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5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281篇
林业   371篇
农学   301篇
基础科学   543篇
  430篇
综合类   2162篇
农作物   163篇
水产渔业   92篇
畜牧兽医   232篇
园艺   79篇
植物保护   213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420篇
  2011年   406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自动配料生产线远程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自动配料生产过程的远程管理及生产现场的无人值守,根据自动配料生产线的特点,设计了一种自动生产配合饲料的远程管理系统。系统采用S7-200 CPU226实现现场设备的控制。通过自由口协议实现与现场监控计算机的通信。监控程序使用VC++.NET开发,并采用客户端/服务器通信模式,实现了自动配料系统的网络化远程管理。采用屏幕切分法进行现场监控画面的及时传输,实现现场设备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82.
Ninety-seven pure-bred Akitas were examined clinically and histologically for sebaceous adenitis. The diagnosis was established histologically in 23 Akitas by demonstrating an inflammatory reaction targeted against the sebaceous glands or a reduction in the number of glands. The clinical course of sebaceous adenitis in the Akita was similar to that seen in other breeds. The first skin lesions occurred mainly on the dorsal midline and ears. Compared with the Poodle, the age at first onset of the disease was more variable and the hair loss affected mainly the undercoat. The progression of sebaceous gland destruction varied between dogs and was not seen in all cases. Because bud-like sebaceous gland proliferation could be identified, it seems that regeneration of the sebaceous glands may occur. An autosomal recessive inheritance appears to be possible. Apart from a genetic background, immune-mediated factors possibly influence the onset and course of sebaceous adenitis.  相似文献   
83.
建立莜麦籽粒产量、生物产量、籽粒蛋白质产量、总蛋白质产量与施氮总量及追施比例之间的效应方程,求解不同边际利润下的最佳施氮量及追施比例。结果表明施氮量改变,直接影响最佳追施比例、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和生物产量等,施氮量在17.25~120.75kg/hm2区间内,各种目标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稳定增加,在合理的施氮量区间内实现既定产量,施氮总量与追施比例可以消长互替,降低追施比例则增加氮素总量,或增加追施比例则可以减少氮素总量。得出了不同目标产量时的最佳氮肥用量与追施比例和对应于氮肥不同用量的最佳追施比例及理论产量的动态施肥模式的数学方程。  相似文献   
84.
新疆盐碱地生物改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35,自引:7,他引:35  
盐碱地资源的利用、盐渍化耕地的改良 ,在有盐碱地的地区 ,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新疆盐碱地总面积 2 181.4× 10 4 hm2 ,占全国盐碱土 (9913× 10 4 hm2 )面积的 2 2 .0 1% ;在 40 7.84× 10 4 hm2 耕地面积中 ,受不同程度盐化危害的面积占 30 .12 %。生物改良盐碱地 ,指利用耐盐植物直接种植 ,通过常规灌溉 ,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和设施 ,将土壤盐分控制在植物根系土层以下的土体中。新疆漫灌式种植生产有利于这种生物改良。生物改良盐碱地 ,灌溉水利用率高 ,又利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永久性建设。种植根系较多、较深的耐盐植物 ,土壤盐分在灌水条件 ,向下移动较深。  相似文献   
85.
在分析工业工程专业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工业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的特点,提出了新时期对工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要求和挑战。结合重庆大学在该方面的人才培养经验。探索在新时期适合工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6.
畜禽养殖带来的大量废弃物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畜禽养殖污染的防治主要采用还田模式、生化处理模式、沼气化处理模式及污染转移四种方式,沼气化处理模式是用循环经济理念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7.
本研究系统探讨了果园和畜禽养殖的种养结合型生态模式,分析研究了“猪-沼-果”、“草-鸡-果”两种生态模式下的猪、鸡生产性能,畜舍空气质量以及苹果的产量和质量。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养殖模式下生长肥育猪和鸡的增重显著高于庭院养殖(P<0.05),分别提高了17.46%和29.28%;猪舍、鸡舍空气中的CO2和NH3比庭院猪舍、鸡舍显著降低(P<0.05);苹果产量比单纯果园平均分别提高28.97%和21.15%,含糖量分别相对提高6.79%和6.36%。  相似文献   
8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宁夏固原上黄试验区,对灌木林地、农地、天然草地、果园和人工草地5种利用方式土壤的化学性质、颗粒组成与其分形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①土壤砂粒含量与土壤分形维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粘粒含量与土壤分形维数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即粘粒含量越高其分形维数越大;②灌木林地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粘粒含量增多,分形维数也增加;而果园随种植年限的增长,粘粒含量减少,分形维数降低;不同利用方式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变化趋势为天然草地〉农地〉灌木林地〉果园〉人工草地;③影响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的因素主要有砂粒含量、粘粒含量以及阳离子交换量等,土壤粘粒含量、颗粒分形维数及阳离子交换量三者存在极显著相关,土壤颗粒组成的分形维数可以作为表明土壤发育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9.
丁吡吗啉对致病疫霉的作用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吡吗啉(pyrimorph)是一种结构新颖的杀菌剂,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其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菌丝生长、孢子囊产生、休止孢萌发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分别为0.066、0.059和0.550 μg/mL,但对游动孢子释放的抑制作用较弱,其EC50值为 9.78 μg/mL。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表明,经丁吡吗啉处理后的菌丝分枝相对较少,分枝间距拉长,但对 菌丝直径无影响;从致病疫霉对番茄叶片的侵染过程来看,丁吡吗啉浓度为100 μg/mL时,处理24 h后在叶片表面只能看到少量休止孢萌发,96 h后未产生孢子囊。丁吡吗啉在1 μg/mL和10 μg/mL 时对菌丝体细胞膜的电导率无影响,但当浓度为50 μg/mL时其电导率值明显上升;初步测定结果表明,在100 μg/mL浓度下,其对致病疫霉菌丝体的蛋白质合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其菌丝体内的DNA合成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0.
苏云金杆菌杀虫晶体蛋白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健秀  余榕捷 《昆虫天敌》1998,20(4):180-186
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化学农药引起的环境污染、害虫普遍产生抗药性等原因,生物防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现有的各种生物防治策略中,研究和利用微生物杀虫剂发展很快,最突出的方法是利用苏云金杆菌(Bacilusthuringiensis,Bt)进行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