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351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3篇
  54篇
综合类   388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油松单亲子代苗期生长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陕西省3个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种子园和1个优良种源区的优树单亲子代苗期生长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油松林分、家系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家系方差分量大于林分;不同种子园和同一种子园的不同家系苗期生长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生长最好的家系比生长最差的家系苗高生长大1倍以上;油松家系种子千粒质量之间变异较大,变异幅度为20.04~65.10 g,种子千粒质量与地径相关紧密而与苗高相关一般;油松苗高和地径的遗传力较高,运用生长量指数,评选46个优良家系,可获得苗高和地径16.32%~27.86%和6.39%~23.08%的遗传增益,增产效果十分显著.表7参12  相似文献   
72.
油松幼龄材材性兼论速生材改良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山西中条山油松为试材,测定结果表明,株内幼龄材与成熟材的材性差异是,前者管胞长度短、胞壁薄,微纤丝角度大,年轮较宽,径弦向干缩系数小,树干基部基本密度稍大,浸提物含量高,但其力学性能差,顺纹抗压、顺纹抗拉、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分别比后者低13.7×10~(-2)、47.7×10~(-2)、11.4×10~(-2)和26.2×10~(-2),不易作承重弯曲构件。根据上述试验结果,讨论了通过林木育种、营林措施和确定合适的轮伐期等途径可以减少幼龄材的比例,改善其材质,以及改进传统的加工工艺,以合理利用速生材。  相似文献   
73.
土壤处理对油松育苗及猝倒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纯黄土及腐殖质土按不同比例混合,或加入不同种类、不同剂量的杀菌剂等方法,对育苗所用营养土进行不同处理,对油松苗期生长情况及猝倒病发生情况的调查发现:营养土中含1/3以上腐殖质时,有利于油松苗木的生长,且松苗猝倒病的发生程度较轻;药剂处理对油松苗木生长量无明显影响,而对控制猝倒病的发生有显著作用;在加入FeSO4的基础上,再加入多菌灵或地菌净中的任意一种药剂会对松苗猝倒病起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4.
油松抗寒性与种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人工冰冻和电导法测定了油松种源试验林中不同生态型林木针叶的抗冻性及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油松不同气候生态型之间,在11月初已有显著的差异,东北型抗冻性最强,其次是中部型、东部型、西北型,再次是中西型、西南型,最差的是南部型。到仲冬时节,各生态型的抗冻性普遍增强,但彼此之间的差别减小。到早春,各生态型的抗冻性大为减弱,并且彼此之间的差别消失。对抗冻性与原产地的地理位置的相关分析表明,纬度越高,经度越大,抗冻性越强。在我们采用的气候指标中,与抗冻性关系最大的是一月平均温,即低温季节的温度状况对于抗冻性的形成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75.
油松树脂道上皮细胞具有大量质体,质体外被内质网鞘,内质网鞘与核膜和胞质内质网相连接。各个细胞器中均有嗜锇物质。同时,在其质膜边缘,质膜与细胞壁之间,疏松细胞壁以及腔道中,也有嗜锇物质。另外,上皮细胞壁上具有纤丝排列疏松形成的通道,上皮细胞壁之间具有大量胞间连丝。  相似文献   
76.
对油松第一、二批种源试验的五个指标进行了多点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源与立地交互作用均极显著。其中七年生保存率种源与立地交互作用最强。利用Finlay和Wilkinson提出的方法,对油松七个生态型种源的适应性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型和中部型适应性强,在各地生长水平也较高;东北型和西北型仅适应干旱寒冷地区;中西型、西南型和南部型适应性也差,仅能适应比较温暖多雨的地区。当地种源一般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77.
大青山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30 a生油松人工林中设置5块不同密度的标准地,分别选定样木,测其地上部分生物量,再换算到整个样地的平均生物量。结果表明:相似立地条件下,30 a生油松人工林在2 200株/hm2~4 400株/hm2一定密度范围内地上部分总生物量随样地林分密度递增而增大,总叶面积却随密度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78.
火地塘林区油松林的群落类型及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Noy-Meir分离法和PCA排序分析,把火地塘林区油松天然林的优势灌木划分为照山白、绿叶胡枝子、粉背黄栌、华北绣线菊等4个生态种组;据此将油松群系划分为3个群丛组。绿叶胡枝子—油松林和黄栌—油松林这两个群丛组多为单层同世代异龄林,其演替趋向为松栎混交林;照山白十六道木—油松林群丛组为复层多世代异龄林,是相对稳定的以油松为优势的群落。  相似文献   
79.
山西省吉县人工油松林水土保持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入渗、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和土壤水分动态等几个方面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山西省吉县人工油松林水土保持效益。结果表明,油松林具有明显的水土保持效益;水土保持效益受林龄和林分结构的影响,林龄越大,水土保持效益越显著;混交林的水保效益高于纯林。本文还对影响地表径流及土壤侵蚀的各因子作了逐步回归分析,并用谐波分析方法和Spearman秩相关方法建立了土壤水分含量拟合方程,找出了影响水分含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80.
太岳山油松人工林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该文研究了太岳山油松人工林不同郁闭度林分以及荒地生长季节内的土壤水分动态。结果表明:整个生长季节内,荒地与林地贮水量差异并不显著,但森林郁闭度越大,贮水量越小.土壤含水量主要受降雨、蒸腾和蒸发的影响,干旱季节,林地蒸腾占主导地位,土壤剖面出现20~40cm的根系分布层偏下层土壤含水率最低,且郁闭度越大,该最低值越小;随着雨季的到来,各层土壤含水率的最大值依次出现,且郁闭度越大,该最大值越大,也出现的越迟;雨季过后,蒸发转变为主要因素,林地土壤含水率大于荒地。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越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