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43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11篇
  173篇
综合类   325篇
农作物   57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41.
苦丁茶香气的化学组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改进的SDE装置萃取后应用气相色谱和色-质联用技术,分析了苦丁茶香气的化学提成,结果在苦丁茶精油的146个色谱峰中鉴定出91种化学成分,占该精油总量的85.93%,含量较高的十六碳酸,9,12-十八碳二烯酸,1,2-苯二甲酸二异辛酯,1,2-苯二甲酸双(1-甲基)庚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甲基-4-(1-甲基乙烯基)环己烯,丁基-羟基甲苯和2-香豆酮。  相似文献   
642.
芳香烃化合物降解菌CP5的降解特性及降解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酚作为碳源从化工厂污水样品中富集筛选出降解能力较强的降解菌CP5,该菌能利用多种芳香烃化合物生长。16S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菌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CP5可以在48h内将500mg/L的苯酚完全降解。从该菌株中扩增获得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基因,该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与P.putida NCIB9816-4以及P.fluorescens PC20的双加氧酶具有最高同源度,均为99%。CP5菌株对芳香烃化合物的生物修复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43.
不同季节四川工夫红茶香气成分的SPME-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对采自春、夏、秋3个季节的四川工夫红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07种香气化合物,其中春茶81种,夏茶46种,秋茶79种,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叶醇、水杨酸甲酯、苯乙醇、橙花叔醇等31种成分是各季四川工夫红茶的共有成分;在主体香气成分方面,春茶中检出香叶醇、芳樟醇、水杨酸甲酯等18种,夏茶中检出苯乙醇、芳樟醇氧化物Ⅱ、芳樟醇氧化物Ⅳ、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等15种,秋茶检出香叶醇、芳樟醇、苯乙醇、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等18种;春茶和秋茶表现出花香可能与香叶醇、芳樟醇、水杨酸甲酯等含量较高有关,而夏茶和秋茶表现出的桔糖香可能与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有关;春、夏、秋3个季节四川工夫红茶Wickremashinghe-Yamanishi比值分别为0.26、0.62和0.23,表明在香气品质方面秋茶较优,其次为春茶,夏茶稍差,与感官审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44.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苏丹草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效果,在有、无氮磷钾肥的条件下,对苏丹草的生长发育和石油的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90 d的修复,施肥处理的石油烃去除率比无施肥处理的对照高10.31%;苏丹草的株高、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而叶绿素a/b和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均有所降低;芳烃(16种多环芳烃)的去除率和烷烃(C8~C40)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7.39%和6.44%。不论是对照还是施肥处理,烷烃的去除效果均优于芳烃。  相似文献   
645.
为研究不同烤烟品种致香物质的差异,筛选特色优质烟叶品种,对云南文山烟区3个主栽品种K326、KRK26和云烟87的致香物质进行了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K326、云烟87和KRK26的致香物质含量差异明显,同时采用两种分析方法能能较好地比较不同品种间致香成分的关键成分和整体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46.
PAHs胁迫对菜心品质及其解毒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环芳烃(PAHs)胁迫对菜心品质及其解毒系统的影响,了解PAHs对菜心的胁迫机理,为保障蔬菜质量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16种PAHs胁迫菜心,检测各处理菜心的单株鲜重、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Vc)和粗纤维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情况,分析各品质指标和相关酶活性与PAHs的关系.[结果]900.0μg/L PAHs胁迫使菜心单株鲜重降低12.65%;300.0~900.0μg/L PAHs胁迫使菜心Vc和叶绿素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增加,导致色泽改变、口感变差,但可增加菜心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启动菜心机体免疫系统;低浓度(300.0μg/L)PAHs可致菜心的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口感变差.PAHs胁迫使菜心相关酶活性发生上调或下调作用,进而解除PAHs胁迫,其中,SOD活性降低;CAT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变化趋势,但升幅或降幅小于对照(CK);POD活性随着胁迫时间延长而降低,表明CAT与POD在功能上共同承担了部分解毒功能;600.0μg/L PAHs可促进APX活性增强;PPO活性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有利于机体实现自我修复过程.[结论]在PAHs胁迫下,菜心品质变差;低浓度(300.0μg/L)PAHs胁迫可提高其CAT和POD活性,中浓度(600.0μg/L)PAHs胁迫有利于提高SOD活性,以降低蔬菜体内PAHs积累.  相似文献   
647.
筛选获得一株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经生理生化与16S r DNA鉴定,获得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147(Pseudomonas aeruginosa 147)。发酵产物经过薄层色谱、红外扫描分析其发酵产物为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Biosurfactant,BS),单因素最佳发酵条件优化为碳源、氮源和碳氮比分别为花生油、硫酸铵和25∶1,最佳培养温度为30℃,pH值为8,Na Cl浓度为5 g·L-1。在最佳条件下培养36 h,发酵液的表面张力值比原来降低了42.08 m N·m-1,且能平稳保持至144 h。在108 h细菌生物量最大,为2.63 g·L-1,此时产生的糖脂最多,可达2.02 g·L-1。生物表面活性剂对不同环数的多环芳烃类物质(荧蒽、芘、苯[a]芘)的增溶效果实验表明:随生物表面活性剂添加量的增大,不同PAHs溶解度均增大;相同浓度生物表面活性剂添加条件下,高环多环芳烃(苯[a]芘)的增溶效果低于低环多环芳烃(荧蒽、芘)。  相似文献   
648.
抛秧密度对香稻产量形成特征及调控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抛秧密度对香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并提出香稻高产形成的适宜调控措施,本研究以香稻品种巴斯马蒂和农香18为材料,抛栽密度分别为1.8×105、2.4×105、3.0×105、3.6×105、4.2×105穴/hm2,研究大田条件下抛栽密度对香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试验表明,当抛秧密度为1.8×105~3.0×105穴/hm2时,随着抛栽密度的增加,巴斯马蒂和农香18成熟期的稻草重和总生物量显著增加,水稻的收获指数却显著降低。当抛栽密度为3.0×105~3.6×105穴/hm2时,巴斯马蒂和农香18的收获产量较高。而且,水稻的收获产量与总穗数和千粒重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总穗数对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占产量贡献总值的73.96%,其次为结实率、每穗总粒数及千粒重。  相似文献   
649.
为了解阿哈水库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情况,采用加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阿哈水库表层沉积物中 PAHs 进行检测分析,并运用效应区间低、中值法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在美国环境保护署(EPA)优控的16种 PAHs 中,阿哈水库表层沉积物中共检出15种,总含量介于107·6~142·1 ng/g,平均值为119·9 ng/g,以3环芳烃为主,主要来源于石油类污染。阿哈水库沉积物中 PAHs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处于较低风险水平,仅苊含量介于生态风险效应区间低值(ERL)和中值(ERM)之间,存在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650.
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沿海城市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飞速的经济发展、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以及有机氯农药的历史使用等原因,使得广东省内环境介质受到持久性卤代烃和重金属污染,这些污染物最终主要通过食物影响到处于生物链终端的人类.本文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东省经济较发达的12个沿海城市居民的膳食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膳食营养状况.同时,结合该地区食物中持久性卤代烃和重金属的污染水平,对居民通过食物摄入的污染物进行人体暴露水平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省沿海城市居民对蛋类、豆制品、乳品及水果的消费量均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而蔬菜、禽肉和谷物的摄入量却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与国家推荐摄入量相比,居民对蔬菜的摄入量仅为推荐量的一半,乳品的摄入也明显偏低.若以每标准人为单位,广东省沿海居民日均摄入能昔低于全国平均值,占参考摄入量的90%,视黄醇、硫胺素、核黄素的日均摄入量也低于我国推荐值,而蛋白质和脂肪的日均摄入量则明显超出推荐值.而且,广东省沿海城市居民每日通过食物对持久性卤代烃的摄入量没有超过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规定的每日允许摄入量.讨论了膳食中铅、砷、镉、铬4种金属的人体暴露情况,金属铅、砷和铬的暴露水平处于安全线内,但是金属镉的日均摄入量与FAO/WHO规定的最大耐受量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