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5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417篇
林业   33篇
农学   228篇
基础科学   300篇
  1057篇
综合类   1646篇
农作物   188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6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浅析淮北地区麦茬直播稻栽培的安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响水县直播稻的安全齐穗与高产栽培的关系,通过对气象资料进行分析,明确了9月中旬初可作为安全齐穗的时间节点,并提出了水稻特性与品种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42.
在丽水市滩圩经过几年的引种雷竹试验,现已初具规模,生长良好,据此提出今后在滩圩引种发展雷竹的成功经验,应注意做好造林地、造林季节的选择,改良土壤,做好抗旱防涝等措施。  相似文献   
43.
王杏娟  祁先美 《粮食储藏》2007,36(2):45-47,52
在"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新型检验用砻谷机、碾米机及便携式米质判定仪开发>课题研究中,成功地解决了实验室检验用砻谷机在稻谷脱壳后谷糙分离效果和易损件的耐用性等关键性问题;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糙米分离系统,筛选出弹性和硬度均适宜的新型耐磨材料作砻谷机的胶辊材料,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易损件的耐用性和稻谷的一次性脱壳率,降低了脱壳过程中产生的糙米破碎率.检验用砻谷机,具有小型轻便、结构简单、噪音小、操作方便、经久耐用等特点,适用于各级实验室的稻谷品质检验.  相似文献   
44.
坡耕地退耕还林后的植被恢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生态公益林建设是坡耕地恢复森林植被最重要的模式 ,但对退耕还林后的植被恢复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却很少报道。本文选择在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中普遍发展的桤木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 ,对其植被恢复特点和规律进行了探讨。1 试验地概况选择坡耕地退耕还林后形成的桤木 (Alnuscremastogyne)生态林和弃耕 1年形成的杂草群落为研究对象。试验地位于四川西缘山地区的天全县境内 ,东经 10 2°4 5′ ,北纬 30°0 3′ ,海拔 80 0m ,坡度 2 6° ,坡向西北 ,坡位中部 ,母质为砂岩风化物 ,土壤类型为紫色土 ,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年平均降雨量 1735 …  相似文献   
45.
为研究装置干燥均匀性和稻谷干燥特性,通过多因素试验,以干燥温度、滚筒倾角、滚筒转速为影响因素,以干燥时间和干燥速率为评价指标,考察指标对稻谷干燥特性的影响,分析不同干燥工艺对稻谷爆腰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稻谷干燥时间和干燥速率的主次因素顺序为:干燥温度、滚筒倾角、滚筒转速,最优干燥工艺为干燥温度55℃、滚筒倾角2°、滚筒转速40r/min。验证试验通过含水率均匀度K判定,最佳干燥工艺参数为干燥温度55℃、滚筒倾角2°、滚筒转速60r/min。在此条件下,稻谷干燥时间为191min,干燥速率为0.036%/min,稻谷含水率均匀度为99.6%,稻谷干燥效果最优。研究结果可以为稻谷变温均质干燥装置研制和工艺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深松对苏打盐碱化旱田改良与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长江  李取生  李秀军 《土壤》2007,39(2):306-309
通过对不同深度深松对经过微咸水淋洗改良的中度和轻度苏打盐碱化旱田的土壤体积质量(容重)、含盐量和pH等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等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深松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经过淋洗改良的中度和轻度苏打盐碱化旱田的土壤体积质量、含盐量和pH,明显改善其土壤理化形状,有效地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显著提高作物产量。深松措施可作为苏打盐碱土改良与持续利用的有效耕作方式加以实施;深松方法以效果极为显著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原垄垄沟深松40cm,中耕时垄沟深松30cm为佳。  相似文献   
47.
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黄欠如  胡锋  袁颖红  刘满强  李辉信 《土壤》2007,39(4):608-613
利用干筛法研究了红壤性水稻土连续施肥23年后,各粒径土壤团聚体含量及其特征值变化.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NPKM、OM)与CK相比,可提高粒径3~5 mm土壤团聚体含量25.4%~24.6%,并分别降低粒径0.05~0.25 mm、<0.05mm团聚体含量70.6%~71.1%和113.6%~121.7%,差异达显著水平;单施化肥处理(N、NP、NPK)与CK相比,各粒径土壤团聚体含量无明显差异,表明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的影响主要受有机肥的控制.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而降低团聚体的分形维D值:水稻土团聚体的MWD、GMD与>3 mm团聚体含量和水稻年产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团聚体分形维D值则与>3 mm团聚体含量和水稻年产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因而土壤团聚体的MWD、GMD和分形维D值可较客观地反映土壤肥力的状态.不同施肥处理的水稻年产量与粒径3~5 mm团聚体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0.05~0.25 mm、<0.05 mm团聚体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表明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干筛分析条件下,粒径3~5 mm、0.05~0.25 mm、<0.05 mm团聚体含量可作为红壤性水稻土土壤肥力表征的物理性指标.  相似文献   
48.
水稻生产不仅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同时稻田作为一类特殊的人工湿地,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至关重要。上海稻田耕作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的三熟制转变为两熟制,到2010年代又从两熟制逐渐调整为一熟制。近年来,逐步形成了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耕作制度,部分地区成功探索了稻田种养结合的绿色生产模式,并逐步实现了品牌化生产。然而,上海水稻绿色生产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粮食稳产压力、资源与环境约束以及高度依赖财政补贴、自身盈利能力不足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今后稻田耕作制度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在确保耕地面积、稻田比例不下降与稳定单产潜力的基础上,稳定全市粮食产量;创新和集成绿色栽培技术,提升稻田湿地生态功能;深化稻米品牌建设,以品牌化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提升水稻绿色种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9.
为了优化鄂东地区稻田耕作制度,挖掘作物周年生产潜力,提高作物生产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通过连续4 a的定位试验,比较了油菜-玉米 (oilseed rape-maize,O-M)、油菜-水稻 (oilseed rape-rice,O-R)、油菜-节水抗旱稻 (oilseed rape-water-saving and drought-resistant rice,O-WDR)、小麦-玉米 (wheat-maize,W-M)、小麦-水稻 (wheat-rice,W-R)、冬闲-双季稻 (fallow- double season rice,F-DR)6种二熟制种植模式的周年生产力、生产效益、温光资源和氮磷利用以及土壤氮磷含量变化的差异。结果显示:周年经济产量以W-R模式最高,其次为O-R模式,而平均周年生产效益以O-R模式最高;氮利用率以O-R和W-R模式在鄂最高,磷利用率以O-R模式最高,温光资源利用效率则以F-DR模式最高。经过4轮复种后,O-R模式在鄂东地区具较高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及良好的生产效益,并有利于维持农田土壤肥力和降低氮流失风险,具有替代传统双季稻模式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
铁改性木本泥炭是一种新型环保有机类土壤调理剂,在稻田镉砷复合污染治理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为研究铁改性木本泥炭对稻田镉砷同步钝化效果的稳定性,在珠三角地区开展了三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加铁改性木本泥炭可显著降低稻米镉砷含量,下降率分别达到了41.3% ~ 57.6%和40.1%~55.8%;;可显著促进水稻增产,水稻单季撒施2 250 kg/hm~2铁改性木本泥炭,水稻增产810 ~1 125 kg/hm~2,增产率为14.3% ~18.4%;土壤的有效态镉和有效态砷含量同步降低,下降率分别为25.8% ~ 46.4%和42.6%~ 56.1%。而单施木本泥炭仅对稻米镉的吸收积累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单施铁粉仅抑制了稻米砷的积累。此外,施加铁改性木本泥炭后,土壤pH提高了0.33 ~ 0.44个单位,有机质增加了2.1 ~ 3.3 g/kg,阳离子交换能力(CEC)提高了1.0~2.6 cmol/kg。这表明铁改性木本泥炭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对比2016—2018三年(六季)铁改性木本泥炭修复稻田镉砷复合污染效果发现,3年间早稻稻米镉砷含量下降率、产量增幅的年际差异均较小,晚稻亦然,表明铁改性木本泥炭可以稳定地抑制稻米镉砷积累、提高稻米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