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7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4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3篇 |
农学 | 35篇 |
基础科学 | 11篇 |
173篇 | |
综合类 | 330篇 |
农作物 | 57篇 |
水产渔业 | 30篇 |
畜牧兽医 | 16篇 |
园艺 | 21篇 |
植物保护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48篇 |
2016年 | 49篇 |
2015年 | 26篇 |
2014年 | 43篇 |
2013年 | 34篇 |
2012年 | 39篇 |
2011年 | 54篇 |
2010年 | 42篇 |
2009年 | 45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43篇 |
2006年 | 39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5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21.
622.
绿茶饮料贮藏期间主要生化成分和典型香气成分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绿茶饮料在贮藏期间主要生化成分、芳香成分的变化及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茶饮料在贮藏期间总酚含量呈下降趋势,贮藏12月后总酚减少26.6%;主要儿茶素EGCG含量下降明显,贮藏6个月和12个月后,饮料中EGCG的损失率分别达57.2%和91.9%。茶饮料在储藏过程中有H2O2产生,且H2O2的含量呈动态变化;游离氨基酸在贮藏一个月后损失率约为68%,当贮藏4个月后,其总量又有所增加;绿茶饮料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均明显增加,饮料中典型的呈香物质,如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香叶醇、β-紫罗兰酮、己醛、橙花醇、苯甲醛的含量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利用SA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生化成分的变化与典型香气成分变化呈正相关;其中,儿茶素氧化和H2O2含量变化导致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香叶醇、β-紫罗兰酮、苯甲醛和橙花醇含量增加;氨基酸和H2O2的变化导致己醛含量增加。进一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儿茶素氧化是导致饮料香气成分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623.
624.
Rodney Lacret Daniel Oves-Costales Cristina Gómez Caridad Díaz Mercedes de la Cruz Ignacio Pérez-Victoria Francisca Vicente Olga Genilloud Fernando Reyes 《Marine drugs》2015,13(1):128-140
A bioassay guided fractionation of the ethyl acetate extract from culture broths of the strain Streptomyces zhaozhouensis CA-185989 led to the isolation of three new polycyclic tetramic acid macrolactams (1–3) and four known compounds. All the new compounds were structurally related to the known Streptomyces metabolite ikarugamycin (4). Their structural elucidation was accomplishe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electrospray-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ESI-TOF MS) and 1D and 2D NMR analyses. Compounds 1–3 showed antifungal activity against Aspergillus fumigatus, Candida albican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相似文献
62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香甜鲜复合诱食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43±4)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大白仔猪72头,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和2 kg/t的香甜鲜复合诱食剂。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 kg/t香甜鲜复合诱食剂能够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饲粮中添加香甜鲜复合诱食剂对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和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影响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2 kg/t香甜鲜复合诱食剂能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提高生长性能。本试验条件下推荐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2 kg/t香甜鲜复合诱食剂为宜。 相似文献
626.
施用锌、铁、镧肥对香稻米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杂交香稻组合培杂软香和常规香稻品种桂香占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锌、铁、镧肥对香稻米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锌基施和喷施及氯化镧基施处理均能显著地提高培杂软香和桂香占的整精米率,6个锌、铁、镧肥施用处理均能显著地增加桂香占的整精米率而降低其垩白粒率,氯化铁基施和喷施处理亦能显著地降低培杂软香的垩白度;氯化锌喷施处理能显著地提高培杂软香和桂香占的结实率和产量,氯化镧和氯化铁喷施处理亦能显著提高桂香占的产量。 相似文献
627.
茶树中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数垦最多的致癌物,可进入植物、动物和人体,危害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本文介绍了多环芳烃的主要性质、来源、危害及其在茶树中的研究现状和趋势.重点阐述了茶园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源监测、茶树对多环芳烃的吸收积累、多环芳烃在茶树各组织中的迁移和分布、对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加工工艺中多环芳烃的变化以及冲泡过程中多环芳烃的浸出率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我国茶叶生产和加工各环节中应研究和控制多环芳烃问题,以应对全球越来越严格的食品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628.
阿哈水库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来源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阿哈水库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情况,采用加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阿哈水库表层沉积物中 PAHs 进行检测分析,并运用效应区间低、中值法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在美国环境保护署(EPA)优控的16种 PAHs 中,阿哈水库表层沉积物中共检出15种,总含量介于107·6~142·1 ng/g,平均值为119·9 ng/g,以3环芳烃为主,主要来源于石油类污染。阿哈水库沉积物中 PAHs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处于较低风险水平,仅苊含量介于生态风险效应区间低值(ERL)和中值(ERM)之间,存在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629.
基于定量结构-生物降解性相关(QSBR)研究芳香族类化合物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分子电性作用矢量(MEIV)表征芳香族有机物的分子结构,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定量QSBR模型,同时采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筛选模型变量,建立了60个芳香族化合物生物降解最大去除率(QTOD)与其结构间的回归方程。另外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深入分析和检验模型的稳定性。建模的复相关系数(Rcum)、留一法(LOO)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Qcum)和外部样本校验复相关系数(Qext)分别为0.891、0.809和0.877。表明用MEIV表征芳香族有机物分子结构信息较好,所建QSBR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良好。 相似文献
630.
间作芳香植物对沙地梨园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间作芳香植物对梨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以沙地梨园间作香矢车菊、香薄荷、香荆芥、藿香蓟和柠檬罗勒为处理,自然生草为对照,分别于梨树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测定分析不同土层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土壤养分的含量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梨园间作香矢车菊和柠檬罗勒较对照显著提高各个发育时期和各土层中土壤微生物的数量,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真菌、细菌、放线菌的比例。和对照相比,其它处理对各发育时期和各土层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比例的影响呈现出多态效应。不同处理条件下梨树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各土层中微生物数量都高于幼果期,而且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的比例优于幼果期;不同处理条件下梨园0—20 cm土层内土壤微生物数量显著高于20—40 cm土层。各处理和对照相比对土壤养分的效果呈现多种差异;随着梨树发育时期变化,土壤养分含量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和梨园不同土层中的变化趋势不同。相关分析表明,在沙地梨园间作芳香植物条件下,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与土壤养分诸元素间也存在着多种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间作芳香植物对于沙地梨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群落中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的比例与土壤中有效态养分含量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其中柠檬罗勒对提高梨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养分含量的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