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29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28篇
  20篇
综合类   144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8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目的】 筛选具有诱导番茄系统抗性的促生菌并验证其对加工番茄早疫病、灰霉病的防效,为新疆加工番茄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菌种资源。【方法】 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番茄等作物的根部土壤细菌,以无菌生理盐水和稀释至104倍数未接菌的NB培养基为空白对照,利用发芽实验初筛加工番茄促生菌;用菌株发酵液灌根处理加工番茄幼苗,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测量叶片中茉莉酸含量,复筛系统抗性诱导菌株,分别挑战接种番茄早疫病、灰霉病病原菌,统计疫情指数和诱抗效果。测定菌株16S rDNA序列,初步进行菌种鉴定。【结果】 共分离到147株细菌,筛选得到19株显著(P<0.05)促进加工番茄种子萌发、增加根长的促生菌,有4株促生菌显著(P<0.05)提高加工番茄叶片中茉莉酸含量,防病验证最终得到3株能同时有效防治加工番茄早疫病、灰霉病的菌株,诱抗防效在27.59%~39.44%。菌株FY10、FY12、FY93鉴定为Bacillus atrophaeus,Pseudomonas wadenswilerensisBacillus pumilus。【结论】 获得3株具有系统抗性诱导功能且有效防治加工番茄早疫病、灰霉病的促生菌。  相似文献   
22.
比较研究了5种药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几种药剂均较对照(喷清水)对番茄灰霉病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其中,特立克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和50%凯泽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防效最好,防效均大于85%,增产效果显著,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ilicon and chitosan as alternative controls for postharvest rot of strawberries (gray mold) caused by Botrytis cinerea. Chitosan and potassium silicate applications were performed at the preharvest stage using the following treatments: chitosan once a week; potassium silicate once a week; potassium silicate once a week + chitosan once a week; and without application. An additional variable was introduced at postharvest, with one-half of the total fruit harvested from each plot dipped in chitosan and the other half not dipped in chitosan. Potassium silicate alone was not effective for rot control. Fruits from plants that received the chitosan application showed 64% less area under the rot progress curve (AURPC) than fruits from plants that were not treated with chitosan. Harvested fruits that were chitosan dipped showed 48% less AURPC than fruits that were not treated at postharvest. Chitosan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and at postharvest is a promising strategy for the management of postharvest strawberry rot.  相似文献   
24.
以捕捉孢子的方法观察设施番茄灰霉病菌分生孢子扩散的时间和空间动态,结果表明番茄灰霉病菌分生孢子在温棚内扩散是随机的,不同高度孢子捕捉量没有明显差异.番茄灰霉菌分生孢子扩散主要集中在白天,从8:00到20:00,孢子捕捉量占全天总量的88.4 % ,而8:00以前和20:00以后孢子捕捉量较小,仅占全天总量的11.6% ,每日10:00 后捕孢量开始迅速增加,而16:00 后明显下降以10:00~16:00 的捕孢量最多最稳定,1d中最大捕孢量出现在12:00~14:00 时.分生孢子捕捉量与对应田间病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8850,P〈0.01),因此通过捕捉分生孢子,并监测其扩散动态,预测番茄灰霉病的发生期及防治适期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25.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改进,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制造已不再那么艺术,而是成为一种更加稳定高效的工艺。相较于传统金属模具,复合材料成型模具生产成本较低,加工效率较高,且便于处理和存储,对于需要精确尺寸的高性能制件来说,复合材料成型模具与制件的热膨胀系数更加接近,在固化过程中,有利于保证制件尺寸的完整性。文章介绍了复合材料成型模具的基本结构和成型要求,研究并分析了模具的设计、制造及应用等关键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在摩托车油箱类大型制件的胀形模生产中,由于材料拉仲变形较大.容易导致零件开裂、起皱等问题.通过对零件在拉伸胀形过程的应力分析,确定零件在成形中产生内皱等故障的原因,并对模具结构进行改进,用聚氨酯橡胶代替原钢制凸模,很好地解决了零件出现的缺陷.在生产中已获得了成功并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在曲柄压力机上切边冲孔的复合模结构设计、工作原理及装配和调试要求等.  相似文献   
28.
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9的抗性范围基本涵盖了中国目前分化出的所有叶霉菌生理小种,且抗性显著;台盼蓝染色结果显示该基因介导的抗性应答中出现明显的超敏反应,强度介于Cf4和Cf9基因之间;遗传连锁分析说明该基因的遗传特性符合单基因显性遗传规律;通过进一步SSR和AFLP分子标记连锁分析,共找到6个与Cf19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并将该基因初步定位于番茄1号染色体短臂区域。  相似文献   
29.
毛细管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防霉剂中富马酸二甲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巴豆酸为内标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快速测定防霉剂中富马酸二甲酯含量的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以DM-FFAP毛细管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在0.25~3.0 mg/mL浓度范围内,富马酸二甲酯和巴豆酸的浓度比与峰面积比的回归方程为y=-0.0009 0.7174x,相关系数r=0.9996,检出限为5.0 mg/L;样品加标回收率(n=6)为97.0%~104.0%,相对标准偏差为3.26%.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好,可用于测定防霉剂中的富马酸二甲酯含量.  相似文献   
30.
黄瓜子叶法筛选蔬菜灰霉病杀菌剂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研究了以“黄瓜子叶法”为特征的蔬菜灰霉病杀菌剂的筛选模式.采用本方法标准药剂速克灵、扑海因获得很好的重复性;接种最适宜的分生孢子浓度为1×10~5/ml;菌丝菌龄对实验结果有明显的影响;采用浸渍法或喷雾法进行药剂处理对实验结果影响不大,但前者操作似更简单.供试乳化剂、溶剂中,除农乳700号及二甲基甲酰胺之外,对蔬菜灰霉病菌均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