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23篇 |
免费 | 611篇 |
国内免费 | 73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886篇 |
农学 | 1399篇 |
基础科学 | 166篇 |
588篇 | |
综合类 | 7570篇 |
农作物 | 806篇 |
水产渔业 | 1281篇 |
畜牧兽医 | 1254篇 |
园艺 | 1386篇 |
植物保护 | 2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101篇 |
2022年 | 215篇 |
2021年 | 252篇 |
2020年 | 320篇 |
2019年 | 341篇 |
2018年 | 155篇 |
2017年 | 384篇 |
2016年 | 464篇 |
2015年 | 449篇 |
2014年 | 625篇 |
2013年 | 738篇 |
2012年 | 1117篇 |
2011年 | 1122篇 |
2010年 | 1031篇 |
2009年 | 1071篇 |
2008年 | 966篇 |
2007年 | 1139篇 |
2006年 | 996篇 |
2005年 | 828篇 |
2004年 | 584篇 |
2003年 | 496篇 |
2002年 | 378篇 |
2001年 | 334篇 |
2000年 | 276篇 |
1999年 | 275篇 |
1998年 | 233篇 |
1997年 | 203篇 |
1996年 | 211篇 |
1995年 | 184篇 |
1994年 | 159篇 |
1993年 | 178篇 |
1992年 | 128篇 |
1991年 | 137篇 |
1990年 | 129篇 |
1989年 | 84篇 |
1988年 | 64篇 |
1987年 | 44篇 |
1986年 | 36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2篇 |
1955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白术多糖对林下养殖绿壳蛋鸡生产性能与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28周龄产蛋的东乡黑羽绿壳蛋鸡54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5.0%白术多糖,预饲期7 d,试验期28 d。在试验期间,测定林下养殖绿壳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结果表明:(1)试验3组产蛋率和平均蛋重分别较对照组提高7.33%、6.26%(P <0.05);试验3组料蛋比较对照组降低12.64%(P <0.05);试验2、3组的商品合格率、日产蛋量、日均采食量均高于1组,差异不显著(P> 0.05)。(2)试验3组蛋质量、哈夫单位、蛋壳厚度分别较对照组提高5.63%、3.02%、6.12%(P <0.05);试验2、3组的蛋形指数、蛋黄颜色、蛋黄比例均高于1组,差异不显著(P> 0.05)。综上所述,在基础饲料中添加5.0%白术多糖可以提高林下养殖绿壳蛋鸡生产性能与蛋品质。 相似文献
102.
103.
Workineh S Bayleyegn M Mekonnen H Potgieter LN 《Tropical animal health and production》2002,34(1):19-25
The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determine the aetiology and prevalence of mastitis in hand-milked cows (n = 186) in two major Ethiopian dairies. The California Mastitis Test and culturing for bacteria revealed that 21.5% of the cows were clinically infected and 38.2% had subclinical mastitis. Most mastitis pathogens isolated from milk samples testing positive by the California Mastitis Test were Gram-positive cocci. Staphylococci constituted 57% of the isolates, of which the predominant cause of bovine mastitis was Staphylococcus aureus (40.5%). Other mastitis pathogens isolated include streptococci (16.5%), coliforms (9%) and corynebacteria (5%).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farm records indicated that mastitis was the second most important cause of culling and accounted for 27% of the cows removed from these two dairies. 相似文献
104.
Sarah Bonnet Nadine Brisseau Axelle Hermouet Maggy Jouglin Alain Chauvin 《Veterinary research》2009,40(3)
Babesia sp. (EU1), first characterized in 2003, has been implicated in human cases of babesiosis in Italy, Austria and Germany. It has been identified in roe deer and in its suspected tick vector, Ixodes ricinus, in several European countries.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validate the competence of I. ricinus as a vector of Babesia sp. (EU1) via experimental infections. For this purpose, a parasite strain isolated from roe deer was cloned in sheep erythrocytes. After experimental infections, parasite DNA was successfully amplified by PCR in both eggs and larvae originating from infected I. ricinus females and in the salivary glands of females exposed to Babesia sp. (EU1) as nymphs. We also demonstrate that infected females were able to transmit parasite DNA during a new blood meal. Together with previous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these results validate I. ricinus as a competent vector for Babesia sp. (EU1). 相似文献
105.
抗战时期,桂林的抗战文化运动蓬勃发展,被誉为“文化城”。荟萃桂林的现代作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文协桂林分会的推动下,众志成城,使得桂林的抗战文学创作空前繁荣,创作了一大批思想和艺术较高、影响较大的优秀文学作品,大大地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学宝库,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06.
谷氨酰胺、脯氨酸和激素对苜蓿花药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苜蓿(Medicago sativa L.)花药培养效率,以小孢子发育处于单核中期到单核靠边期的花药为材料,对谷氨酰胺、脯氨酸和激素配比对花药培养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中附加谷氨酰胺或脯氨酸对苜蓿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和分化都是有益的,其中谷氨酰胺700 mg/L或脯氨酸600 mg/L的效果较佳;增殖培养基中附加2 mg/L 2,4-D和0.5mg/L 6-BA配合使用较单独使用更有利于愈伤组织增殖和后期绿苗分化;分化培养基中附加0.5 mg/L NAA和2 mg/L KT的绿苗分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7.
为建立‘南核1号’核桃组培快繁体系,以带芽茎段为外植体,开展外植体采集时间、初代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各阶段试验。结果表明,全年中4-5月为最佳外植体采集时间;最佳诱导培养基为DKW+6-BA 1.0 mg/L+NAA 0.1mg/L,诱导率为66.7%;最佳增殖培养基为DKW+6-BA 1.0 mg/L+IBA 0.01mg/L,增殖率为63.3%,增殖系数为3.83;生根采用二步诱导生根法,先在附加IBA 6.0mg/L的1/2DKW中暗培养,再转移到1/4DKW中光培养,生根率为46.6%。 相似文献
108.
试验旨在探讨稳定可靠的贮精腺上皮细胞分离及原代培养方法,为研究鸡贮精机理提供细胞模型。以鸡输卵管的子宫阴道交接部组织样为材料,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母鸡贮精腺上皮细胞,观察母鸡贮精腺上皮细胞的培养情况,比较不同细胞培养方法获得贮精腺上皮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用胶原酶或胰酶单独消化母鸡子宫阴道交接部组织,经100目过滤后获得的贮精腺上皮细胞24 h后可贴壁,但48~72 h后细胞死亡;用胶原酶Ⅺ(0.01 g/mL)与胰酶(0.25%)先后消化母鸡子宫阴道交接部组织后再经100目过滤获得的贮精腺上皮细胞贴壁性良好,24~48 h细胞出现明显增殖,72 h后细胞增殖速度减慢,开始死亡;用组织块培养法7 d可获得鸡贮精腺上皮原代细胞,该细胞可传2~3代;用组织块培养法获得的细胞进行免疫组化试验,发现细胞表达贮精腺差异表达基因编码的NXPH1蛋白,该蛋白在培养细胞内的表达符合其分泌蛋白特性,表明组织块培养法所获细胞可用于后续研究。综上,用组织块培养法获得的鸡贮精腺上皮细胞可为研究母鸡贮精腺机制提供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09.
110.
为建立新西兰兔前体脂肪细胞的体外培养模型,比较新西兰兔肌内和皮下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实验采集 1 日龄新西兰兔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组织,采用胶原酶消化方法,分别从 2 种组织中分离前体脂肪细胞,进行细胞原代培养,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对肌内和皮下前体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利用 RT-PCR 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细胞在分离后 2 h 已经贴壁,24 h 时呈现出短梭形的细胞形态,第 2 天细胞变成长梭形,第 3 天进入对数生长期。肌内和皮下前体脂肪细胞在诱导分化后均被油红O 染色,皮下前体脂肪细胞的脂质积累在诱导分化的第 2 天显著高于肌内前体脂肪细胞(P<0.05);荧光定量结果表明,肌内和皮下前体脂肪细胞 CCAAT 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α)基因的表达趋势在诱导分化过程中相同,肌内前体脂肪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γ)第 4 天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第 6 天,而皮下前体脂肪细胞 PPARγ表达量差异不显著;肌内前体脂肪细胞脂蛋白脂肪酶(LPL)表达量在第 0天和第 2天差异不显著,而皮下前体脂肪细胞第 2 天显著高于第 0 天(P<0.05);肌内前体脂肪细胞脂肪酸合酶(FAS)基因第 0、2、4 天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而皮下前体脂肪细胞第 2、4 天显著高于第 0 天(P<0.05)。本研究成功构建了新西兰兔肌内和皮下前体脂肪细胞的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模型,并发现皮下前体脂肪细胞分化早于肌内前体脂肪细胞,为进一步研究新西兰兔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机制和脂肪沉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