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4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55篇
林业   118篇
农学   159篇
基础科学   135篇
  203篇
综合类   594篇
农作物   65篇
水产渔业   88篇
畜牧兽医   150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12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文章以安徽农业大学 2006 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 研究“每课一练”和“课外运动处方”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的影响。指出“每课一练”和“课外运动处方”对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有显著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992.
DNA条形码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铁皮石斛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铁皮石斛准确、高效的鉴定体系,本研究以101份石斛属和蝴蝶兰属植物样品为试验材料,通过对比ITSpsbA-trnHmatKrbcL基因在石斛属植物中的鉴定能力,筛选出ITS作为本研究最理想的DNA条形码。以ITS序列作为靶基因,设计铁皮石斛特异引物和特异探针,以及石斛属通用引物和探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TaqMan)技术,建立铁皮石斛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新体系,通过特异性、灵敏度和实际样本验证,发现参试样品中的25份铁皮石斛均可被有效鉴定,与其他鉴定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高出普通PCR 100倍)、重复性好且高效经济的优势。本研究结果对铁皮石斛的资源保护与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93.
为建立快速、准确、可靠的马铃薯黑痣病鉴定和检测方法,以黑痣病病原菌立枯丝核菌核糖体基因簇间的保守序列—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为靶区域,同时引入马铃薯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 gene,Cox)作内参,应用多重实时定量 PCR 技术,建立马铃薯黑痣病病原菌TaqMan RFQ-PCR 多重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RFQ-PCR 检测体系的引物-探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灵敏度比普通 PCR 方法高10~100倍;内参基因的引入还可有效避免假阴性的出现。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单、快速、可靠。  相似文献   
994.
以稻草为原料,通过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RD(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等研究225~300 ℃温度条件下稻草水热炭化过程。结果表明,40 min以内为稻秸主要的失重阶段,伴随可溶性化合物的大量溶出和半纤维素的破坏,炭产物中C含量升高,表面OH、C-O-C官能团的IR吸收峰强度在短时增加后逐渐降低。在随后的反应中,水热炭的产率、表面主要官能团IR吸收峰强度及O/C随着反应进程呈现周期性的起伏变化,说明稻秸水热炭化具有多轮沉积反应的特点,即在发生聚合、芳构化反应的同时通常会伴随新一轮水解、裂解反应的发生,产生足够的可溶性底物时,又诱发新一轮的聚合沉积反应。整个反应过程中,较高的反应温度有利于加快水热炭化进程,但会导致炭产物产率降低和表面含氧官能团不同程度的损失。  相似文献   
995.
996.
在鱼木属植物中首次采用根段扦插后萌发的半木质化茎段为外植体,以MS 为基本培养基,对 诱导阶段、增殖阶段、生根阶段等进行研究,得出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MS+ BA 0.5 mg · L-1+ NAA 0.1 mg · L-1 + TDZ 0.1 mg · L-1,30 d 的平均诱导率为100%,增殖系数为4.11。增殖阶段适宜的培养基为: MS+ BA 0.5 mg · L-1 + NAA 0.1 mg · L-1。生根阶段:无菌的半木质化苗转接于1/2 MS+ IBA 1.5 mg · L-1 的 培养基培养40 d 后生根率与生根系数分别为92% 与6.3;以泥炭土与细沙(V:V=2:1)为基质,炼苗、移 栽30 d 后,成活率达100%。研究采用的外植体来源丰富、不受季节限制、无菌处理简单,增殖率高且可 进行持续增殖,生根率和生根质量高,为鱼木的规模化栽培所需种苗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繁殖途径。  相似文献   
997.
通过了解城郊型森林公园绿色锻炼活动的实际情况,选取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中的5种空间类型进行绿色锻炼的活动人次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建立关于绿色锻炼空间吸引力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环境影响因素对活动人次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影响空间使用的因素主要有座椅数量、景观建筑、可进入草坪面积、水景观、雕塑小品,且有水景、景观小品及开敞的活动空间可以吸引更多的活动人群。5种代表性空间类型的空间吸引力得分排序为水上栈道空间>滨水空间>主干道空间>林下空间>建筑空间。同时也表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中大部分的场地空间吸引力得分不高,空间的利用性有待提高。研究分析了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吸引力及并探讨可能的原因,提出城郊型森林公园空间吸引力提升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998.
tRNase Z是金属-β-内酰胺酶(MBL)超家族中的一员,它与pre-tRNA 3'末端的成熟加工相关。人们普遍对微生物和动物的tRNase Z研究较多,但对植物的tRNase Z认识很少。为了更好地了解植物tRNase Z,我们对10种已测序植物进行tRNase Z同源检索并分析。研究表明植物中存在3种tRNase Z,细菌型tRNase ZS只存在于低等的陆生植物和绿藻类植物中,真核型tRNase ZL和海栖热袍菌型tRNase ZS广泛存在于各类植物中。海栖热袍菌tRNase ZS具有独特的保守模体:KL模体、EgxSxxG模体、xHxT模体和HxH模体。对开花植物的tRNase ZS定位预测显示,海栖热袍菌型tRNase ZS定位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进一步分析发现,低等植物中存在一些没有tRNase Z活性的tRNase Z-like蛋白。试验结果显示植物的tRNase Z比真菌和动物的更加丰富。海栖热袍菌型tRNase ZS和tRNase Z-like蛋白的发现,丰富了tRNase Z家族,加深了人们对tRNase Z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9.
豆科绿肥残体对连作蕉园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恒温箱培养方法,探讨2种豆科绿肥残体对连作蕉园土壤理化性质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以连作障碍严重的蕉园土壤为研究背景,共设置4个处理:无残体添加(CK)、添加田菁残体(S)、添加白三叶残体(W)和添加香蕉残体(B)。结果表明:(1)在培养第5天时,与CK相比,B、S和W添加后均增加了土壤可培养尖孢镰刀菌、真菌、细菌的数量;然而在培养第45天,S和W尖孢镰刀菌数量逐渐下降。45 d时,与B相比,S和W尖孢镰刀菌数量分别降低33.09%和79.92%;(2)与CK和B相比,S显著降低土壤pH,而W能显著提高pH和速效钾含量;(3)主坐标分析 (PCoA) 和多元回归树分析 (MRT) 结果均说明,添加不同豆科绿肥残体(S和W)与CK差异显著,说明不同豆科绿肥残体添加可改善土壤肥力。因此,在高发病香蕉园地,间套作白三叶可改善其土壤理化和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状况,对香蕉连作障碍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以辽宁省清原县10个不同的无性系的落叶松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数据以及年轮生长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的方法,比较不同落叶松胸径、树高的生长特点,确定该地区最适宜种源,为落叶松的常规育种工作提供量化的指标,以指导落叶松培育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