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2篇
基础科学   13篇
  72篇
综合类   132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60篇
植物保护   6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为明确燕麦坚黑穗病的发病条件与接种技术,采用菌土覆盖和菌粉混种后的分期播种法分析其适宜发病因子与接种方法,并评价162个品种的抗病性。出苗10 d以上,大气温度15℃和5 cm土层温度18℃以下时适宜发病。两种接种方式下96个皮燕麦和21个裸燕麦的抗病性一致,28个皮燕麦和17个裸燕麦菌粉拌种的抗病性低于菌土覆盖。研究表明,适期早播是确保发病和提高鉴定准确性的有效途径,适期晚播是预防发病的有效途径,且稃壳有阻隔病菌侵染作用,免疫与抗病种质是品种选育的重要抗源。  相似文献   
122.
为明确贮藏年限对裸燕麦种带真菌和真菌毒素的影响,对同一产地收获后贮藏于相同环境下1、2、3和5年的3个裸燕麦品种分别进行了带菌情况和毒素含量检测。结果表明:随贮藏年限的延长,裸燕麦种子带菌量总体表现为降低趋势,孢子负荷量的变化范围为0.60~8.40 cfu;带菌率介于2.75%~28.50%。不同品种的带菌情况差异很大,同一品种的带菌种类和分离率随贮藏年限的变化也明显不同。从3个裸燕麦品种中共检出真菌17属33种,优势属为曲霉菌属、青霉菌属和链格孢菌属,优势种因贮藏时间和品种不同而异。裸燕麦种子的毒素含量随贮藏年限的延长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3种真菌毒素中检出量最高的是细交链孢酮酸,为16.88~348.67 μg·kg-1;桔青霉素的含量最低,变化范围为0.01~1.04 μg·kg-1。综上,贮藏年限对裸燕麦种子的带菌情况和真菌毒素检出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23.
玉米秸秆青贮、羊草、燕麦草与精饲料组合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产气法探究混合粗饲料(玉米秸秆青贮+羊草+燕麦草)与精饲料间的最优组合效应。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进行组合效应筛选,混合粗饲料玉米秸秆青贮∶羊草∶燕麦草为20∶30∶50,与精饲料以100∶0、80∶20、60∶40、50∶50、40∶60、20∶80以及0∶100的比例进行组合,每个组合3个重复。采用体外产气法分析累积产气量和不同组合比例时pH、干物质降解率(DMD)及微生物蛋白(MCP)、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变化,计算各组合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和多项组合效应指数。结果表明:1)混合粗饲料和精饲料的不同组合比例对产气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48 h产气量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在80∶20组最大。2)混合粗饲料和精饲料的不同组合比例对pH影响显著(P<0.05),且0∶100组最低。3)混合粗饲料和精饲料的不同组合比例对DMD影响显著(P<0.05),DMD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在20∶80组最大。4)NH3-N含量受混合粗饲料和精饲料的不同组合比例影响显著(P<0.05),以50∶50组NH3-N含量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最大。5)混合粗饲料和精饲料的不同组合比例对M CP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MCP含量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最高值出现在50∶50组。6)混合粗饲料和精饲料的不同组合比例对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根据多项组合效应指数得出玉米秸秆青贮∶羊草∶燕麦草∶精饲料最优组合比例为10∶15∶25∶50。  相似文献   
124.
燕麦与苜蓿不同比例组合对驴盲肠体外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燕麦干草与苜蓿不同比例组合对驴盲肠液体外发酵的影响,旨在为肉驴养殖中粗饲料的科学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将燕麦干草和苜蓿按干物质比为80∶20、60∶40、40∶60和20∶80分为Ⅰ、Ⅱ、Ⅲ、Ⅳ组,通过体外产气法与人工瘤胃持续发酵法培养2、4、8、12和24 h,各时间点3个重复,发酵终止后测定发酵参数和饲草养分降解率,通过24 h时发酵参数的加权估算值计算饲草组合效应值。结果表明:1)燕麦与苜蓿不同比例组合影响了其养分降解率,随着苜蓿比例的增加,干物质(DM)和酸性洗涤纤维(ADF)降解率增大,Ⅳ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各组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率差异不显著(P>0.05)。2)随着苜蓿含量的增加,pH逐渐升高,Ⅳ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各时间点产气量(GP)均为Ⅱ组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且24 h时Ⅳ组显著高于Ⅰ和Ⅲ组(P<0.05);从发酵12 h开始Ⅲ、Ⅳ组氨态氮(NH_3-N)浓度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24 h时Ⅱ组微生物蛋白(MCP)浓度显著高于Ⅲ组(P<0.05),与Ⅰ、Ⅳ组无显著差异(P>0.05);燕麦与苜蓿不同比例组合对挥发性脂肪酸(VFA)有显著影响,24 h时Ⅰ和Ⅳ组丙酸浓度显著高于Ⅱ和Ⅲ组(P<0.05),而Ⅰ、Ⅱ组总VFA(TVFA)含量显著高于Ⅲ、Ⅳ组(P<0.05)。3)发酵24 h后Ⅰ、Ⅱ和Ⅳ组均产生正组合效应,且Ⅳ组效应值最大,而Ⅲ组产生负组合效应。综上所述:燕麦与苜蓿按20∶80组合时能提高DM、NDF和ADF降解率,且多项组合效应值更高;燕麦与苜蓿饲喂驴以20∶80组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5.
为明确不同燕麦种质抗大麦黄矮病毒差异,于2011~2016年采用人工接种对291份燕麦种质进行了由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引起的燕麦红叶病的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供试的204份皮燕麦(Hulled oats)材料中,未检测出免疫材料;其中DA92-2F4,DA92-3F4和Rigdon等3份材料表现高抗(HR),占供试材料的1.5%;Wallaroo、青永久96、青23、青永久709等11份材料表现为抗(R),占5.4%;青3115、131-10燕麦、S20-36-6、DA92-1F4、青永久304等42份材料表现中抗(MR),占20.6%;45份和103份材料分别表现感(S)和高感(HS),占22.1%和50.5%。在供试的87份裸燕麦(Naked oats)材料中,未检测到免疫材料,其中VAO-1,定莜2032和花早2号等3份材料表现高抗(HR),占3.4%;2002x2-2-5-1-5-16、200215-13-2-2、9641-6、9418和08行-171-22等5份材料表现抗(R),占5.7%;白燕2号、白燕11号、内燕4号、07-21-7、定西R-30-21燕麦等28份材料表现为中抗(MR),占32.2%;36份和15份材料分别表现感(S)和高感(HS),占41.4%和17.2%。6份燕麦品种(系)首次被鉴定为高抗BYDV材料,可为燕麦种质的合理布局和抗病育种提供核心抗源。  相似文献   
126.
PGPR菌肥对燕麦根系性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从牧草根际筛选的优良促生菌株制作溶磷,固氮及复合PGPR菌肥,并在燕麦上进行PGPR菌肥对燕麦根系影响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PGPR菌肥及其与化肥组合处理水平对燕麦根系性状的影响不同。其中PGPR菌肥+半量化肥处理下,不同生育期燕麦主根长,根体积和根系干重均明显高出对照(CK0),且在拔节期和抽穗期效果更为显著,与单独使用PGPR菌肥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7.
将青南牧区燕麦和箭筈豌豆或毛苕子以不同的混播比例(18∶2、17∶3、16∶4、15∶5)、原料含水量(40%~70%)和青贮方式(整株与切短青贮)青贮并评价发酵品质,筛选出最佳的加工利用模式。参照德国农业协会青贮饲草评分标准,70个青贮处理中品质等级1级的35个,占总数的50.0%;品质等级2级的18个,占25.7%;品质等级3级的15个,占21.4%;品质等级4级的2个,占2.9%。总体上看:含水量50%~60%切短青贮感官评定得分较高。实验室化学测定结果表明,从pH值、乳酸含量、粗蛋白含量和氨态氮占总氮比值4个指标比较,h1t2s50、h1t2s55、h1t2s60、h1t2s65和h4t2s50、h4t2s55、h4t2s60、h4t2s65 等8个处理综合表现较好。综合现场感官评定、实验室化学检测以及饲草产量,建议在青南牧区采用h4t2s50处理方式进行牧草生产与青贮。  相似文献   
128.
在0、12、36、60 h不同时间梯度下,对7个燕麦(Avena sativa)品种(青引1号、青引2号、青引3号莜麦、青海甜燕麦、青海444、青燕1号和林纳)进行连续低温(5℃)胁迫,比较其抗寒能力。结果表明,与低温胁迫前(0 h)相比,低温处理后(12、36和60 h)7个燕麦品种幼苗叶片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各燕麦品种幼苗叶片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低温胁迫初期(0-12 h)显著增加(P0.05)并达到最大值;随着低温胁迫时间延长,其含量开始下降。7个燕麦品种抗寒能力依次表现为青引3号莜麦青海甜燕麦青引2号林纳青燕1号青海444青引1号。  相似文献   
129.
为筛选适宜在呼伦贝尔地区种植的优质青贮燕麦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于2018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种植10个燕麦品种(贝勒、魅力、陇燕2号、陇燕3号、燕王、青海444、巴燕3号、林纳、白燕7号、青引1号)进行区域试验。于燕麦乳熟期刈割,切至2 cm后进行罐贮。60 d后开封取样,测定其营养指标和发酵指标。结果表明:陇燕2号干物质(DM)产量最高,为4905.45 kg·hm-2,青引1号干物质产量最低,为1773.65 kg·hm-2,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10个燕麦品种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含量在30.73%~45.47%,DM含量最高品种为陇燕2号,最低品种为巴燕3号,2个品种间有显著差异(P<0.05);林纳、贝勒和陇燕2号3个品种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2.63%、12.46%和12.41%,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贝勒和林纳2个燕麦品种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分别为25.11%和26.11%,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10个燕麦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为2.17%~4.33%,平均含量为3.39%,含量最高为贝勒,最低为燕王,2个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不同品种的发酵品质差异显著(P<0.05)。林纳的pH值最低,乳酸含量最高,为6.86%,丙酸、丁酸、氨态氮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低,发酵品质较好。10个燕麦品种发酵品质的V-Score评分中陇燕3号、林纳、陇燕2号、青海444、魅力、青引1号、白燕7号和贝勒8个品种的分值在80以上,发酵品质为优。综合考虑产量、营养品质和青贮发酵品质,林纳适宜作为青贮燕麦品种在呼伦贝尔地区种植加工。  相似文献   
130.
为明确贮藏时间对饲用燕麦种子中寄藏真菌和真菌毒素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平板培养法、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法,对3个燕麦(Avena sativa)品种种子携带的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优势菌属产生的毒性较强的3种真菌毒素细交链孢酮酸(TeA)、黄曲霉毒素B1(AFB1)和桔青霉素(CIT)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饲用燕麦种子的带菌量随贮藏时间的增加总体呈降低趋势。从供试材料中共检出真菌16属34种,优势属为链格孢菌属、曲霉菌属和青霉菌属;带菌种类和分离率随贮藏年限的变化差异显著,不同品种的带菌情况也差异显著;3种真菌毒素随贮藏年限的延长基本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贮藏年限和品种间的互作对毒素含量的影响最大。综上,贮藏时间对饲用燕麦种子的带菌情况和真菌毒素检出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