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6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48篇
林业   85篇
农学   73篇
基础科学   65篇
  171篇
综合类   438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63篇
畜牧兽医   397篇
园艺   101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研究选取2011年采自河南烟区的32个菌株,根据4个核基因(包括rDNA ITS、β-tubulin、Ras和Gpi基因)和1个线粒体基因(Cox1)的保守序列,克隆和测序分析160个相应的基因DNA片段。结果显示,这5个基因DNA序列在病菌群体内碱基序列与参照基因序列相比保守度在83%~100%不等,平均基因型多样性指数(M)为1.422 7。综合使用5个基因联合序列联合构建群体进化系统树,揭示了分布于河南省14个县区的32个分离菌系可分为2个明显的组,包括15个不同的联合基因型,基因型多样性指数为2.35,反映了病菌致病变种内存在的遗传变异多样性。其中,最优势的2个联合基因型分别涵盖8个c基因型菌系和6个e基因型菌系。然而,各基因型间遗传分化的总水平很低,组间的遗传距离仅为0.000 5,说明烟草黑胫病菌在河南生长烟草中的菌株可能属于同一有效群体。同时,不同分化菌株遗传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之间也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烟草黑胫病菌河南群体内存在密切的菌源交流,没有形成明显的地理亚群体分化。本研究结果可广泛应用于大规模黑胫病菌群体菌系的动态检测,服务于烟草抗黑胫病育种和品种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62.
应用光镜及HE染色等技术对体细胞克隆水牛的脂肪和皮肤组织及其细胞类型和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旨在为以后体细胞克隆牛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脂肪组织外周有疏松结缔组织包裹,脂肪小叶不明显;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借助皮下组织与深部的肌肉相连,局部表皮有脱落,皮肤土有毛囊分布.  相似文献   
63.
核磁共振(NMR)技术是化合物结构鉴定的一种重要的方法。该文简单介绍了NMR技术的基本原理,及NMR技术在枯草芽孢杆菌所产的多肽、脂肽类抗菌物质结构鉴定中的运用概况,进一步阐述了NMR联用技术的发展现状,展望了其在枯草芽孢杆菌抗菌物的结构鉴定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4.
在我国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园林景观中,单干类棕榈科大树是重要的造景材料,能在短期内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然而,单干类棕榈科大树的移栽难度较大,不易成活,对移栽技术和栽后的管理要求都较高。通过对单干类棕榈科大树的移前准备、移植步骤以及植后养护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技术分析,旨在为单干类棕榈科大树移植工作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5.
In plants, male sterility (MS) is a specific breeding target trait. With the advancements in agriculture, utilization of heterosis breeding in hybrid production through MS lines has become the main breeding tool of various cross‐pollinated and even self‐pollinated crops. Soybean is an essential source of oil and protein; however, the low yield is a major factor limiting its development. Soybean MS mainly comprises cytoplasmic‐nuclear MS and nuclear/genic MS (NMS/GMS), which can effectively utilize heterosis to improve soybean yield. This review outlines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genetically MS lines, exploring the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 of MS, identification and cloning of MS and fertility restoration gen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S lines. We further discussed and prospected the future developmental scenario direction of the soybean MS,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of other crops sterility system. Moreover, this review also provides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for better application of MS to soybean breeding programme.  相似文献   
66.
对华南124、华南7号、华南205和南植199等4个木薯品种种条在苗床育苗和田间直接扦插繁殖时的生根效果、芽萌发情况进行了比较试验,同时对木薯在育苗移栽后与田间直接扦插种植时植株的成活率也做了比较。结果显示,在采用苗床育苗时,木薯种条的生根与萌芽情况皆优于田间直接扦插,苗床育苗后移栽田间的木薯苗木成活率显著高于田间直接扦插的木薯种条。  相似文献   
67.
棉花双隐性核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连续两年对ms5ms6双隐性核不育系70416A作母本组配的19个F1杂种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其中双隐性核不育F1杂种籽、皮棉产量竞争优势达显著水准以上的组合分别占73.68%和47.37%。皮棉花竞争优势达显著水准以上的组合9个,竞争优势为7.04~18.16%。产量性状以单铃重的竞争优势最为突出,单株结铃数、衣分和衣指的竞争优势则不明显。纤维品质以麦克隆值的竞争优势表现最佳,2.5%跨长、比强度次之。研究结果表明,双隐性核雄性不育是组配丰产、优质、抗病优良杂交强优势组合的理想不育亲本。  相似文献   
68.
指纹图谱技术在茶叶研究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叶品质难辨易形成混乱的市场局面,制约了茶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近年来,指纹图谱技术在茶叶感官品评、质量控制和产地判别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为茶叶的品质鉴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文章就茶叶指纹图谱技术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毛细管电泳(CE)、红外(IR)及近红外光谱(NIR)、核磁共振(NMR)等,并对指纹图谱技术在茶叶应用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其今后的发展做出了展望,为指纹图谱技术在茶叶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9.
4个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pNPV)分离株对茶毛虫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浙江分离株的毒力最强,其LC50为2.5×106PIB/mL;湖南分离株的毒力最弱,其LC50为13.36×106PIB/mL。不同分离株的毒力强弱依次为浙江分离株>贵州分离株>湖北分离株>湖南分离株,但贵州分离株与湖北分离株的毒力相差不大,LC50分别为9.5×106PIB/mL和7.31×106PIB/mL。测定了EpNPV 4个分离株的5个与病毒复制、病毒—宿主关系、毒力水平相关的功能基因序列,分析其不同株系间的遗传结构,发现湖北分离株和贵州、湖南两分离株的相似度最高(99.7%);浙江分离株和湖南分离株间的相似度最低(99.4%)。基于5个基因拼接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湖南(HN)和湖北(HB)两个株系最先聚类并为一支,再与贵州(GZ)分离株聚类,最后才与浙江分离株(ZJ)聚合,说明浙江分离株与其他3个分离株的遗传距离均较远。试验结果初步表明,EpNPV不同株系间的毒力水平差异与其遗传结构差异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70.
采用基于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的代谢组学技术,探索菲律宾蛤仔在受到鳗弧菌和灿烂弧菌感染的代谢物变化特征,构建菲律宾蛤仔对弧菌感染后的代谢网络调控图谱,并比较两种弧菌毒性效应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3种代谢物葡萄糖、谷氨酸、苏氨酸在两种弧菌感染时均发生了变化,表征鳗弧菌感染的代谢物为牛磺酸、精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而表征灿烂弧菌污染的代谢物为甜菜碱、二甲基甘氨酸、胆碱、谷氨酸、亚牛磺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