差异最大。气候要素倾向率的对比分析表明,5站参考作物蒸散量总体下降趋势的基本特征主要是由于风速下降、日照时数减少、日最高最低气温上升造成的;5、6月份下降趋势明显则主要是由于风速下降、日照时数减少、日平均气温上升减缓、相对湿度上升明显造成的;饶阳站与其他4站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在于2、3、11、12月风速下降和日照时数减少以及日最高最低气温上升趋势减缓、相对湿度和气压下降明显,以致这些月份的ET0倾向率大于0,形成秋季和冬季ET0倾向率大于0,年尺度ET0年际变化下降趋势不明显。R/S分析结果显示,5站全年和各季ET0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均大于0.5,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分维数均小于1.5,说明各站全年和各季节ET0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具有持续性,即ET0在未来将呈较明显的下降趋势,这种趋势在除饶阳外的其他站月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相似文献
99.
该文分析了已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0a的芜湖县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状况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县各镇耕地土壤有效磷除陶辛镇属强变异外,其余各镇均属中等变异。各镇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在13.90~21.71mg/kg,较2005年,Ⅴ和Ⅵ级土壤所占比例明显下降,Ⅱ、Ⅲ、Ⅳ级土壤比例显著增加。研究旨在为土壤养分科学管理和平衡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根据1959—2011年马鞍山市、含山县、当涂县、和县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雷暴资料、2005—2010年安徽省闪电定位监测资料,运用surfer、ArcGIS软件以及本地GIS信息分析了马鞍山地区雷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空间上马鞍山多雷区主要集中在含山县中东部、和县北部、市区北部;时间分布上雷暴日数呈下降趋势;季节性分布上主要集中夏季;日变化明显,主要发生在午后13:00至夜间;年际变化呈明显的波动下降的特点,并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雷暴日数下降趋势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