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2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265篇
林业   245篇
农学   305篇
基础科学   65篇
  839篇
综合类   1339篇
农作物   212篇
水产渔业   482篇
畜牧兽医   908篇
园艺   159篇
植物保护   8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392篇
  2012年   325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氮素营养水平对小麦后移栽棉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不同氮素营养水平下的小麦后移栽棉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棉株含氮量及叶片氨基酸含量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除8月19日外,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与施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693~0.9881);地上部各器官的含氮率和绝对含氮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且不同器官间呈同步增减的趋势,因而氮素分配比例的变化不大;提高氮素营养水平可显著增加小麦后移栽棉的叶片氨基酸总量和游离氨的含量(r=0.5316和0.5605),在17种氨基酸中,谷氨酸、脯氨酸等7种氨基酸的含量与施氮量呈显著的正相关(r=0.5256~0.6074)。虽然施氮量越高,棉株的氮素代谢越旺盛,但小麦后移栽棉的适宜施氮量约为205kg/hm2。  相似文献   
52.
中国农产品生产及其加工曾经经历过注重产品数量扩增、技术设备改进和卫生安全的发展阶段,目前正处在挑战和发展机遇并存的转折时期.中国农产品生产及其加工业应把握时机,应用营养科学为指导,科学地制定"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战略,丰富和发展营养食品产业,促进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全面满足人民营养健康需要和市场需求,这将是开拓发展领域,实现产品升级换代,提升竞争能力和增值潜力,主动迎接国际挑战的战略举措,也是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53.
现代设施农业趋向于采用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是一种采用灌溉营养液来栽培作物的方法.为此,介绍了国内温室无土栽培中营养液供给系统的研究现状,针对目前营养液供给控制存在的问题,将机器视觉技术应用到温室营养液调控中,利用作物的图像信息和环境信息,参考作物专家系统,提出控制策略,调整营养液配置参数,并阐述了系统的软硬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4.
计算机视觉描述缺素番茄叶片颜色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计算机视觉系统代替人眼对番茄缺素进行自动识别的方法,通过对缺素番茄叶片彩色图像的分析研究,利用图像处理技术中的颜色分析方法,分析缺N和正常叶片的特征量随着缺素时间的变化规律.提出用G体均值、H色调均值来定量描述缺N叶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计算机视觉能定量描述缺N叶片颜色随缺素时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55.
种公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种公牛是提高牛群质量最关健的因素,一头种公牛自然交配,与配母牛一年大约几百头。利用人工授精技术每年比本交能增加几倍。而用牛冷冻精液结合人工授精技术进行冷配每年配种母牛数量少则上万头,多则几万头。本文从饲养种公牛的基本要求出发,对种公牛的特性,营养与日常饲养管理、防疫和疾病防治,以及安全生产多方面做了整理介绍,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6.
57.
文章在回顾反刍动物营养学发展的现代化进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反刍动物营养学的发展趋势,并对其面临的历史任务和优先研究领域进行了论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58.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for 2 crop years (July‐October) at the Ind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New Delhi to study the effect of land configuration and phosphorus levels on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rainy season greengram under limited irrigation facility. The crop sown on 2 meter wide broad bed and furrow (BBF) showed higher growth attributes, nodulation, yield attributes and yield compared to flat bed (FB) sowing. Application of 30 and 60 kg P2O5ha‐1 showed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growth attributes, nodulation, yield attributes and yield as compared to no phosphorus application. The moisture status in the soil determined the optimum dose of phosphorus needed for greengram. The combination of BBF sowing and application of 60 kg P2O5 ha?1 recorded the highest grain yield among all the combinations of land configuration and phosphorus levels.  相似文献   
59.
Abstract

Mineralization is the dominant process controlling soil-solution P in the Spodosols of the southeastern United States. Pine trees growing in these soils are typically colonized by ectomycorrhizal (EM) fungi that are known to produce phosphatases. Little, however, is known of the dynamics of EM short roots or phosphatase activity in tree plantations. To address this question, short root densities, EM morphotypes, and associated surface acid phosphomonoesterase in a 12-year-old Pinus elliottii plantation in northern Florida were evaluated. The density of total (living and dead) short roots changed little from February through June, with a mean of 7.6 cm3 soil. The majority of the short roots, however, were inactive or dead with only 14 to 38% appearing viable upon visual inspection. The majority of the viable short roots were mycorrhizal. The most abundant morphotypes were formed by Cenococcum and Thelephora but these had low phosphatase activity. In contrast, less frequently observed morphotypes had substantially higher rates of enzyme production and these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ustainable P nutrition of plantation trees.  相似文献   
60.
山毛豆草粉颗粒料对肉兔的饲用价值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山毛豆(Tephrosia candida)草粉对肉兔的饲用价值,将60只新西兰青年肉兔分为5组,分别添加0%(对照),10%,20%,30%和40%的山毛豆草粉制成全价颗粒饲料,饲喂90 d后测定各组饲料的营养成分及肉兔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和屠宰性能.结果表明:山毛豆营养生长期粗蛋白含量为17.77%,肉兔对山毛豆中粗蛋白的消化率为78.09%,山毛豆的可消化总养分为56.18%.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0%草粉日增重达到20.80 g·d-1(P<0.01);料重比为4.45∶ 1(P<0.05);屠宰率为57.78%(P<0.01);单位kg增重平均最低饲料成本差异显著(P<0.05).因此,添加20%山毛豆草粉制成全价颗粒饲料可显著提高肉兔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