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6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52篇
农学   72篇
基础科学   57篇
  182篇
综合类   231篇
农作物   10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48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1.
通过探讨餐厨废弃物土壤调理剂对改良土壤质量、促进作物生长的综合效果,旨在为水稻高产稳产提供技术支撑。采用田间试验,比较不同施用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餐厨废弃物土壤调理剂能有效改善土壤pH,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等养分含量,具有较好地提升土壤肥力的作用。但土壤水溶性盐含量整体随调理剂用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存在盐分积累的风险。此外,由于该调理剂氮含量较高,施用量过高使水稻生长存在贪青晚熟、倒伏较严重等情况,导致产量下降。综合分析土壤改良、盐分积累和水稻增产,T3和T4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2.
为研究不同配比生物炭基土壤调理剂对酸性菜田土的改良效果,以生石灰、粉煤灰、钢渣和生物炭为原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4种原料不同配比生物炭基土壤调理剂对酸性菜田土壤的改良效果及对油麦菜养分吸收、产量的影响。试验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生石灰、粉煤灰、钢渣用量水平为0、2.5、5.0g·kg-1,生物炭用量水平为0、25.0、50.0g·kg-1,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次重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配比生物炭基土壤调理剂后,土壤pH显著提高0.82~1.75个单位,土壤交换性钙、阳离子交换量(CEC)分别显著增加38.52%~122.63%、41.10%~78.65%(P<0.05);土壤微生物丰富度提高,其中溶杆菌属(Lysobacter)、马赛菌属(Massilia)等微生物增加最为明显;油麦菜对N、P、K的吸收量增加7.94%~64.79%,产量增幅达8.03%~16.68%;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降低,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不显著;施用适宜配比的生物炭基土壤调理剂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镁含量以及土壤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研究表明,生物炭基土壤调理剂对酸性菜田土壤具有良好的改良效果,当生石灰、粉煤灰、钢渣和生物炭的施用量分别为5.0、2.5、5.0g·kg-1和50.0g·kg-1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3.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9种水稻产量和铅、镉的差异,并研究了9种调理剂在水稻不同生长其施用对晚稻产量及稻米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1)泰优398中铅和镉的含量均较低,且均未超标;最优的水稻品种为早丰优华占,其次是泰优398和桃湖优莉晶;(2)调理剂A和钝化剂A作基肥处理后稻谷中铅超标,分别超出了20%和15%;仅有石灰处理的稻谷中铅的含量降低了20%;稻谷中镉均未超标;微肥作基肥施加后稻谷中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处理后稻谷产量均有增加,其中调理剂B施加后稻谷产量增加最多,增加了22.42%;石灰施加后理增加3.38%;(3)石灰和硒肥作追肥施加后稻谷中铅的含量均降低88.24%;硅肥、硒肥和铁肥作追肥施加后稻谷中镉分别降低了62.92%、52.81%和44.94%;石灰、铁肥和硒肥施加后稻谷产量降低0.04%、0.14%和5.25%;锌肥和硅肥施加后稻谷产量增加10.08%和0.16%;硅肥和石灰作追肥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4.
韩苗 《中国饲料》2021,(4):140-143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巨大提升,假期出行旅游已成为国民重要的精神文明需求,但当前我国草原旅游业发展不够成熟,旅游活动增加对草原生态环境及牧草资源造成了一定影响,这其中既有积极的影响也包含消极影响,本文通过以当前我国草原生态系统环境承载能力为切入点,以草原生态系统一级牧草资源生长所需条件为前提,深入挖掘旅游活动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可能面临的破坏风险,从而找出草原生态环境及牧草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与建议,为草原生态系统及牧草资源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115.
针对牧草病害诊断的特点,结合框架知识表示的分层特点和规则表示法的过程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二者相结合的表示方法.该知识表示包括基础库和动态库,前者用来存放已经确定的数据,后者用来存放诊断的中间结果.基础库中又包括基础数据库、基础知识库和媒体库,数据库是一个关系数据库,根据牧草病害诊断的特点,采用分层建库的方式.知识库采用规则方式,按照病害名称建立.媒体库主要是辅助诊断而使用的图片、视频数据.动态库包括动态数据库和动态知识库,动态库的结构与基础库中的基础数据库、基础知识库一样.  相似文献   
116.
2012—2018年,以香格里拉退化亚高山草甸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连续封育,测定和分析恢复演替过程中植被地上生物量和植物学组成及其变化趋势,并运用中度干扰假说判断试验区退化草地的适宜封育年限和适宜载畜量。结果表明:与退化区相比较,封育第1年、第2年和第5年均显著提高了草地地上生物量,封育期间草地地上生物量呈现幂函数型增长趋势;草地的抵抗力和恢复力分别为518.8g/m^2和56.3个月;封育第5年草地中不可饲用植物(包含有毒有害植物)仍然占到29.2%,适宜载畜量2.81~3.37个羊单位/hm^2。该试验表明封育结合其他措施,将有利于更加有效地改善草地质量和提高草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7.
采用田间试验,单因素随机区组排列,以豆科牧草柱花草和禾本科牧草扭黄茅和孔颖草为试验材料,研究适量氮磷肥的施用对3种牧草旺盛期生长及土壤氮磷吸收的影响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未施氮磷肥比较,氮磷的施用有利柱花草、扭黄茅和孔颖草旺盛期(7-9月)的生长,3种牧草物候期有所延迟,可以提高3种牧草旺盛期绝对生长量,显著增加了孔颖草总生物量和氮吸收量(P<0.05)。与未施氮肥对比,施氮(施纯氮120 kg·hm-2)有利柱花草和孔颖草对氮的吸收,显著提高柱花草含氮量和孔颖草氮的吸收量(P<0.05),促进柱花草和孔颖草的生长,提高柱花草和孔颖草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提高扭黄茅地上部的生长量和生物量。与未施磷肥对比,施磷(施纯磷75 kg·hm-2)显著提高孔颖草氮的吸收量(P<0.05)。本研究为3种牧草和其他牧草氮磷的施用提供理论依据,即:适量的氮磷施用有利3种牧草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8.
邢颖  董瑜  杨艳萍 《中国饲料》2019,(19):114-119
本研究围绕苜蓿种植、加工、利用等产业链上的相关技术进行国际专利态势分析,研判苜蓿产业技术的研发态势,为促进我国饲草料研发提供参考。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方法,重点针对主要技术研发领域、研发热点及重要国家、机构的研发产出和布局开展深入分析。分析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苜蓿产业技术专利产出快速增加;其中,育种技术的专利申请数量及核心专利数量最多,转基因相关技术是热点研发主题;美国和中国专利数量领先,美国主要布局在育种、病虫草害防控和收获加工工艺与设备领域,中国主要布局在饲料与饲养、肥料和栽培农艺领域;重要专利申请机构主要来自美国、德国和中国。大型农业跨国公司是最主要的专利申请主体。育种、病虫草害防控和收获加工工艺与设备等领域的专利基本由大型跨国公司把控,绝大多数核心专利也基本来自大型跨国公司。研究表明,我国苜蓿领域专利研发发展迅速,但专利技术水平和专利研发布局仍有提高优化空间,应大力推动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  相似文献   
119.
The assessment of rangeland productivity in semi-extensively grazed arid rangelands is a prerequisite for livestock management in relation to sustainable use of pastoral resourc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rangeland productivity based on normalis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images. Data on phytomass were measured on 61 field samples in arid rangelands of Morocco, covering various rangeland categories during autumn (November) and spring (April), i.e. when phytomass is at low and high levels, respectively, for two consecutive years (2008 and 2009). Dekadal EROS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eMODIS) NDVI data were linearly regressed to field measurements for these four periods. Results show that phytomass values were correlated with NDVI during spring, with R2 and RMSE values of 0.82 and 0.3 t ha?1,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indicates there is a high potential for operational use of remotely sensed data to estimate rangeland phytomass of semi-extensively grazed rangelands.  相似文献   
120.
冀北地区桑牧粮间作防风固沙生态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地区生态环境特点及梯田坝坡种植条桑优点的研究,提出将条桑在张家口、承德地区推广,与牧草、粮等作物间作,形成适宜河北北方的防风固沙高效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