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2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19篇
林业   202篇
农学   167篇
基础科学   67篇
  372篇
综合类   701篇
农作物   14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1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15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31.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3种药剂(A1:60%乙·嗪·滴丁酯、A2:60%乙·嗪·滴丁酯+48%灭草松、A3:48%灭草松)与清水对照组(A4)在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玉米、大豆苗期农艺性状、株防效及药害等级和成熟期作物产量,考察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除草剂除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表明:3种除草剂对反枝苋、马唐防效好,对刺儿菜防效较差。药后15 d,A1与A2对杂草的防除效果最好,均在75%以上,其中A2对马唐的株防效达到了100%。药后30 d,各处理下的鲜重防效均在80%以上,A1对反枝苋的株防除效果最好为88.89%。玉米、大豆产量在A2处理下最高,分别较清水对照组高33.7%、39.4%。3种除草剂对玉米、大豆幼苗都有一定的药害症状,但药害等级均小于1,从株防效和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A2更适用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32.
适宜茶园套种的绿肥型油菜资源筛选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广生态茶园的油菜绿肥套种模式,于2017-2018年在茶园系统筛选和评价适宜套种的油菜资源。比较23个不同油菜品种(品系)的盛花期鲜草的生长与养分还田量,结果发现:茶园套种油菜的生物量、株高、养分还田量等指标表现存在差异;种植后根际土pH、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发生改变或提升。综合比较分现,品种阳光131、 圣光86和中双11表现相对较好:单株生物量达0.81~1.00 kg;植株养分还田量高,三者的氮磷钾养分还田量分别为 49.21~72.48 kg/hm2、12.64~17.40 kg/hm2和33.64~56.29 kg/hm2,可基本满足茶青的生长需求,且三个品种种植后土壤有效养分和有机质的改善较为明显。大地69和油肥1号株高相对较矮,适宜在低龄或矮枞茶园中套种。于2018-2019年探索油菜品种阳光131作为绿肥在不同树龄的茶园套种的应用,发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显著改善,pH 值显著提升。综上,认为优选油菜品种应用于冬季茶/油菜(绿肥)套种模式  相似文献   
33.
番茄地套作蘑菇对土壤肥力和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套作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对潮土速效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关键酶活性以及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相比,添加双孢蘑菇培养基质对土壤有机碳、矿质氮与速效磷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但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P<0.05),且土壤细菌数量趋于增加、真菌数量显著减少(P<0.05),土壤脲酶与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强(P<0.05)、纤维素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番茄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分别增加130%和67%,但产量没有明显变化;在添加培养基质基础上再接种双孢蘑菇菌种与不接种相比显著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和脲酶活性(P<0.05),番茄植株生物量也降到与对照相接近的水平,尽管番茄产量没有明显变化,但额外收获了双孢蘑菇。结果表明,套作双孢蘑菇对潮土生物活性具有促进作用,并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经济产出,因而在潮土地区具有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34.
不同配比的蔬菜与玉米间套作削减农田径流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11年7月到9月采用田间试验,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对滇池流域不同比例蔬菜与玉米间套作蔬菜种植模式下农田地表径流产生量与地表径流、TN、TP、COD、SS的流失量进行分析,寻求控制农田径流污染的蔬菜与玉米适宜比例种植模式.结果表明:蔬菜单作地表径流流失量为73.78 m3·hm-2,TN、TP、COD和SS流失量分别为0.79、0.195、2.86、44.46 kg·hm-2.1∶2玉米//青花-西葫芦间套作地表径流流失量为41.06 m3·hm-2,TN、Tp、COD和SS流失量分别为0.41、0.112、1.08、13.06 kg·hm-2.1∶3和1∶4玉米//青花-西葫芦间套作地表径流和TN、TP、COD、SS流失量均高于1:2模式.与蔬菜单作相比,1:2玉米∥青花-西葫芦间套作能削减44.35%的地表径流量、48.46%的TN、42.38%的TP、62.13%的COD、72.92%的SS.因此,1∶2玉米//青花-西葫芦间套作种植模式削减农田地表径流和径流污染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5.
采用田间试验,以鱼腥草单作、玉米单作为对照,研究了鱼腥草与玉米间作对鱼腥草根茎叶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鱼腥草单作根茎叶产量比间作的高147.06%,产值比间作的高154.99%;鱼腥草单作的植株生长状况、根茎叶产量和营养成分都比间作的高;总产值鱼腥草单作〉鱼腥草+玉米〉玉米单作;投入产出比鱼腥草单作(5.67)〉玉米单作(3.39)〉鱼腥草+玉米(2.48)。  相似文献   
3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间作和单作两种种植模式下植物根际土壤p 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和不同形态Cd分布状况变化,考察综合因素对土壤重金属Cd形态分布状况与续断菊(Sonchus asper L.Hill)和蚕豆(Vicia faba L.)两种植物吸收Cd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植物的生长,单作蚕豆与单作续断菊土壤p H值没有显著变化,间作土壤p H值下降0.11个单位;间作土壤有机质比单作蚕豆和单作续断菊分别增加12.64%和20.13%;随着植物的生长,间作与单作蚕豆碱解氮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39.87%、155.15%;间作与单作续断菊土壤速效钾含量接近,变幅在5%左右,单作蚕豆下降10.60%;不同种植模式土壤速效磷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间作显著下降7%左右,单作蚕豆与续断菊下降量接近;各时期Cd各形态含量分布为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成熟期间作Cd可交换态含量比单作蚕豆与单作续断菊分别下降21.98%、22.13%,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物结合态含量没有差异性;间作蚕豆生物量相比单作降低了24.77%,间作续断菊生物量相比单作增加15.29%;单作蚕豆根、叶、豆荚与籽粒Cd质量分数显著大于间作蚕豆,间作续断菊地上部Cd质量分数显著大于单作,根部无差异。总之,间作增强了续断菊对Cd的吸收,降低了蚕豆对Cd的吸收。  相似文献   
37.
为明确豆科绿肥对四川丘陵区橘园产量、品质、产值及土壤肥力的影响,2011-2013年在四川省西充县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橘园间作豆科作物柑橘产量比对照提高3.3%-5.7%、但增产不显著;(2)凡涉及间作大豆的模式,经济产值极显著提高、比对照增加14.3%-16.2%;(3)凡间种豆科绿肥的模式,柑橘品质和土壤养分都有明显改善,柑橘总糖提高13.1%-15.5%、可溶性固形物提高17.4%-20.2%、Vc 提高13.6%-16.3%、可滴定酸降低10.3%-11.8%,土壤有机质增加13.2%-15.9%、全氮增加6.3%-8.7%、全磷增加8.0%-10.6%、速效钾增加6.2%-8.7%。橘园间作豆科绿肥和间作大豆-绿肥的综合效应良好,可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38.
黄鹏  张恩和  柴强 《草业学报》2001,10(1):86-91
在甘肃秦王川新灌区的大田试验表明,春小麦//蚕豆、春小麦/油菜、春小麦/马铃薯及春小麦//草木樨等4种间套种植模式均能提高农田的生产力;豆料作物与牧草显著地改善耕层的茬口养分特性,草木樨茬口不但速效养分含量高于其他模式,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降低土壤容重也有明显效果。施氮能显著提高各种植模式的综合经济产量,但过量施氮时增产效果又有所下降,且在各茬口的速效磷含量产生较弱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39.
为了解重庆三峡库区加工甜橙园土壤养分含量状况,在重庆7县(区)随机选取132个果园,分析背景土壤和农化土壤pH值、有机质和有效态矿质养分含量。结果显示,分别有56.8%和60.8%的果园背景土壤和农化土壤pH值适宜甜橙生长,农化土壤酸性土比例增加;背景土壤和农化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15 mg?Kg-1)的比例分别为77.3%和85.3%,碱解氮处于适宜范围的比例分别为56.8%和61.5%,有效钙过剩(高量和过量)的比例分别为79.6%和76.7%;背景土壤有效磷、钾不足(缺乏和低量)的比例分别为95.4%和72.8%,有效锌、硼不足的比例分别为54.5%和70.5%;农化土壤有效磷、钾不足的比例分别为60.8%和57.6%,有效锌、硼不足比例分别为65.9%和90.7%。背景土壤和农化土壤有效镁、铁、锰及铜不足和过量并存。总体而言,土壤养分状况中等偏差;与背景土壤相比,农化土壤pH值、有机质、有效钙、锌和硼含量下降且缺锌严重,其它养分含量则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40.
The establishment of predacious mites in commercial orchards may be accelerated by the transfer of pruned wood in winter and summer from donor orchards to release orchards. Following winter pruning, 3-year-old and older wood is collected and transported as soon as possible in bundles to a release orchard for distribution. If the release orchard is composed of dwarf trees, then one or two bundles of 5 kg each are placed vertically at the base of the trunk of every tree in the block (0.5 to 1 ha); if the trees are of standard size, then four or five bundles used. Following summer pruning, annual shoots and suckers are distributed immediately in a release orchard composed of dwarf trees by placing 12–15 branches on the foliage of fruit-bearing branches; if the release orchard is composed of standard trees, then 50 branches are used. The pruned wood should have 20–25 leaves and not less than one predator per leaf. The release orchard should have a light infestation (two or three mites per leaf) of pest tetranychids. These phytophagous mites would serve as food and help establish the predators. The release orchard grower should develop a pest management program based on the same groups of pesticides used in the donor orchard. http://www.phytoparasitica.org posting Aug. 31, 2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