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2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林业   365篇
农学   368篇
基础科学   82篇
  128篇
综合类   1499篇
农作物   177篇
水产渔业   51篇
畜牧兽医   424篇
园艺   107篇
植物保护   11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86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的茶叶香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79—2019年WOS(Web of science)和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收录的茶叶香气品质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分别从年代、作者、机构、国家、研究热点、演进趋势等方面进行归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以后相关研究文献呈显著增长趋势,目前已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但各群体间的合作研究相对较少;在该研究领域,我国影响力最大,其次是日本和美国;热点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香气形成机理、香气物质提取方法、检测手段及关键香气物质等方面。综上结果,结合时区图谱,进一步指出茶叶香气的研究历程及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2.
橄榄是我国热带亚热带特色果树,栽培历史悠久。40年来,我国橄榄研究取得长足进步,在一些领域获得重大突破,有力地支撑了橄榄产业的发展。本文全面梳理40年来我国橄榄研究发展历程及取得的主要成绩,总结橄榄种质资源、栽培技术、果实品质、保鲜加工、药理活性和生物技术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针对我国橄榄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建议加强橄榄应用基础研究及产业关键性技术研发,推动橄榄产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73.
杨绍丽  吴仁锋  蔡翔 《蔬菜》2020,(12):22-26
综述了近年来在茭白胡麻叶斑病上的病害发生、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发病规律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论述了胡麻叶斑病的防治措施如选用抗病品种、农业防治、药剂防治、植物免疫诱导剂防治等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茭白胡麻叶斑病研究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未来需要加强茭白胡麻叶斑病病原物种群多样性、致病力分化以及于病原菌的浸染机制及致病机理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收集、筛选与鉴定茭白抗病种质资源,培育优良的抗性品种;开展茭白胡麻叶斑病抗药性监测及抗性机理研究;筛选新型生态友好的化学农药和低毒、高效的生防菌剂。  相似文献   
74.
纵条纹炭角菌具有镇静、催眠等药用价值,已实现工厂化、规模化栽培。为探究纵条纹炭角菌的研究进展,对其分类学地位、生物学特性、人工培养、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5.
以贵阳市小车河沿河河谷慢行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选取能够较好地反映慢行空间景观特征与景观效果的20处景观样点作为评价对象,运用基于心理物理模式的美景度评价法计算景观样点的美景度值,再通过景观要素分解量化得到景观要素评值,运用回归分析建立慢行空间美景度评价模型,进而对慢行空间美景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形态优美、具有强烈亲水特性的慢行空间评分较高,与周围环境融合度欠佳的慢行空间评分较低;影响慢行空间美景度最显著的3项景观要素为整体和谐度、水景比例、园路形式感,其中以园路形式感对慢行空间美景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6.
近年来,我国蚕桑产业已由原来单一的“种桑养蚕”发展到“种桑养人”和“种桑养畜”多业态并举的发展模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我国蚕桑产业新业态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该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是我国最早开始从事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与新产品开发的科研单位之一,通过以果叶两用、无核三倍体桑树品种粤椹大10的成功选育和推广为契机,桑椹果汁、桑椹果酒、桑叶茶、桑枝灵芝和维力康胶囊等一批新技术和新产品引领了全国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积极推动了传统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近30年来在蚕桑资源食药用、饲料用和肥料用研究现状,重点综述了在蚕桑资源多元化加工利用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7.
输油管道一旦泄漏不但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而且将对周围环境、沿线居民带来不利影响,掌握泄漏油品在周围环境中的渗流、地表扩散以及蒸发情况,对于开展管道应急处理和泄漏后果评价至关重要。结合陆上输油管道泄漏事故特点,从事故条件下的泄漏量、泄漏油品的流动扩散规律以及泄漏后果等方面入手,对成品油管道泄漏油品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为进一步研究泄漏油品在周围环境的扩散过程,预估泄漏后果并制定合理的应急处理方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8.
矿产资源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在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重金属等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介质中迁移,最终对矿区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矿区地质地貌复杂、土壤理化性质变异性大、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复杂、现有土壤污染修复不彻底等成为矿区土壤污染修复主要限制因素。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矿区土壤污染修复研究成果,系统提出了构建地形地貌修复基本理念,综述了原位提取、钝化、纳米材料、联合修复以及新理念五类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现有技术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提出了矿区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9.
我国民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低、竞争能力差,很难与跨国公司展开竞争。这就要求我们在加紧技术进步的同时不断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经验。但在这一过程中不能背离我国的经济、技术状况,要在引进中消化、吸收,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0.
从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和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方面阐述了国内外作物生产管理系统研究的发展动态和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