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18篇
  免费   908篇
  国内免费   1270篇
林业   2438篇
农学   871篇
基础科学   958篇
  3536篇
综合类   6767篇
农作物   574篇
水产渔业   414篇
畜牧兽医   918篇
园艺   403篇
植物保护   917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11篇
  2022年   470篇
  2021年   514篇
  2020年   496篇
  2019年   628篇
  2018年   350篇
  2017年   645篇
  2016年   789篇
  2015年   665篇
  2014年   866篇
  2013年   987篇
  2012年   1298篇
  2011年   1292篇
  2010年   1077篇
  2009年   1083篇
  2008年   943篇
  2007年   1010篇
  2006年   841篇
  2005年   626篇
  2004年   478篇
  2003年   357篇
  2002年   304篇
  2001年   272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对天水小陇山锐齿栎群落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全N含量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土壤全N与群落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随发育阶段土壤全N含量呈稳定的变化趋势。发育中期 ,随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的增加 ,全N含量呈“V”型变化趋势 ,随丰富度指数增加 ,全N含量呈逐渐减小趋势 ;发育后期 ,随着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的增加 ,全N呈逐渐增加趋势 ,随着均匀度的增加 ,全N变化不明显 ;发育末期 ,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趋于稳定 ,土壤全N含量不稳定 ,随丰富度指数的升高 ,全N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52.
利用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所研制生产的TIT-苗应用于青海省海北州绵羊生产中,共选择供试母羊254只,产双羔68对,对照组母羊388只,无一只母羊产双羔,68只产双羔的试验母羊,在断奶时繁活94只羔羊,比产单羔多繁活45只羔羊,254只试验羊净增加收益4892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3.
浙江地区不同品种紫花苜蓿不同刈割期二茬性状表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不同秋眠级别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进行适应性试验,研究不同品种不同刈割期株高、分蘖数、根系、茎叶比及生物学产量间的变化,为生产推广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4.
In this experiment, the effect of dietary Plantago ovata (PO) on performance, carcass criteria, intestinal morphology, immunity, and intestinal bacterial population of broiler chickens was evaluated. A total of 250 one‐day‐old male broiler chicks (Ross 308)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five treatments containing 0, 5, 10, 15, or 20 g/kg of PO with five replicate pens and 10 birds in each replicate. Dietary PO increased body weight gain and decreased feed conversion ratio in the finisher period,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index (< .05). Dietary treatments had no effects on carcass criteria, but breast meat percentage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with incremental levels of PO in the diet (= .069). The length of small intestine, especially jejunum section, as well as the villus height, villus width, villus area, and goblet cell number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supplemental PO (< .05). Humoral and cellular immunity parameters, and oxidation stability of meat were improved due to use of dietary PO (< .05). Dietary PO decreased the CFU of Escherichia coli, whereas the Lactobacilli population was increased (= .001). Broken‐line regression revealed that dietary PO at the rate of 10 g/kg may results in the best performance in broiler chickens. This study showed that PO at the level of 10 g/kg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 beneficial feed additive in broiler diet.  相似文献   
55.
为了有效防控云南布朗山区木薯重要地下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本试验针对性地开展种茎无害化药剂处理的防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环保型杀虫剂48%乐斯本乳油1 000倍液和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的1∶1混合液浸泡木薯种茎5和10 min后种植效果最好,平均出苗率分别由无任何处理对照的62.5%及清水对照的75.0%和75.6%显著提高到96.5%和97.0%,平均虫害率分别由无任何处理对照的56.8%及清水对照的45.0%和44.8%显著下降到6.3%和5.5%,平均产量分别由无任何处理对照的1 11  相似文献   
56.
对径向谐和激励下圆形隧道的动力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从动荷载下衬砌结构的振动方程出发,得到了隧道衬砌动力失稳临界频率计算公式,对可能影响隧道衬砌动力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探讨了系统参数,如地基土的性质、衬砌径厚比、外激励的性质以及系统的阻尼对衬砌动力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隧道周围土体的性质以及系统阻尼对衬砌的动力稳定性影响不大;相反,衬砌的厚度和外激励特性对衬砌的动力不稳定区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7.
了解土壤肥力对烟田土壤保育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采集了四川攀西山区4个代表性植烟县(区)的19个典型烟田耕层样品,测定了对烤烟产质量影响大且能反映土壤肥力的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了土壤肥力综合肥力指数(IFI)。结果表明:19个烟田耕层土壤的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和水溶性氯含量平均值分别为6.25、21.6 g/kg、1.28 g/kg、120.61 mg/kg、42.84 mg/kg、148.69 mg/kg和7.47 mg/kg,适宜的植烟烟田比例分别为52.67%、26.32%、36.84%、42.11%、36.84%、84.21%和21.05%。烟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数介于0.30~0.87,平均为0.55,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施肥上应注意多施钾肥和磷肥并提高其利用率,对氯素低的烟田(<10 mg/kg)可以酌情施用氯肥。  相似文献   
58.
扎鲁特旗山地草地土壤含水量动态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桂珍  高凯  张丽娟 《草业科学》2015,(9):1399-1404
通过对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巴雅尔吐胡硕牧业气象站1983-2012年气象数据和山地草地土壤含水量数据分析,揭示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983-2012年山地草地土壤各层(0-10、10-20、20-30、30-40、40-50和0-50cm)含水量均呈现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草地逐渐旱化;土壤含水量下降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1983-1987年,该阶段土壤含水量在15%~30%之间波动,属于土壤含水量的较高阶段;第2阶段为1988-1999年,该阶段土壤含水量在5%~15%范围内波动,属于土壤含水量高(15%~30%)向低(2%~10%)过渡阶段;第3阶段是2000-2012年,该阶段土壤含水量在2%~10%范围内波动,属于土壤含水量较低阶段;土壤含水量与温度和日照时数呈负相关,与降水量、相对湿度、蒸散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9.
胡晨成  余洋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6):3780-3783,3787
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比较水田和旱地地块的肥力差异,选择合适的评价模式,以制定合理的耕地利用依据。结合研究区丘陵山地水田和旱地交错的分布特点,依据最小控制斑块面积确定评价单元数,重点分析了水田和旱地在实际耕作中的差异性,并结合操作实践合理分配水田和旱地在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表明,评价单元数的多少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比较明显,综合研究区耕地地力实际情况和节约计算耗时的实际,建议最小控制斑块面积在临界值(推荐值)的10%为佳;另外通过水旱分开评价和水旱统一评价两种评价模式的比较,发现水旱分开能使评价结果更加贴近实际情形,反映实际耕地地力状况,能够更加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60.
为了研究矿区生态修复过程中植物对不同保水措施的生理响应,以常用修复植物苏丹草为研究对象,利用CIRAS-2型(PP-Systems)光合仪测定苏丹草的光合指标,探讨高温下苏丹草对不同保水措施的生理响应,以期为矿区生态修复中的保水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保水处理下苏丹草的光合速率Pn和瞬间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均呈“W”型曲线,蒸腾速率Tr日变化呈“M”型曲线。苏丹草的Pn有“午休”现象存在,主要受非气孔因素的影响。影响苏丹草PnTr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大气CO2浓度Ca、大气温度Tc、大气相对湿度RH。在土壤上覆盖火烧石和添加粉煤灰均显著增大了苏丹草的PnWUE,增强了苏丹草适应高温环境的能力。从Pn的指标来看,土壤表面覆盖火烧石处理比土壤中添加粉煤灰处理的效果好,但两者同时作用效果略低于单独用火烧石处理,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