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71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61篇
  86篇
综合类   11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探寻套作甘薯高产优质的氮肥运筹方式, 以甘薯套作及单作为主区, 定量氮肥全部基施、分2期和分3期运筹为副区, 于2015—2016两年度探讨了不同处理对2个甘薯品种(渝紫7号和万薯10号)块根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2个品种无论单作或套作, 定量氮肥分2期或分3期运筹显著提高甘薯块根产量、单薯重、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 套作中定量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2个甘薯品种商品薯率影响不显著, 但单作中分3期运筹时最高; 万薯10号块根β-胡萝卜素含量以定量氮肥分3期运筹最高, 渝紫7号块根花青素含量以分2期和3期运筹最高, 2个品种块根淀粉含量以氮肥全部基施最高。套作降低了除甘薯块根可溶性糖含量外的其他营养品质以及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但套作定量氮肥分2期或3期运筹, 可使这些指标达到或优于单作氮肥全部基施水平。为提高块根淀粉含量, 定量的氮肥宜采用全部基施, 为同时优化其他营养品质、提高甘薯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定量的氮肥宜采用分2期或分3期运筹。  相似文献   
72.
提出一种新的3因素随机裂区试验设计,给出了自由度与平方和分解方案,以及固定模型、随机模型及2种混合模型的均方构成,同时提出了随机模型误差方差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3.
74.
赵海璇  马礼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782-15783
在沽源县红旗滩小流域陡坡地,选取地貌、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具有较强代表性的红泥滩村北山坡为研究地,设置未治理坡面径流小区、水平沟治理坡面径流小区、鱼鳞坑治理坡面径流小区3个观测小区。于2007~2009年的雨季连续监测、对比各径流小区的土壤流失量。结果表明:在坡度、坡向、植被盖度和降水特征等要素基本一致的条件下,水土保持措施效果由好到差依次是水平沟治理坡面径流小区、鱼鳞坑治理坡面径流小区、未治理坡面径流小区。坝缘山地陡坡地水土流失治理应提倡使用水平沟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75.
深层坑渗灌田间单点入渗湿润锋分布特性及拟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深层坑渗灌灌水后湿润锋的分布规律,通过大田原状土上的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和不同灌水器管径对不同深度湿润锋水平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质地较粗的原状土壤条件下,水平湿润直径的最大值一般出现在深度约30~50 cm之间的土层,灌水器管径200 mm和灌水量30 L/次所达到的灌水效果比较好。此外,建立了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深层坑渗灌的单灌水器拟合模型。经过初步评价认为:该模型计算误差在10%以内,计算精度较高,是一种符合深层坑渗灌湿润锋分布规律的函数形式。  相似文献   
76.
对大连瓦房店地区10 a树龄红富士苹果树进行不同的钙、镁肥的施肥处理,在喷与不喷硫酸镁溶液的基础上分别进行硝酸钙土施和喷施以及氨基酸钙喷施,探讨苹果叶片和果实营养元素含量及苹果"苦痘病"病果率状况。结果表明:钙的不同施肥方式和不同钙镁组合处理对苹果树各器官营养元素以及病果率影响差异很大。单独施钙和钙镁配合施用均不同程度提高了叶片中N、P、K、Ca、Mg的含量,而单施镁会降低营养枝叶片中Ca含量。Ca、Mg单施和配施均显著提高了果实中的P含量;Ca对苹果果实N吸收累积具有抑制作用;而Mg则有促进作用。与CK比较,单施Mg处理使得病果率提高了9.5%;单施Ca处理较Ca、Mg配施防病效果更明显。各施钙处理均显著降低了苹果"苦痘病"发病率;不施Ca、Mg处理病果率为4.2%,喷施氨基酸钙、硝酸钙和土施硝酸钙处理病果率分别为0.9%、1.4%、1.2%,病果率依次降低了79%、67%、71%;在施钙的基础上加施硫酸镁后病果率分别为1.9%、2.4%、2.2%,病果率依次降低55%4、3%、48%。钙肥处理以氨基酸钙肥喷施效果最好,而镁肥会加重苹果"苦痘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7.
Crop species differ in root plasticity response to localised P suppl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effect of localised phosphorus (P) fertiliser placement and in particular, deep P fertiliser placement, on the comparative root growth and P uptake of fibrous vs tap‐rooted crops is not known.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root growth and P uptake of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canola (Brassica napus L.), and narrow‐leaf lupin (Lupinus angustifolius L.) in a split‐root system and in columns with deep (19 cm) or shallow (5 cm) P fertiliser sources in glasshouse conditions. In the split‐root system, plants of all three species grown under heterogeneous soil P conditions absorbed more P and produced greater root and shoot biomass than those under homogeneous P supply. Root plasticity differed between species under heterogeneous soil P supply: canola and wheat allocated relatively more root biomass and root length to the high P zone than narrow‐leaf lupin. In the column experimen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amount of P accumulated in shoots of any crops grown in the deep vs shallow P fertiliser treatments. Root proliferation occurred within the shallow and deep‐P fertiliser bands in all three species; however, root distribution above or below the bands did not differ between deep or shallow P fertiliser treatments in any species. Whilst root plasticity responses to heterogeneous soil P supply differed among species, root architecture (fibrous vs taproot) did not confer any advantage or disadvantage to the acquisition of P from deep vs shallow P fertiliser bands. Moreover, whilst roots proliferate in the vicinity of P fertiliser bands, root distribution outside of the bands appears to remain unaltered in both fibrous and tap‐rooted crops during early growth.  相似文献   
78.
为了提高蓄水坑灌条件下土壤氮素的利用率,建立了蓄水单坑土壤氮素迁移转化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体积法进行了求解,并利用室内蓄水单坑灌施尿素条件下土壤水分和氮素运移转化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蓄水单坑灌施尿素1 700 mg/L条件下,土壤铵态氮主要分布在20~70 cm深度范围内,1~3 d内土壤铵态氮含量明显增大,7 d后开始减小;土壤硝态氮主要分布在湿润锋附近,1~7 d内硝化作用逐渐增强,20~70 cm范围内硝态氮浓度不断增大。土壤含水率、湿润锋、铵态氮、硝态氮含量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说明所建立的蓄水单坑土壤氮素迁移转化的数学模型是正确的,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是可行的。该模型可较好地模拟蓄水坑灌单坑土壤氮素迁移转化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79.
基于规则的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控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高配备混联式液压混合动力的城市公交车的燃油经济性,充分发挥液压混合动力系统高功率密度的优点,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规则的控制策略。通过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建立混合动力系统仿真模型,研究基于规则的控制策略在城市客车用混联式液压混合动力系统的适应性、节油效果等。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基于规则的控制策略,配备混联式液压混合动力系统的城市客车可实现23.4%的节油率。  相似文献   
80.
黄土丘陵沟壑区煤矿沉陷耕地复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索开发适宜黄土地貌和气候特点以及黄土丘陵采煤沉陷损伤规律的土地复垦模式,对于实现该区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的耕地保护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基于开采设计、沉降观测参数和MSAS软件,预测山西兴县斜沟煤矿一采区沉陷损毁土地面积为16.54 km2,损毁土地类型以耕地和草地为主,其中轻度破坏耕地面积3.70 km2,中度破坏耕地面积2.41 km2,重度破坏耕地面积0.17 km2。结合黄土丘陵沟壑低潜水位区土地损毁特征和区域生态保育和国土整治目标,拟对轻度破坏的1.65 km2耕地采用裂缝充填和土地平整复垦措施,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对轻度、中度和重度破坏的4.63 km2耕地采用坡改梯的土地复垦工程措施进行复垦,实现增加耕地面积0.40 km2,每年减少水土流失4.94万t,提高了耕地质量等级。研究认为,结合企业复垦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对采煤沉陷破坏的耕地采取坡改梯复垦是该区域损毁耕地复垦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